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史书上记载,雁门关大捷后,又有两次大的战役。一是在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三交西北三百里,地名固军,溪谷险绝,敌之所保,多由此入寇,潘美潜师袭之,敌弃城遁军,吏安庆,以其族来降。因积粟屯兵守之,自是敌不敢侵轶,边民以安。”另一战是在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契丹三万骑,分道入寇,一袭雁门,潘美击破之。斩首三千级,逐北至其境,破垒三十六,俘老幼万余口,获牛马五万计”。这两次胜利的功劳都记在潘美的账上,但事情都发生在杨继业的防区之内,说这两仗与杨继业毫无关系,显然不合情理,很可能是他的功劳又被潘美贪墨了。潘美凭借这些战功,进封韩国公,而杨继业为宋朝镇守代州七、八年,直到雍熙北伐被俘身亡,他“寸功未立”,官职也未再被提升。

欧阳修为杨琪所作的墓志铭中却说:“继业……延昭,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难道杨继业只凭雁门关一战,就可以名震天下,上至文人墨客,下到村野小儿都能知道吗?显然不对,这也和“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的记载不相符合。

潘美这个人

在评书中陷害杨继业的主谋是潘洪,字仁美,然而在历史上却并没有一个叫潘洪或潘仁美的人。他的原型是谁呢?可以肯定地讲,他就是上一节讲过的杨继业的顶头上司潘美。那么,潘美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宋史•潘美传》记载:潘美字仲询,大名人,父亲潘璘,曾任军校之职,潘美年轻的时候长得很英俊,任典谒之职(典谒就是接见宾客的小官吏),虽然年少,却有大志,常对朋友王密说:“汉代(指后汉)将终,凶臣肆虐,四海有改卜之兆。大丈夫不以此时立功名、取富贵,碌碌与万物共尽,可羞也。”当周世宗柴荣为开封府尹时,潘美就依附在柴荣手下。周世宗即位后,潘美出任供奉官,随后潘美在周世宗与北汉的高平之战中取得战功,其官职也迁西上阁门副使,被柴荣视为亲信,他曾被外派做监军,从此与赵匡胤交好。赵匡胤“陈桥兵变”时,潘美积极帮助,赵匡胤当上皇帝后,对潘美委以重任。当时,陕西军帅袁彦凶悍,赵匡胤怕他兵变,随即派遣潘美为监军以图之。潘美“单骑往谕”,进入陕军营帐,向袁彦等人晓以大义,“天命既归,(尔等)宜修臣职”,袁彦被潘美打动,心悦诚服,跟随潘美入京朝拜赵匡胤,以示效忠。宋太祖大喜:“潘美不杀袁彦,能令来觐,成我志矣。”

建隆元年九月,李重进在扬州反叛(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打出了“驱逐赵贼、恢复周室”的旗号,赵匡胤亲征,命石守信为招讨使,潘美为行营都监。叛乱平定,攻下扬州后,潘美被留为巡检,授予秦州团练使之职。南汉军队进攻桂阳、江华,遭潘美反击后逃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自唐以来,“不时侵略,颇为民患。”潘美下大力气毁其巢穴,多所杀获,余加慰抚,夷落遂定。

开宝三年(公元970年),潘美为贺州道兵马行营都部署,率十州兵攻南汉。九月,围贺州(今广西贺县东南),他得到情报,南汉援军将至,就命令部队佯退二十里,在南乡(今贺县南信都)设伏,大败南汉援军万余,遂克贺州。继而转兵攻韶州(今广东韶关),以强弓劲弩破南汉军象阵,击败其主力十余万,克韶州。转年二月,率军与南汉最后的六万军队对峙于广州城北的马迳,他先派人乘夜火烧敌营,然后乘火发起进攻,俘斩万计,灭南汉。他因功授山南东道节度使。

开宝七年(公元974年),潘美任升州西南面行营都监,与曹彬率军由江陵顺江而下攻南唐。八年正月,宋军进抵秦淮河,渡船尚未准备好,他率部涉水抢渡,正赶上宋军在江宁(今南京)城下与十余万南唐水陆军大战,潘美率部急攻,杀获甚众,后与诸军加紧攻城,十一月破城,灭南唐,以功升宣徽北院使。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正月,他随宋太宗伐北汉。北汉主刘继元降后,他又随宋太宗北伐契丹,兵败而回,任河东三交口都部署,驻守西北边防,以御契丹。

他还和皇帝攀上了亲家,他的第八个女儿嫁给了赵光义的儿子——太子赵恒,在赵恒继位成为宋真宗后,被封为章怀皇后。潘美死于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享年六十七岁,追认为中书令、郑王,谥号五惠。

潘美南征北战,在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死后列为太宗配享功臣(在历代皇帝的祭祀殿中,会将一两位辅佐过某位皇帝的名臣一同祭祀,十分荣耀)。《宋史》中对潘美赞赏有佳,明朝人柯镇琪作的《宋史新编》中更是称:“仁恕清慎,宋之良将,曹彬第一,潘美次之。”

民间传说、戏曲小说中陷害杨继业的潘洪或潘仁美,是掌朝太师,他把女儿嫁给了赵光义。历史上的潘美则是把女儿嫁给了赵光义的太子,不过他的女儿命短,在二十二岁时就死了,当时太子尚未继位,所以潘美只是皇帝的亲家,没有当过国丈。

如果单从《宋史》的记载看,很难想象潘美是一个陷害忠良的奸诈小人。如果我们认真研究一下潘美的历史,就会发现他虽然战功很多,但是胜利的含金量却不高,因为它取胜的对手——那些小国本身就比较弱小,而且内部矛盾重重。如南汉,其政治腐败,经济衰弱,军事上早已不堪一击。而且南汉皇帝刘鋹先是错杀了洸口守将邵廷埍,后又削夺了西北招讨使潘崇彻的兵权,南汉已到了“兵不识旗鼓,人主不知存亡”的地步。南唐的情况也差不多,李煜中了宋朝的反间计错杀了老将林仁肇,宋军都快打到金陵城下了,李煜竟全然不知,他还一如既往地与娇妻在宫内饮酒赋诗、鸣琴填词。这样的国家不亡才是奇迹呢!

潘美与同时期的将领比较,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深得宋太祖、太宗的信任。在他们执政时,其他所有节度使都被解除过兵权,唯独潘美从来没有过。他是靠什么得到赏识的?在王巩《随手杂录》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太祖无事时,常召潘美辈禁中议政,或与之纵饮,至令宫女解衣,无复君臣之礼。”可见,潘美原来是一位拍马屁的高手,还曾陪皇帝看过脱衣舞表演。从这一点上,潘美不像是什么正人君子,和“仁恕清慎”似乎并不搭界,倒像是个卑鄙的奸诈之臣。

《宋史•潘美传》后面附有《李超传》,说:“李超者,冀州信都人,为禁卒,常从潘美军中主刑刀,美好乘怒杀人,超每潜缓之,美怒解,辄得释,以是全者甚众,人谓其有阴德。”原来,潘美是一个常凌虐部下的人。潘美传中还称,他在作为统帅进攻北汉时,曾经纵兵侵掠百姓,事后为消灭证据,他又“遣使分部徙太原民居之,纵火焚大原(即太原),卢舍老幼趋城门不及,焚死者甚众。”(《十国春秋》卷105)。他原来还是一个杀人放火的统帅。

潘美不但曾经多次贪墨杨继业的战功,而且曾经多次临阵脱逃(后面会详细介绍)。就这么一个怒则杀人、贪墨战功、畏敌如虎、烧杀抢掠的人,怎么能称得上是“仁恕清慎”呢?所以潘美虽然为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少功劳,但决不是一位贤臣良将。

潘、杨为什么结怨

在评书中,潘、杨两家之所以结怨,有好几种说法。《杨家府演义》中说是因为在潘美讨伐北汉时,被杨继业的妻子佘太君射了一箭,从此忌恨在心。在《杨家将九代英雄传》中说是因为潘仁美和杨继业争娶佘太君失败,所以埋下祸根。在刘兰芳的《杨家将》中说是因为杨七郎在擂台上杀了潘仁美的儿子潘豹,从此两家结怨。

现实中,前面的几种说法都没有发生过,在潘美讨伐北汉时,杨继业可能因为对潘美的滥杀无辜不满,但是矛盾并没有公开。自从雁门关大捷后,潘、杨两家才正式结怨。

杨继业性格刚烈,对潘美这位上司不怎么巴结,雁门关大捷后,杨继业便不断受到潘美及同僚的诬陷和诽谤。潘美这么做,无非是出于忌恨和嫉妒。

首先,杨继业在雁门关大捷后,直接把捷报奏知朝廷,而且在奏折中只字未提主帅潘美,所以受到了潘美的忌恨和报复。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传说清朝名将岳钟麒就有类似的经历。他在刚刚进入仕途时,一次在立功后在奏章中就没有提到上司,他的上司就想借敌人之手除掉他,让他去完成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机缘巧合他九死一生,终于完成了任务,最后成为一代名将。但是,像岳钟麒这样的幸运儿实在是太少见了。

杨家将真相揭秘》小说在线阅读_第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高山水201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杨家将真相揭秘第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