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三章暮年英雄杨文广

杨文广的身世之谜

如果把杨弘信看作杨家将的第一代,那么杨延昭的子侄就应该是杨家将的第四代了。《宋史》中记载,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儿子,是杨家将的第四代;而在现在的民间传说中,杨宗保才是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是杨宗保的儿子,是杨延昭的孙子。其实在早期杨家将的作品《北宋志传》中,杨文广是柴郡主在攻打天门阵是临阵所生,佘太君看后大喜,说:“此儿面貌与兄宗保无异。”遂为取名杨文广。在《杨家府演义》中,虽然也有柴郡主临阵生子的情节,但没有说生的是谁,而且将杨文广写成杨宗保的儿子。在现代评书和戏剧中,杨文广均是杨宗保之子,杨延昭之孙了。所以杨文广的辈分十分混乱,那么杨文广究竟是杨延昭的儿子还是孙子呢?

《宋史•杨延昭传》中记载,在杨延昭去世后,朝廷“录其三子官”,后面附有“子文广”传。从中可以看出,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儿子确凿无疑。但是《宋史》中没有记载杨延昭另外两个儿子的名字,杨宗保会不会是杨延昭另外两个儿子之一呢?在《隆平集》中记载了杨延昭三个儿子的名字:传永、德政和文广。《隆平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所著,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杨文广在《宋史》中有传,他的传附在祖父杨业和父亲杨延昭的传后面,总共也不过二百五十余字,应该说是够简略了。因为记载得过于简略,所以就会产生许多附会之说。那么杨文广有什么问题搞不清楚昵?最主要的是生卒年龄。《宋史》中没有记载杨文广的生卒年月,也没有关于他年龄的记载,《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他卒于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十一月,但也没有记载他的年龄。因为在杨延昭去世时,他已经被录用为官,所以当时他至少已经年满十五岁了(因为宋朝规定年满十五,才能被录用为官)。杨延昭卒于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正月七日,杨文广在六十一年后才去世,以此推断,他去世时至少是七十六岁了。

杨文广字仲容,古人常常以伯(孟)、仲、叔、季来排行,如孙权字仲谋,而他的哥哥孙策字伯符。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杨文广的哥哥应该字伯什么或是孟什么,而不是宗保。所以许多学者以此推断杨文广是杨延昭的次子。如果真是这样,他的弟弟在杨延昭去世时,就也应该年满十五了。前面讲过,宋朝规定武将八十岁就可以退休,所以杨文广的寿数不应该超过八十,应该在七十七岁左右。而且在《隆平集》中,杨文广是排在最后,所以也并不排除他是老三的可能,但无论如何,他都应该是在接近八十的高龄去世的。

本来这么解释就可以说通了,但是《宋史•杨文广传》的第一句话又使疑雾重生。《宋史•杨文广传》记载:“文广字仲容,以班行讨贼张海,有功授殿直。”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宋朝的官职制度很复杂,武官从最小的殿侍到最大的太尉竟然有五十二级之多,其中从殿侍到内殿承制有十级,这最小的十级,统称“使臣”,俗称“班行”,杨文广在征讨张海时的官职就在这十级之中。因为有功,他被提升为殿直,所以在此以前他的官职还应该低于殿直。殿直分右班殿直和左班殿直两种,分别排在武官级别的倒数第四和第五。也就是说,杨文广在此之前的官职,只是武官中倒数第三的三班奉职。

张海是一位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宋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华山地区的农民郭邈山(也称郭邈三)聚众起义。张海当时是陕西的士卒,他起兵响应郭邈山,转战豫、鄂、陕三省之间长达数年之久。直到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起义才被陕西安抚使韩琦率领宋军镇压下去。此时相距杨延昭去世已经近三十年了。杨文广在他父亲去世时,开始做官,即使开始他只是未入流的武职殿侍(类似于准尉),近三十年间只升了两级似乎不太合理。更何况按照宋朝的规定,杨延昭作为防御使,他的儿子是应该直接成为右班殿职的,弟、侄、孙可以补授三班奉职,所以杨延昭的堂侄杨琪(杨继业弟弟杨崇勋的孙子),也因为杨延昭的原因而补授三班奉职。因此,按常理,杨文广在入仕时,至少应该是三班奉职才对。即便是他从不入流的殿侍坐起,十几年也应该从殿侍升到右班殿直了。宋朝的文官升的比武官快,文官是三年一升迁,武官一般五年一迁,杨文广三十年也应该升六级到左侍禁了。宋朝时,父母去世后要守孝三年,称为丁忧。杨文广在这近三十年间,即使守两次丁忧,也只是耽误六年时间,仍然无法解释杨文广升迁的低效率。杨文广晚升迁了十几年,这之间会不会是因为差了一代人呢?大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民间传说中杨宗保逐渐从杨文广的哥哥,变成了他的父亲。

现代有的学者提出杨文广入仕时不一定被授予实缺,他可能要等十几年,才能真正授予三班奉职这样的官职。宋朝的皇帝总是提防大臣造反,总希望大臣之间互相牵制,所以使各级政府层次重复,这样使得官僚机构十分庞大。在宋真宗天禧年间(公元1017-1021年),三班使臣已经达四千余人;而到宋神宗末年时,已经超过万人,宋朝已经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实缺来授予这些人。杨文广生活的时代,补缺已经开始困难,他的两个哥哥补缺后,要等十几年应该是可能的。而且低阶的武官升迁也开始减慢,宋朝也有同时代的武官经历十五、六年才升迁两级的纪录。所以杨文广早年官运不济,也是能解释的。

总之,杨文广是杨延昭之子,在正史中是有明确记载的,在没有确凿证据被发现以前,这一点勿庸置疑。而杨宗保几乎可以肯定是杜撰出来的,很可能杨文广和杨宗保实为一个人。

杨家将真相揭秘》小说在线阅读_第3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高山水201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杨家将真相揭秘第3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