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看不懂的汉武帝---他是好皇帝吗?
《通鉴》里面,看到汉武帝这个地方,觉得分外枯燥,连谈论的冲动都不怎么有,不像看文帝的章节,到处令人感动感慨,不知道是编者当初的状态出了问题,还是文章不是同一个人的手笔,抑或因我的兴趣不在这些内容导致心不在焉......反正不知道怎么回事。
史上认为汉武帝是一代雄主,把他和历来最杰出的皇帝相提并论,我觉得,过于美化他了,跟秦始皇并论倒是各有千秋,但要和李世民这样的巨人相比,我觉得不在一个级别。始皇帝喜欢大兴土木,汉武帝也喜欢基建工程;始皇帝喜欢方士,求仙拜神,汉武帝也喜欢长生灵异之术;始皇帝暴虐好杀,汉武帝也动辄杀人,一个接一个地杀大臣还是小事,搞某一项运动,动不动杀数万人;始皇帝南征北战,一统天下,汉武帝则开疆拓土,威服四方;始皇帝为中国赢得一个单词:china,汉武帝为国人定义一个种族:汉族;始皇帝的权力来自继承,汉武帝的皇位得自老爸;始皇帝有继承难题,汉武帝也有丧子之痛;始皇帝时社会已现动荡,汉武帝时造反也已出现;。。。。。。
呵呵,多像的一对哥们,怪不得人称“秦皇汉武”,一定要把他俩绑在一起。
当然,也不是完全一样,但大体上真的很相似。
那为什么始皇帝死后三年,统治就灰飞烟灭,而汉武帝身后,王朝继续?我觉得首先是程度的差异---与秦始皇的暴虐国民相比,应当说,汉武帝对国民的伤害主要还是无奈之举,要斯文得多;其次是继承人的差异---秦始皇留给世界的是绝代双娇“赵高和胡亥”,在老爸暴虐的基础上继续升级暴虐;汉武帝则要英明得多,晚年收敛,身后由霍光为他收拾残局,开创了一个中兴局面;三是根基和内涵差异---秦始皇的心中是没有民心的,得天下后象一个暴发户,只知道拼命满足自己的私欲,为所欲为,随心所欲不顾天下人的死活,而汉朝目睹前朝故事,经历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已经在民心当中扎根,也形成了一种王道文化,汉武帝在这种环境中成长,毕竟是个有内涵的贵族,知道兴衰之道,所以他没有走到秦始皇的那一步。
不管怎么说,汉武帝利用祖上之资,创下万世伟业,能力还是可观的,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还是巨大的,也算是一代雄主,但要和唐宗宋主并列,我觉得就其个人素质来讲,还差得远。
上文是我的随感,或有不够严谨的地方,特此说明。
●●166.班固和司马光的评论谁更可信----兼评秦皇汉武和文帝的差距:聪明和智慧的差距
班固赞曰:“汉朝承接了历朝帝王的积弊,高祖拨乱反正,文帝、景帝则致力于修养百姓,而在研习古代的礼节仪式方面,尚有很多缺失。汉武帝即位之初,就以卓越的气魄、罢黜了各家学说,唯独尊崇儒家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典,并向天下征召,选拔其中的优秀人才,共同建功立业。又兴办太学,整顿祭祀仪式,改变正朔,重新制定历法,协调音律,作诗赋乐章,到泰山封禅祭祀天地,礼敬各种神灵,封赐周朝的后裔等等。汉武帝的号令文章,都焕发光彩,值得称道,后继者得以继承他的大业,因而具有夏、商、周三代的遗风。如果以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不改变汉文帝、汉景帝时的俭朴作风,爱护百姓,既使是《诗经》、《尚书》上所称道的古代圣王也不过如此!
臣司马光曰:“汉武帝穷奢极欲,刑罚繁重,横征暴敛,对内大肆兴建宫室,对外征讨四方蛮夷,又迷惑于神怪之说,巡游无度,致使百姓疲劳凋敝,很多人被迫作了盗贼,与秦始皇没有多少不同。但为什么秦朝因此而灭亡,汉朝却因此而兴盛呢?是因为汉武帝能够遵守先王之道,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守住基业、能接受忠正刚直之人的谏言,厌恶被人欺瞒蒙蔽,始终喜好贤才,赏罚严明,到晚年又能改变以往的过失,将继承人托付给合适的大臣,这正是汉武帝所以有造成秦朝灭亡的错误,却避免了秦朝灭亡的灾祸的原因吧!
=====================================================================
看汉武帝的章节,特别的枯燥乏味,总算看到他老人家归天了,有一种解脱感,但也有一种遗憾感,遗憾我无法专注投入,很多内容老是看不进去,变成了走马观花式的浏览,不像在看之前的内容,到处都觉得那么精彩,人物的会话那么个性鲜明。好在我没有随意对印象模糊的故事发表评论,避免了出洋相。
上面复制来的是两个人的评论,一个是《汉书》编者班固,一个是《通鉴》的编者司马光,都是古今史坛凤毛麟角的泰斗。
在班固的这段评论当中,更多的是提到汉武帝雄才大略的一面,对他荒唐的一面毫不涉及,我想会不会是因为身处东汉,言论容易犯禁的原因呢?
相比之下,司马光的评论,对汉武帝更多的是批评,和我上文的观点不谋而合,也许是因为我看的内容就是司马光写的,所以,得出类似的观点也不奇怪了。
但是,虑及写作的言论自由环境,我相信司马光的观点更可信,再者,鉴于从《通鉴》中悟出的规律和社会是如此的合拍,更提醒我《通鉴》的可信,所以,我还是相信司马光。
从《通鉴》的描写来看,秦始皇不是一个好皇帝,汉武帝也算不上好皇帝,怎么来形容他们呢?我觉得他们更像是是富二代富三代之流。辛辛苦苦赚大钱赢得亿万身家的祖上,在历史上评价起来还不是家族中最大的英雄,而大手大脚地花钱,耗尽祖宗的家产,换来一大堆成本巨大的东西的富二、三。。。代们,史上却给予了他们最高的荣誉,我不知道历史是怎么下结论的,可能我太外行了,想不明白,可能我只是一个看了一点点书的井底之蛙。
不管秦皇汉武是不是好皇帝,但有一点是不用怀疑的,他们都是能人,只要看看他们呼风唤雨的程度,就可以知道他们对权力掌握的牢固,他们肯定都是聪明人,相比之下,文帝仿佛没有他们那么能干,总是小心翼翼,妇人之仁的感觉。但实质上,秦皇汉武看似呼风唤雨,强大无比,根底却越来越脆弱,崩溃越来越近,而汉文帝宅心仁厚的身后,根基却越来越牢固。这让我想到一句话:柔能克刚。你说,两者对比,谁是真正的强者?我认为是汉文帝。
如果说秦皇汉武是聪明人能人强人,则汉文帝就是一位智者。
聪明人和智者的差距,是眼光的长短,时间是最好的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