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弗里德曼一贯遵循芝加哥学派的传统,极力鼓吹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在他看来,理想中的经济制度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但弗里德曼并不主张无政府主义,他所提倡的是从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的道路上转变方向,政府只应扮演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和仲裁人的角色,只应在反对技术垄断和克服市场的不完全性等方面发挥作用。

在经济学方法论上,弗里德曼赞同并宣扬实证经济学。他认为实证经济学在原则上不依从于任何特别的伦理观念或规范性的判断,它是类似于任何一种自然科学的客观的科学,它的最终目的是创立一种能对现象提出正确的、有意义的预测的理论或假说。在实证经济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弗里德曼明确地提出“恒久性收入假说”,指出,消费者不是根据他们的现期收入,而是根据长期的或已成为惯例的恒久性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支出。

现代货币数量论是弗里德曼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和货币政策依据。在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名义收入货币理论",用于考察货币数量变动与名义国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此外,弗里德曼还提出"自然失业率"假说,试图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问题。

由于在"消费的分析和在货币的历史与理论等方面的成就,以及他论证了稳定经济政策的复杂性",1976年,弗里德曼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引自《政治经济学大词典》/张卓元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2,第926--928页)

获奖年度:1976年

学历:

1932年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学士

1933年芝加哥大学硕士

1946年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经历:

1937年~1940年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讲师

1940年~1941年威斯康辛大学经济学客座教授

1945年~1946年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经济学与企管副教授

1946年~1948年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副教授

1948年~1963年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

1963年~1982年芝加哥大学罗素杰出服务经济学教授(Paul Snowden Russell

Distinquishe Service Professor of Economics)

1953年~1954年剑侨大学傅尔布莱特客座学者(Visiting Fulbright

Lecturer)

1964年~1965年哥伦比亚米契尔客座研究教授(Wesley Clair Mitchell

Visiting Research Professor)

1967年冬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客座教授

1972年冬夏威夷大学客座教授

之后胡佛研究所(斯坦福)高组研究员

重要著作:

《实证经济学论文集》(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

《消费函数理范》(A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资本王义与自由》(Capitalism and Freedom)

《价格理论:初稿》(Price Theory:A Provisional Text)

《美国货币史·1867年~1960年》(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867一1960)与施瓦兹(Anna J.Schwartz)合著

摘自凤凰财经

★★★★★★ ======我是正文======= ★★★★★★

●齐国的弗里德曼 (2)

货币主题三:铸币权的归属

弗里德曼先生对此提出:一个社会的货币数量问题,太重要了,重要到甚至于关系一个国家政府的生死存亡。“货币太重要了,所以必须把它交给央行”,弗里德曼如是说。

而管仲先生则认为君王必须掌握铸币权,做到“与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国家想让哪个阶级的地位变高或变低,通过货币政策就可以办到,反之亦然。

后台评委团评论:管仲与弗里德曼对铸币权归属这一认识都是共通的:君王或国家必须掌握铸币权。

关于铸币权的重要性,管仲平时每每在齐桓公跟前念叨的一句话就是:“先王运用货币,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

货币的制造、发行、调控等等是国家控制经济的极其重要的工具,但也都是国家政治权力的运用,并非单纯只是经济上的事儿。

唐代的理财大师刘秩完全赞同管子铸币权收归国有的思想,认为“国之兴衰实系于是(国家兴衰就在于货币)”。

关于“运用货币,以守财物,以御民事”,管仲谈到“人君挟其食,守其用,据有余而制不足,故民无不累于上也。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故善者执其通施以御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

换成今天的说法,那就是CPI指数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货币政策 决定了人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好的宏观调控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这样才能够实现调控的真正目的。

而在谈到如何运用货币影响周边的具体政策时,《管子》里记述了以下内容:

桓公说:“四夷不肯臣服,他们的叛逆政策怕会影响天下而使我受害,我们有办法解决么?”

管仲回答说:“吴国和越国不来朝拜,就用他们所产的珍珠和象牙作为货币。发和朝鲜不来朝拜,就用他们的高贵皮张和皮服作为货币。北方的禺氏不来朝拜,就用他们所产的玉壁作为货币。西方的昆仑虚不来朝拜,就用他们所产的良玉美石作为货币。

所以,那种拿在手里或含在口里看不见而价值于金的东西,是珍珠;用它作货币,八千里外的吴越就可以来臣服朝拜了。一张豹皮,是价值干金的;用它作为货币,八千里外的发和朝鲜就可以来朝拜了。揣在怀里或挟在腋下都不显眼而价值干金的,是白玉;用它作货币,八千里外的禺氏就来臣服朝拜了。发簪耳饰之类而能价值千金的东西,是良玉璆琳和美石琅挥盟亲魑醣遥饲Ю锿獾睦ヂ匦榫屠闯萘恕�

所以,对这些宝物若无人主持管理,对各地的经济事业若不去联系,远近各国不能互利,四夷也就不会前来朝拜了。”

这就是管仲基于货币职能和战略价值的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而提出的实行货币外交,以助齐国达成“平天下”的宏愿。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出于达成“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的目标,管仲在对货币精辟深入的理解的基础上,精炼出了货币实战谋略——轻重之术。

《管子•揆度篇》载:“燧人以来,未有不以轻重为天下也。”《管子.轻重戍篇》亦载:“桓公问于管子曰:‘轻重安施?’管子对曰:‘自理国虙戏(伏羲)以来,未有不以轻重而能成其王者也。’”

由此可见,无轻重之术不可以伐天下,不可以成王霸之业。

(待续)

★★★★★★ ======我是正文======= ★★★★★★

●齐国的弗里德曼 (2)

而在谈到铸币权的重要性,管仲每每都在齐桓公跟前反复念叨的一句话:“先王运用货币,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

的确。货币的制造、发行、调控等等是国家控制经济的极其重要的工具,但也都是牵扯到国家政治权力的运用,并非单纯只是经济上的事儿。

唐代的理财大臣刘秩完全赞同铸币权收归收归国有的这一观念,认为“国之兴衰实系于是(国家兴衰就在于货币)”。

而如何“运用货币,以守财物,以御民事”呢?管仲阐述了自己的主张:“人君挟其食,守其用,据有余而制不足,故民无不累于上也。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故善者执其通施以御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

换成今天的说法,那就是CPI指数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货币政策决定了人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好的宏观调控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这样才能够实现调控的真正目的。

而货币宏观调控政策的开展的前提无疑是要在国家垄断铸币权的基础之上。

国家垄断铸币权的好处不仅在国内可以刺激生产,调控物价,增加民众收入,在安邦定国的同时,还可以经由货币政策以达到“平天下”的目的。

正是出于实现“以守财物,以御民事”的目标,进而“平天下”的宏愿,管仲在对货币理论有深入独到的理解基础上,精炼出了货币实战谋略——轻重之术。

《管子.揆度篇》云:“燧人以来,未有不以轻重为天下也。”《管子.轻重戍篇》中载:“桓公问于管子曰:‘轻重安施?’管子对曰:‘自理国虙戏(伏羲)以来,未有不以轻重而能成其王者也。’”

由此可见,无轻重之术不可以伐天下,不可以成王霸之业。

何为轻重之术?

(待续)

被“算计”了中国的那些个王朝——国运沉浮之经济视野考》小说在线阅读_第3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minesolskjaer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被“算计”了中国的那些个王朝——国运沉浮之经济视野考第3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