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127.人物个性鲜明----《通鉴》的魅力

史书也好,小说也好,要想产生巨大的魅力,人物个性的鲜明极其重要,让人感觉这个人物离你很近,你就会由不认识变得好像很熟悉,也就很容易记住,《资治通鉴》无处不存在这样个性鲜活的记录和描绘,照理,史书应该说记录才对,但是,我想描写的成分是难免的。

对于一些重量级的人物,我们已经很熟悉,比如项羽的刚愎,萧何的敬业和大智若愚,刘邦的爱骂人,樊哙的头脑,张良的智慧,韩信的不识时务,陈平的灵活,冒顿的狡智,吕后的狠毒,项伯的傻冒,赵高的阴毒,李斯的嘴脸,二世的混蛋,一个个如在眼前。。。。。。

即使一些非主要的人物,也是个性鲜明,几笔如在眼前。

故事一:

比如,刘邦过赵,赵王是他的女婿张敖,这个张敖就是前面讲过的张耳的儿子。刘邦对他箕倨谩骂,态度差得连他的国相都受不了,但是张敖还是非常地恭恭敬敬。他的国相贯高赵午劝他把刘邦刺杀算了,张敖一听,急得把手指都咬出血来,说起刘邦对自己家的恩德,极力反对。但是贯高还是在刘邦的厕所,安排了暗杀行动,不过,由于刘邦命大,忽然心血来潮,不愿在该地住宿,而逃过一劫。后来,这件事情被贯高的仇家揭发,刘邦逮捕了包括赵王在内的所有嫌疑人。赵午等十多人争着要自刎,贯高怒道:你们都死了,谁来为赵王伸冤。贯高在受尽酷刑的的情况下,始终为赵王洗脱,声明是自己所为,最后,刘邦终于相信不关赵王,于是放出张敖,降为宣平侯,并且觉得贯高是个贤人,也要赦免他,但是,贯高在这个时候选择了自绝以谢。而在审讯期间,吕后心疼女儿,跟刘邦讲:张敖是咱们女婿,应该不会这么干的。刘邦一听上火:等他做了皇帝,还少你女儿不成。而在逮捕张敖期间,刘邦下令:赵群臣宾客中干跟着张敖的,都灭族。即使这样,有个叫田叔的臣子和孟舒的宾客还是甘冒奇险。化身为奴相跟随。后来被刘邦重视,面试后给予重用。

就是这么一个短短的故事,写出了多少鲜活的个性:刘邦的傲慢与惜才,吕后的爱心,贯高的仗义,张敖的厚道与人缘,田叔孟舒的不惜生命的忠实。

哎,太棒了,数不胜数这样一笔就足以成就的精彩。

司马光在后面做了个点评,说:贯高的谋逆是高祖造成的,而张敖的失国是贯高造成的。

我觉得不对,看看后来哪个异姓王不被刘邦搞掉,而且,结合刘邦的那句“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所以,没有贯高,张敖一样会失国。

另一方面,建国初期,皇权在人们心目中还没有那么神圣,因为为了维护个人的尊严,居然不惜刺杀皇帝。

故事二:

刘邦本想废掉太子,立赵王如意,主要原因是如意的妈妈戚姬是刘邦的心爱,刘邦去哪里,经常要带着她,于是她趁机常常在刘邦面前哭哭啼啼,求立其子;而夫人吕后已经人老珠黄,刘邦经常不和她在一起。有一次大臣为这件废立大事在朝中争吵,支持双方旗鼓相当。期间,刘邦问很会力争的御史大夫周昌,这个周昌是个口吃,当时盛怒非常,说话结结巴巴:臣虽口。。。不。。。能言,但臣期。。。期。。。以为不可。把个刘邦听得都笑了。这时,吕后在东厢偷听,结束后,寻机当面跪谢周昌:没有您,太子就要废了,感激不尽。

而刘邦在放弃废太子之心后,又为赵王安排吕后敬畏的周昌为辅相,怕自己死后,如意被收拾。

这么一段故事,一方面看到一个正直的周昌,另一方面,看到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无论刘邦的护犊之情,还是两个女人的自私,都是对自己孩子的爱啊。

多么生动的记述啊。

可惜的是权力才是老大,掌握了权力之后的吕后残忍地杀害了戚夫人母子,尤其是戚夫人之死,成为史上最著名的妇人惨死故事。

人生读一通鉴足矣--资治通鉴,解开人类规律的核武器》小说在线阅读_第5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萧度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人生读一通鉴足矣--资治通鉴,解开人类规律的核武器第5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