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总之,北汉的皇帝为了表示亲近,也为了让杨继业甘心为北汉卖命,使他成为了皇亲国戚干殿下。杨继业在北汉任职三十年期间,甚至可以用“辉煌”两个字来形容。

杨弘信叛汉归周后,为什么北汉国主刘崇不但没杀掉杨继业,反而还要重用他呢?

刘崇可能是出于两方面考虑。

首先,杨继业是一名难得的良将。《宋史•杨业传》中记载:“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也就是说,杨继业从少年时代就卓尔不凡,骁勇善战。杨继业生活的山西、陕西一带,自古就是出良将的地方,所以有“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谚语。这里的山东、山西,指太行山以东、以西,不同于今天的山东省和山西省。

杨继业自幼跟随父亲杨弘信,转战南北,过着戎马生涯,练就了一身骑射的武艺,学习了行军作战的知识。事实上,杨继业也确实如同刘崇所期待的那样,在北汉他就“以骁勇闻……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在那样一个军阀割据、天下大乱的年代,但凡有点头脑的君主,都会积极笼络像杨继业这样的难得一见的人才的。

其次,麟州孤悬于黄河以西,得不到北汉的支持,归降后周是不得已的事情。杀了杨继业,也于事无补,而且会更加坚定了杨家归周之心。而如果善待他,倒为麟州复归能留一条后路。后来事实证明,在这一点上刘崇确实是做对了,后来杨继业的弟弟杨重训担任麟州刺史后,就曾经先后两次叛周归汉。

在《杨家府演义》中,杨继业被写成北汉第二个皇帝刘钧的外甥,最后一个皇帝刘继元的亲弟弟。在归宋后,赵光义赐他姓杨。这显然是不对的,而且不符合情理,皇帝怎么会平白无故地赐他为“杨”姓呢?所以,在此后关于杨家将的评书中都将杨衮作为杨继业的父亲,把杨继业被收为干皇孙这件事给删除了,并凭空让他多了六个“继”字辈的哥哥。

抗辽之谜

杨继业一生中的大部分岁月是在北汉渡过的,但他在这一段时间中的表现,在现代评书《杨家将》中却几乎没有什么介绍。事实上,杨继业正是在此期间,赢得了“杨无敌”的美誉。《宋史•杨业传》中称:“(业)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在《杨家府演义》中,赵匡胤两次伐北汉,都是败在杨继业手下。赵光义继位后,是趁杨继业生病之机,才消灭北汉的。

北汉政权北面与契丹相邻,南面先后与后周、宋政权接壤。杨继业作为北汉的名将,号称无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史书中却没有他在这段时间内与辽军交战的确切记载。那么,杨继业在这段时间内,是否曾经抗击过辽军呢?

这确实是一个谜。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审读历史,还是会得出以下结论的:其实杨继业前半生,一直是活跃在抗辽前线的。

公元986年,杨继业在陈家谷之战中不幸伤重被俘,《辽史•耶律斜轸传》中有以下记载:“斜轸责曰:‘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今日何面目相见?’”杨继业归宋后只有8年便被俘牺牲,如果他在北汉没有抗辽的历史,三十余年从何说起?

而且,还有很多证据也表明杨继业在北汉时期曾活跃在抗辽战场上。

第一,《宋史•杨业传》记载:宋太宗赵光义第一次攻打辽国失败后,契丹大举进犯,在此危难之时,宋朝廷就是因为杨继业“老于边事”,而任命他为代州刺史防御契丹的。“边事”当然是指防御契丹之事,“老于边事”也就是洞晓敌情,富有与契丹作战经验的意思。如果杨继业在北汉没有抗辽,怎么能被称为“老于边事”呢?

第二,北汉和后周及北宋之间的战争,有数十次之多,然而直到宋朝开宝元年以后,杨继业才在汉周、汉宋战场上“崭露头角”。那么,在这之前他在做什么呢?显然他应该是在北方防御契丹,否则的话,作为北汉重将,《宋史》中怎么会没有他的记载呢?

杨继业“无敌将军”的名号,是在北汉得到的,但从他和宋军交战的战绩上看,却实在是负多胜少。虽然也有“杀伤宋师甚众”的记录,但是实在和“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的评价相去甚远!所以“无敌将军”的名号,也是他在北汉抗击契丹的佐证。

杨继业在北汉时是建雄军节度使,据史书(《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北汉时建雄军曾设在今天的代州一带。代州在北汉北面,是和契丹的边境,杨继业应该在此驻守多年,因为与辽的冲突中有所建树,才被提升为节度使的。因此,他熟知代州一带的地理,所以在归宋不久后,他就被北宋委派再次驻守代州,他也正是他熟知地理的便利条件取得雁门关大捷的。

第三,北汉政权虽然依存于契丹,但和契丹也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契丹人是贪得无厌的,后晋就是典型的例子:虽然卖国贼石敬瑭以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为条件,获得契丹的支持,灭后唐建立了后晋。但当石敬瑭一死,契丹就找借口,出兵攻入开封,灭掉了后晋,并准备迁都开封,自己统治中原。对待北汉,契丹难道就没有取而代之之心吗?杨继业在北汉时就曾说过:“契丹贪利弃信,他日必破吾国。”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那个一切相信实力的年代,契丹一直没有对北汉下手,应该和杨继业镇守代州有必然的关系。《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二中记载:“皇佑中,韩琦经略河东,按堡寨处,多北汉名将杨业所度者。”此处称杨继业为“北汉名将”,而非宋将,所以这些堡寨,应该是杨继业在归宋以前,为了防御契丹而建造的。这难道不是杨继业抗击契丹的佐证吗?而且,历史上契丹和宋朝曾经一度修和通好,这曾使当时北汉的皇帝刘钧十分不满。此时北汉和契丹的关系十分紧张,刘钧在代州建立了建宁军,防御契丹,而这支军队的统帅就是杨继业。

总之,杨继业在北汉,渡过了一生中最辉煌的阶段。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抗击契丹的战斗中获得了“无敌”的称号,也达到了一生中最辉煌的顶点。他成为了北汉的皇亲国戚,而且当上了北汉的节度使都虞侯(中央部队的指挥官)。他生前在北宋战功赫赫,但从未坐到过节度使这个职位。虽然北汉的皇帝带有卖国性,但从用人这一点上看,他们还是强于北宋皇帝的。

降宋之谜

杨继业在北汉可以说是受到了难得的信任和重用,甚至一度被任命为中央部队的统帅,那么他后来为什么会投降宋朝呢?而且,为什么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因为他降宋而指责他不忠呢?在评书中,艺术家们为他寻找各种理由降宋,甚至杜撰出了“铜锤换玉带”的故事来解释这一点。那么,实际情况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皇帝柴荣在北伐契丹的途中病故,幼子柴宗训即位,年方七岁,是为后周恭帝。第二年,也就是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自立为皇帝,废掉后周恭帝,改国号为宋。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持续加大了对北汉小朝廷的军事压力,北汉和宋之间的战争,也越来越惨烈。

公元968年,北汉皇帝刘钧去世,由于没有子嗣,所以他的各个养子之间争夺皇位闹内讧,先是刘继恩即位,但不久就被部下所杀,由刘继元即位。杨继业在这场内斗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史书上没有记载,我们也不好瞎猜。但是,杨继业作为北汉王朝的义子干殿下,又是著名的统兵大将,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上应该是有很大的发言权的。

宋太祖听说北汉内讧,遂大举进攻北汉。公元969年,赵匡胤亲率大军围攻太原。面对人数众多且士气高昂的宋军,刘继元没有办法,只好派人向契丹求救。杨继业根据自己多年抗辽的经验,知道北汉王朝臣服于契丹、抗拒统一的政策是没有出路的,于是他向北汉皇帝刘继元提出了袭击来援的辽军、投降宋朝、促进国家统一的建议。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

杨家将真相揭秘》小说在线阅读_第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高山水201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杨家将真相揭秘第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