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平乱后任丞相时)当初,景帝废掉栗太子,周亚夫坚决反对,没有产生作用;景帝因此疏远了周亚夫。而梁孝王每次来朝见,经常对太后说周亚夫的短处。窦太后说:“皇后的哥哥王信可以封侯。”景帝表示谦让说:“当初,您的侄子南皮侯和您的弟弟章武侯,先帝都不封他们为侯;等到我即位后才封他们为侯;现在王信也不得封侯。”窦太后说:“人生在世,只各自根据当时的情况办事罢了。当年我弟弟窦长君在世时,竟然不得封侯,死后,他的儿子窦彭祖反而得以封为南皮侯,我十分遗憾!皇帝赶快封王信为侯吧。”景帝说:“请允许我和丞相商议此事。”景帝和丞相商议,周亚夫说:“高皇帝约定:‘不是刘氏宗亲不得封王,没有立功的人不得封侯。’现在王信虽然是皇后的哥哥,但没有立功,如果封他为侯,就违背了前约。”景帝默然,只好把这件事放下了。后崐来,匈奴王徐卢等六人归降朝廷,景帝想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后来人继续归降。丞相周亚夫说:“他们背叛自己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封他们为侯,那么还怎样责问不守节操的臣子呢?”景帝说:“丞相的议论不可采用。”于是把徐卢等人全封为列侯。周亚夫因此就自称有病,请求免职。九月,戊戌(三十日),景帝罢免了周亚夫,任命御史大夫桃侯刘舍为丞相。

景帝在宫中,召见周亚夫,赏赐食物,只放了一大块肉,没有切开,又不准备筷子。周亚夫心中不高兴,回过头来吩咐主管宴席的官员取筷子来。景帝看着周亚夫,笑着问:“这莫非不满足您的意思吗?”周亚夫摘下帽子向景帝谢罪,景帝说:“起来!”周亚夫就快步退了出去,景帝目送着他走出去。说道:“这位愤愤不平的人,不能做幼年君主的臣子。”

不久,周亚夫的儿子给父亲从工官那里买了专给皇室制造的可用于殉葬的五百件铠甲盾牌,虐待搬运这些东西的雇工,却不给他们工钱。雇工知道这是盗买皇室专用器物,怀着怨恨上书朝廷,检举周亚夫的儿子,事情牵连到周亚夫。景帝见到了检举信,就下令将此案交给司法官员审理。官员用簿书逐条审问周亚夫,周亚夫拒不回答。景帝得知,骂他说:“朕不必要你的供词,也可以杀你!”下诏让周亚夫去廷尉处接受审判。廷尉审问说:“您为什么要造反?”周亚夫说:“我购买的东西,都是殉葬用的,怎能说是要造反呢?”审案的官员说:“您即使不在地上造反,也要在地下造反!”官吏的审讯逼供越来越残酷。当初,官吏逮捕周亚夫的时候,周亚夫就想要自杀,他夫人劝阻了他,因此没有死,被关进了廷尉的牢狱。于是,周亚夫绝食五天,吐血而死。

====================================================================

周亚夫是个英雄。

在细柳治军时,军纪严明,连文帝想要进入军营,都必须拿出通行证,幸好文帝是个宽宏大度的明君,不但不予怪罪,还非常欣赏。

在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中,景帝命他救援梁国,他成竹在胸,坚守原则,不为所动。

在讨论给景帝大舅子封侯的问题上,周亚夫又是坚持原则,得罪了景帝,当然更得罪了景帝的那班亲戚。

可以推测,周亚夫是个不畏权贵,相当能干,相当无私,相当坚守原则,求真务实的人,非常适合做事,但在怀有私心的人看来,他的优点背面,是固执,是不近人情,是无法驾御,甚至危险,所以文帝眼里的周亚夫,和景帝眼里的周亚夫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的理想和胸襟有差异,在文帝眼里,忠于本职工作就是忠于他自己,在景帝眼里,再忠于本职工作但不按他的旨意做事就是不忠于他。

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狡兔死,走狗烹,周亚夫当初的情况相当于威望崇高深得军心的国防部长出任总理,这是个很危险的事情,功高震主,说句放马后炮的话,周亚夫当初的最佳选择应该是急流勇退。

不过,从周亚夫的个性来看,不是个苟且营生的人,应该是个奋不顾身的人,估计他不会考虑那么多。

周亚夫的命运,是那些注重做事而不注重做人的人,到达某种高度时的典型例子。

总的来说,注重做事不如注重做人,注重做事的人,利用价值下降时,就面临着被抛弃甚至灭亡的命运;注重做人的人,即使再不会做事,也不会被抛弃到哪里去,如果还能做一点事,那就更有前途了,尤其在腐败社会,那更不需要注重做事了,会拍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159.越是危险的时候越需要自控镇定理性----李广的大智大勇

原文译:

六月,匈奴攻入雁门郡,直到武泉县,并攻入上郡,抢去了官府牧马场的马匹;汉军将士二千人战死。陇西人李广担任上郡太守,曾率领一百名骑士出行,遇到几千匈奴骑兵。匈奴人看见李广的小队伍,以为是汉军大部队派出的诱兵,都吃了一惊,占据高山摆开阵势。李广所率领的一百名骑兵都很害怕,想驰马逃跑回去,李广制止说:“我们离开大军数十里远,现在,如果就靠这一百骑兵的队伍逃跑,匈奴人追杀射击,我们马上就完了。现在我们留在这里,匈奴人必定把我们看成大军的诱敌队伍,一定不敢进攻我们。”李广命令骑兵们说:“前进!”来到距离匈奴阵地约有二里的地方,停止下来,李广命令说:“都下马解下马鞍!”他的骑兵说:“敌人很多,而且离我们很近,如果出现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敌人估计我们会逃跑;我命令都解下马鞍,向他们表示不逃跑,用这个办法来坚定他们认为我们是诱敌部队的想法。”于是匈奴骑兵便真的不敢进攻。有一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军队,李广上马,和十多个骑兵奔向前去,射死了匈奴的白马将军,又返回来,到达他的百骑阵营中,解下马鞍,命令战士们放开战马,卧地休息。这时,正好是黄昏,匈奴骑兵一直对李广部队的行为觉得奇怪,不敢进攻。到了半夜时分,匈奴军队仍然认为附近有埋伏的汉朝大军,想夜间袭击他们,便都领兵撤走了。到黎明时,李广才回到他的大军营垒。

================================================================

不得不叹服李广的自控、理性和胆略,这是常人做不到的。

如果这时候他们选择逃跑,等于告诉敌人快来干掉自己,无疑自寻死路,但是要做到这样的镇定和理性,没有一颗大智大勇的心是做不到的。

在危险面前,是最不能出错的,因为代价会特别惨重,不然怎么会叫危险呢?李广这件事提醒我们,越是危险的时候,越要自我控制,动用我们的意志和智慧,镇住内心的冲动,理性按正确的方式做事。

这很重要很重要!

人生读一通鉴足矣--资治通鉴,解开人类规律的核武器》小说在线阅读_第6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萧度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人生读一通鉴足矣--资治通鉴,解开人类规律的核武器第6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