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被公认为当时长得最漂亮的男人有两位,一个是石苞,史书上说他“旷达优雅”、“容仪伟丽”,时人语之“石仲容,姣无双”,意思是石苞为天下第一美男子。另一位是潘安,他原来叫潘岳,据考证是从杜甫开始把他叫潘安的,《世说新语》说“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语林》说“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因此活洐生出一个成语“掷果盈车”。

长相虽然是名片,但却远不是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官渡之战中,长得排场的袁绍被长得挺丑的曹操打败了,像刘表、诸葛恪这样的美男子,最终都没有成就大事。但是,也不能说长得排场就一定干不出大事来,诸葛亮、周瑜、赵云这些公认长得不错的男人也成就了各自的事业。结论是,即使在特别注重长相的三国时代,长相与个人成就之间也没有必须联系。

职场启示录:

有人说在职场里长相其实很重要,有人甚至归纳说职场成功得益于“二分长相,三分打扮,五分拼搏”。这些都夸大其辞了,不要说现在,即使在特别看中长相的三国时代,也不是谁长得好谁就能顺风顺水。

长相是天生的,好与不好都是你,不必过于在意。长相不等于气质,曹操长得不好,个子也很矮,但往那儿一站就让人觉得有气场,甚至盖过了风度翩翩的崔琰。长相不可选择,气质却可以修炼出来,注意自己的气质比关注自己的长相更重要,得体的衣着、谈吐、礼仪加上稳重、高雅的气质,才是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是助你成功的要诀。

□连载4-5:33、不遭人嫉是庸才,常遭人嫉是蠢材

袁绍集团内部大约有三个派系:一是逢纪、许攸那样早年就跟随袁绍的旧部;二是田丰、沮授那样的冀州本土实力派;三是不属于以上两方面的其他人士,主要是袁绍老家汝南郡以及前冀州牧韩馥老家颍川郡来的人。审配的情况有点特殊,他虽然是冀州本地人,却不属于实力派,情况与汝颍人士有点类似。袁绍掌握冀州政权后,审配的地位不断上升。袁绍对审配“委以心腹之任”,委任他为冀州的治中别驾,相当于冀州的副州长,成为袁绍的主要助手,地位反超许攸、逢纪等人。

袁绍重用审配,说明审配不是只会拍马屁和吹牛,他是有些本事的。审配到底有什么本事史书记载不多,只说他“忠烈慷慨,有不可犯之节”,他善于处理日常政务,袁绍让他“总幕府”,就是处理州政府的日常工作,审配干得也不错,孔融曾经奉命到冀州出过一趟差,他接触过袁绍身边的一些人,审配给孔融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孔融认为审配是“智谋之士”。

但是,在袁绍那里呆过一段时间的荀彧对审配却没有多少好印象,荀彧对审配的评价是“专而无谋”,这恐怕点出了审配要命的缺陷。事实上,审配作为袁绍身边上升最快的政治明星,自身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个是“专”,就是专权,霸道,胸怀不够大,跟大家搞不好团结,除了跟许攸、逢纪、郭图关系紧张外,平时跟张郃等人处得也不好;另一个是“无谋”,也就是缺少大谋略,干些具体工作还行,判断大局和走势,对未来进行规划高度就不够了。但是,袁绍偏偏欣赏他,一再给予重用,使审配焉然成了首席谋士,但若论才能,审配与刘备跟前的诸葛亮、曹操跟前的郭嘉、孙权跟前的鲁肃都有太大差距。

除了审配外,袁绍身边其他主要谋士还有许攸、逢纪、郭图、荀谌、田丰、沮授等人,武将则有颜良、文丑、张郃等人,综合有关记载,审配似乎跟这些人关系处得都不好,尤其是与许攸、郭图、张郃,简直水火不容。审配与许攸的矛盾前面已经说过,他与郭图的矛盾主要来自于政治选择不同,审配与袁绍的三儿子袁尚关系很近,郭图支持袁绍的大儿子袁谭。审配与田丰、沮授的关系处得不好,他总想取田丰、沮授而代之,窃取冀州本土派的实权。

官渡之战初期,审配终于来了机会,当时田丰、沮授等本土派不想挑动与曹操之间的战争,他们的反战思想很强烈,与袁绍产生了矛盾,田丰态度很激进,与袁绍公开翻脸,袁绍将田丰下狱,后来沮授又多次临阵劝袁绍退兵,袁绍剥夺了沮授的兵权。沮授当时的职务是监军,位在诸位将军之上,相当于袁绍南下兵团的司令,袁绍撤了沮授的职,把沮授的兵权一分为三,分别让审配、张郃和老将淳于琼率领,审配终于实现了大权在握。

但是,审配从没带过兵,既没有带兵经验,在军中也没有什么威望,他作为袁绍的首席谋士和主要带兵将领,遇事只凭主观臆断,结果误导袁绍屡屡犯错。为了掩盖这些错误,推卸责任,审配又把矛头指向许攸和张郃,结果许攸投降曹操,张郃临阵起义,袁绍败得一踏糊涂。

这还没完,袁绍死后,审配继续推波助澜,挑动袁氏集团内战,他与逢纪关系素来不好,但为了对付郭图、辛评等人,他们“化解恩怨”,支持袁尚与袁谭展开长达数年的内斗,袁氏集团最后一点希望也化为乌有。

虽然审配后来负责守邺县打得很顽强,多次打退曹操的进攻,城破之后他表现得也“大义凛然”,最后被曹操杀死,但这些掩盖不了他对袁氏集团犯下的大错,由于他的狭隘和无能,助长了袁氏集团内部的纷争,成为导致袁氏集团最终被消灭的主要原因之一。

职场启示录:

左宗棠有一首诗:“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忌是庸才。监牢且作玄都观,我是刘郎今又来。”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人生总要遭受困境磨难,能坚持挺过来的才算上是真汉子。

才华横溢必定遭人嫉妒,倘若无人嫉妒,那只能说明他是个庸才。这是没错的,一个人会对处于与自己同一竞争领域的另一个表现的比自己强、比自己优越的人产生强烈怨恨和深深的恐惧,甚至会做出伤害对方人身或破坏对方财物等的行为,这是人类的正常心理,也就是嫉妒心理。

但是,被人嫉妒的滋味并不好受,嫉妒你的人不仅从内心嫉妒你,还会明里暗里使出各种手段对付你。所以真正的聪明人不会让别人总是嫉妒自己的。被人嫉妒虽然说明你的能力和价值,可如果每个人都嫉妒你,那就说明你在做人做事方面有所欠妥了,如果不能及时反省和纠正自己,就一定会吃大亏,有本事又有什么用,只能说明自己是个蠢材。

□连载4-6:不遭人嫉是庸才,常遭人嫉是蠢材

袁绍集团内部大约有三个派系:一是逢纪、许攸那样早年就跟随袁绍的旧部;二是田丰、沮授那样的冀州本土实力派;三是不属于以上两方面的其他人士,主要是袁绍老家汝南郡以及前冀州牧韩馥老家颍川郡来的人。审配的情况有点特殊,他虽然是冀州本地人,却不属于实力派,情况与汝颍人士有点类似。袁绍掌握冀州政权后,审配的地位不断上升。袁绍对审配“委以心腹之任”,委任他为冀州的治中别驾,相当于冀州的副州长,成为袁绍的主要助手,地位反超许攸、逢纪等人。

袁绍重用审配,说明审配不是只会拍马屁和吹牛,他是有些本事的。审配到底有什么本事史书记载不多,只说他“忠烈慷慨,有不可犯之节”,他善于处理日常政务,袁绍让他“总幕府”,就是处理州政府的日常工作,审配干得也不错,孔融曾经奉命到冀州出过一趟差,他接触过袁绍身边的一些人,审配给孔融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孔融认为审配是“智谋之士”。

三国的江湖——职场人士不能不看的99个三国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2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门太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三国的江湖——职场人士不能不看的99个三国智慧第2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