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杨家将的始祖是谁

千百年来,杨家将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20世纪80年代,刘兰芳播讲的评书《杨家将》更是轰动全国,波及海外。但是,关于杨家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从最广义上讲:凡是姓杨的武官都可以称为杨家将;而从最狭义上讲,只有杨继业、杨延昭和杨文广祖孙三代才能称为杨家将。本书中,将有史可查的杨弘信作为杨家将的始祖,把他的子孙称为杨家将。其中有的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武将,如杨畋(杨弘信的三世孙);有的人是否是他的后代存在疑问,如杨存中、杨价、杨文等,但是他们都为杨家将故事的传播作出了贡献,所以在本书也将他们收录在内。

现存关于杨家将的著作最早的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北宋志传》和《杨家府演义》,后代的评书多是以这两本书为蓝本而加以改编而成的。现存记载杨家将传说篇幅最大的是《杨家将九代英雄传》,叙述了从杨衮开始,杨继业、杨六郎、杨宗保、杨文广、杨怀玉、杨士瀚、杨金豹一直到杨满堂共计九代杨家将的故事。

在民间传说中,一般都认为杨家的始祖是杨继业的父亲——火山王杨衮。然而翻开史书,杨家将的始祖到底是谁却是扑朔迷离。《宋史•杨业传》中记载,杨继业的父亲为曾任后汉麟州刺史的杨信;而大文豪欧阳修应好友杨畋(音田,杨弘信的三世孙,杨继业的侄孙)之邀为他的父亲杨琪写的墓志中,则称杨家将的始祖为为杨宏信(见《欧阳修全集》);在《陕西通志》中,杨家将的始祖则被写为杨弘信。一个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名字呢?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呢?

事实上,杨继业父亲真正的名字应该是杨弘信,因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父亲叫赵弘殷,为了避讳,所以在《宋史•杨业传》中将弘字删掉了,改称杨信。其实他本人从未改过名字,就是因为避讳制度的原因,后世都称他为杨信,他的真名却鲜为人知了。杨弘信在宋朝建立以前就去世了,他从未做过宋臣。欧阳修将杨弘信改为杨宏信,也是出于避讳这个原因。他为好友的父亲写墓志,不能胡乱更改其先人的名字,又不能不避讳,因此不得不写成杨宏信。评书《杨家将》中的杨衮,其实是另有其人,属于误传。他是和杨弘信同时期的契丹大将,曾经在五代时期的周代,带领契丹的军队支援北汉,在山西省高平县巴公原被后周皇帝柴荣战败(见《旧五代史•周书第五•世宗纪一》)。

在一些评书、戏剧中,传说杨衮是唐末潼关名将金刀杨会之子,但是在这一时期的史书中却找不到任何关于杨会的记载。那么杨弘信的祖先又是谁呢?宋朝人刘一止撰写的《苕溪集》中收录了杨宗闵(自称是杨弘信的曾孙)墓碑的碑文,碑文中称:杨家将是晋大夫羊舌氏的后代,因为食邑在杨这个地方,所以后代子孙们就以杨为姓。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晋国大夫祁柔之孙祁盈发现自己的家臣祁胜和邬藏交换妻子,就把他们囚禁起来。祁胜设法贿赂了另一个大夫荀砾,荀砾便告发祁盈私自抓人,晋顷公为此逮捕了祁盈。杨食我(羊舌氏的后人)是祁盈的好友,他为好友鸣不平,便杀了祁胜和邬藏。晋頃公大怒,晋国六卿(智氏、赵氏、魏氏、韩氏、范氏、中行氏)趁机杀了祁盈和杨食我,并要将羊舌氏灭族,羊舌氏部分子孙逃居华阴山谷中,称为杨氏。杨氏后人分为关西、蜀中、淮南和浙中四支,杨家将就是关西一支的子孙。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东汉名臣杨震就是羊舌氏的后人,而杨家将就是杨震第五子杨奉的后裔。但是这种说法缺乏史料依据,我们无从考证,所以只能将杨弘信作为杨家将的始祖。

翻开史书,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五代到宋初时期,居然有三位姓杨名信,又同为武将的人!除了杨家将的始祖外,还有一位是河间人杨信,他本名杨义,是宋初镇边名将杨嗣(杨七朗的原型)的哥哥,入宋后,因为避宋太宗赵光义的讳,改名杨信。他曾官至北宋殿前都指挥使,在《宋史》中有传。另一个是沙陀族人杨信,原名杨承信,是后唐的将军,归降后汉王朝后,避汉隐帝刘承佑的讳,去掉承字,改单名为信。他最后也投靠宋朝,封为楚国公,归宋后又改回原名,《宋史》中也有传。其实,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名人杨信,他在汉武帝时曾被派遣出使匈奴。匈奴的习俗是汉使需要去节(使臣的凭证)黥面才能进入单于的大帐,单于让他进帐篷,杨信为人刚直屈强,他不肯去节,单于只能坐在帐篷外接见他。为了和以上人物加以区别,并出于对历史人物、人民英雄的尊重,以及对避讳制度的鄙夷,本书在叙述到杨继业父亲时,一律用他的真正的名字——杨弘信。

北汉的御儿干殿下

在评书中杨弘信有七个亲生儿子,分别是杨继康、杨继孝、杨继仁、杨继义、杨继忠、杨继凯、杨继业,其中杨继业是老七,最小的一个。在现实中杨弘信除了杨继业和杨重训两个儿子以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儿子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是有一两点可以肯定,一点是杨继业的兄弟们绝不是排“继”字辈,“继”字其实是北汉皇帝刘崇孙子们的辈分,事实上杨弘信的儿子是以“崇”字排辈的。另一点是杨继业绝不是老小,他应该是老大,而且至少有一个弟弟杨重训。

杨继业的原名是杨崇贵,《宋史•杨业传》记载他“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他究竟生于哪一年,哪一年到的太原,史书上都未记录,学者们也为此争论不休。不过可以大致推算一下:刘崇是后汉皇帝刘知远的弟弟,刘知远建国后,让刘崇做了北京(今太原)留守。杨弘信受刘知远的招安,任麟州刺史,成为刘崇的部下,此时是在公元947年。公元951年,刘知远病死,大将郭威灭后汉,建立后周。刘崇作为后汉宗室,在太原建立了北汉王朝。所以杨继业应该是在公元947—公元951年这四五年间到太原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刘崇登基后,史书一般就不会直呼其名了。

在我国古代,弱冠是指二十左右的男子。所以杨继业的生辰大约应该在公元927—931年之间。今日原平县有杨氏族谱,记载杨继业享年五十九岁,这和杨家将的一些早期作品(如明朝的《杨家府演义》)中记载的年龄相同。他卒于公元986年,若依此推算他大致是公元927年出生的。

杨继业在二十岁左右时,到了太原,几年之后,他的父亲杨弘信归周。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杨继业不但没受到株连,反而得到了北汉政权的重用。

刘崇为了表示对杨继业的器重,不但任命他为建雄军节度使,而且赐他北汉国姓为刘,改名为继业,使他和刘崇的诸孙排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说“世祖遂更赐以姓名”)。刘崇的孙子们名字中间都有一个“继”字,例如后来的北汉皇帝刘继恩、刘继元,这样杨继业就成为了北汉开国皇帝的干孙子,改名为刘继业了。

关于这件事还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个是清朝人吴任臣编辑的《十国春秋》上面讲的,杨继业是被刘崇的义子——刘钧改名为刘继业,“比于诸子”。另一个是《余嘉锡论学杂著》中杨家将考信录篇中讲的,杨继业可能是被刘崇的长子——刘赟收为养子的。第一种说法中的刘钧是北汉第二个皇帝,他没有子嗣,所以收了不少干儿子。他死后,就是由他的干儿子刘继恩继位的,后来刘继恩被废,继任者是他的另一个干儿子刘继元。但是刘钧比杨继业大不了几岁,所以《十国春秋》中讲的并不合情理。《余嘉锡论学杂着》所讲的刘赟很早就离开了刘崇,并一度成为后汉皇位的继任者。杨继业到刘崇处时,他并不在太原,所以这种说法也是缺乏证据的。

杨家将真相揭秘》小说在线阅读_第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高山水201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杨家将真相揭秘第1章

书籍
上一章
1/34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