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关于为杨继业伸冤,还有一种说法,是折太君、杨延昭告御状,为杨继业伸冤。这种说法,在杨家将的戏曲、小说中广为流传,为人们所熟知。其中,寇准夜审潘仁美这个情节最为精彩。可惜这个情节肯定是杜撰的,寇准从未为杨家将伸过冤。但在,《保德州志》第八卷上确实有折太君上书“陈夫战没,王侁违制争功”的记载。作为杨继业的嫡亲,他们为杨继业伸冤、讨公道是合情合理的。

很有可能,刘吉和折太君是分别上书,为杨继业伸冤的。但是史书中没有这方面确切的记载,我们已经无法得知历史的真面目,只能根据线索做出推断:杨继业之死轰动全国,在他死后,有人为了某种目的,给他泼脏水,继续陷害他,在刘吉或折太君、杨延昭等人的据理力争下,宋廷终于为杨继业平反。最后,宋太宗于八月十五日重新颁布命令:“赠(杨继业)太尉,大同军节度,赐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并处罚了潘美、王侁和刘文裕。

霍霍!吃完饭,酒足饭饱,上来发神棍的第二个大笑话。

神棍的第二个大笑话就是乾坤大挪移,这位神棍在文中曾经惊诧的质疑潘美“难道潘美会魔法,能空降杨继业他们”以此来“贪墨”潘美的雁门之功!霍霍,雁门之功咱们放在一边以后再谈,先来看看楼主惊诧的“空降功夫”,其实令人惊诧的空降不是潘美,而是楼主文中的“杨业”。

大师为了给杨业贪墨战功是这么写的“飞狐口俘获大鹏翼之战,应该也有杨继业的参与,而且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高化到达飞狐口时,杨继业也到了这里”

呵呵,真幽默!笑话能说到这份上,可以上春晚了!

好了回过来看史料,到底大师“幽默”在那里。

大鹏翼被宋军俘获是在那一天呢?看《辽史》记载:“(三月)癸未,辽军与宋田重进战于飞狐,不利,冀州防御使大鹏翼、康州刺史马赟、马军指挥使何万通陷焉”,再看《宋史》记载:“(三月)癸未,田重进战飞狐北,获其西南面招安使大鹏翼、康州刺史马頵、马军指挥使何万通。”

双方的记载是一致的,那就是大鹏翼是在三月癸未日被俘的,也就是三月十五前后。双方的资料都一致记载指挥此战的主要是中路军将领田重进,而不是什么杨继业!

那么杨继业是否“亲自”赶到飞狐支援了此战呢?答案也是否定的,杨业在那里,其宋史杨延昭本传记载“业攻应、朔,延昭为其军先锋,战朔州城下,流矢贯臂,斗益急。”,记载也很明确,杨业参与了应、朔之战,并且六郎为先锋官!

那么应、朔之战是何时进行的呢?来看记载,《辽史》:“辛巳......顺义军节度副使赵希赞以朔州叛”,再看《宋史》:”辛巳,曹彬克涿州。潘美围朔州,其节度副使赵希赞以城降。”,两者记载也是一致的,潘美和杨业三月辛巳日在朔州城下攻克了朔州,大致是13日前后,真有趣,13日还在朔州的杨业一转眼15日就飞到了飞狐,两者的直线距离不下三百里,走今天的国道曲线距离近500里,咱们的杨业一转眼就到了,而且还能跳过辽兵控制的应州这不是空降兵是什么?

更有意思的是四天后的丁亥日,潘美转攻应州,杨业又要跑200余里赶回到应州,霍霍岂止是空降兵,根本就是眼镜蛇部队了。呵呵,杨业其实压根就没到什么飞狐,他东进是沿着桑干河走的,正如杨业本传记载:“诸军连拔云、应、寰、朔四州,师次桑乾河,会曹彬之师不利,诸路班师,美等归代州”

杨业到没到到过飞狐,到过,但不是雍熙北伐,正如高化传说的是在“契丹犯河北,应募转饷飞狐口”,雍熙北伐是宋军进攻,那轮得到契丹犯河北?那是太平兴国年间辽国三路入侵宋朝时,潘美反击辽军的一次战役,潘美指挥宋军一路进攻到灵丘附近,见《宋史.李继隆传》:“与潘美出征北边,破灵丘县,尽略其人以归。”高化跟了杨业最大的可能是在那一战,至于俘获大鹏翼,只可能是在北伐前临时划归了田重进管辖。而杨业本人前边已经分析,依据史料记载是没有任何可能性参与所谓飞狐之战的。

照道理说像杨业这样为国为民的大英雄的确是值得讴歌与赞扬的,但这必须建立在客观合理的基础上,像咱们这位大湿为了胡乱吹捧不惜造谣污蔑,“贪墨”其他宋朝将领功劳的行为,根本就是给咱们的民族英雄杨业抹黑,相信杨业泉下有知,以老令公的凛然正气一定也是不屑一顾的。

等了一晚就这么一个破玩意,阁下就这点认识还以专家自居,真不知廉耻。

首先《宋史.高化传》的原文:“契丹犯河北应募转饷飞狐口杨业留戏下使捕贼酋大鹏翼获之会契丹又犯真定乃辞业还家”不知道阁下如何句读,才能得出“高化跟了杨业最大的可能是在那一战,至于俘获大鹏翼,只可能是在北伐前临时划归了田重进管辖。”的结论?大概有点古文功底,且大脑正常的人都会得出:杨继业在飞狐口见到高化,将他留在帐下,并命令他去抓大鹏翼的结论吧!

其次阁下以杨延昭在朔州就否定杨继业在飞狐口,这才是天大的笑话!即使杨延昭是三岁的小孩,杨继业就该永远呆在他身边吗?《宋史》记载:“丁丑…潘美自西陉入与契丹兵遇追至寰州执其刺史赵彦章彦章以城降辛巳…潘美围朔州其节度副使赵希赞以城降”之间间隔四天,你知道潘美在干什么吗?何况是杨继业?相反没有任何史料记载杨继业参与了应州之战,阁下简直是不顾史实地胡诌。

最后五百多里对于骑兵来讲两天到达(而且杨继业有不止两天的时间),也不算什么势比登天的难事,更何况救兵如救火!

杨继业之死是潘美陷害的吗

在小说、戏曲里,害死杨继业的人是潘仁美,作为奸佞之徒,他世代受到人民的唾骂。前面讲过,潘仁美的原型是潘美。可是,《宋史》中对潘美得评价却很高,明人柯镇琪作《宋史新编》,更把潘美赞誉为“仁恕清慎,宋之良将,曹彬第一,潘美次之”。

刘文裕被削职为民后的第二年就被重新启用,《宋史•刘文裕传》中记载:“岁余,上知业之陷由王侁,召文裕还,俄起为右领军卫大将军。”从此,陷害杨继业的罪名,就由王侁一人承担了。王侁作为陷害杨业的主犯,成为官方的基调,国史、实录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宋史》,也深受影响。刘吉的直言被抹去,潘美的问题被淡化,真实的历史被蒙上了一层面纱,它也影响了后世历史学家对问题的正确判断。

尽管人们在民间传说中对潘美口诛笔伐,把他说成是谋害杨继业的主谋,但历史上还是有许多人在为潘美鸣不平。他们认为杨继业之死,王侁应为主犯,潘美仅为从犯。理由是:错误方案是王侁提出来的,也是他逼杨继业去执行的,陈家谷口首先带兵离开的还是他。

李慈铭在《荀爽斋日记》中说:“于宋伪为杨业、呼延赞家事,以潘美为巨奸,尤为悖谬。”

昭槤的《啸亭杂录》中说:“足以颠倒黑白,如关公释曹操,潘美陷杨业,此显然者……不知作俑者始自何人?”

焦循的《剧说》中说:“潘美宋之功臣也……王侁争功,以至业败,美之罪不能制侁尔……业死时大呼为奸臣所害,谓侁耶?谓美耶?吾详录史文以正杂剧之诬而不能无疑焉。”

现代,也有人为潘美说情,说:“由于潘美也嫉妒杨业,加上王侁刘文裕根子较硬,不好惹,所以潘美‘听侁而不听业’了……从历史的眼光去看待潘美,这位战功赫赫的开国功臣,还是历史上有作为的进步人物……功大过小。如果我们也如小说戏曲那样,把潘美说成是狡诈专横的反面人物,那就背离了历史。”

还有人为他开脱,说:“被潘美陷害之说,是误为潘美身为主帅,不阻止王侁而支持杨业,便是想借王侁之口而杀人。其实,北宋监军权大,负责监视军队行动之责,潘美在监军面前很难对付,杨业更奈何监军不得。因此,说潘美陷害或害死了杨业,是不了解北宋军事制度的特殊性所致,也与后世传说的影响有关。”

杨家将真相揭秘》小说在线阅读_第1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高山水201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杨家将真相揭秘第1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