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118.蹈心理之幽径,则无往而不胜----谋士的力量:要善于借力,不要做寡人

武臣定赵时,蒯彻对他说:秦将抵抗,非为尽忠,实为求活,如果能招降他们,才是上策。于是武臣选择招降为主,结果大片城池不战而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确是最佳策略。

刘邦过宛城,张良说:这个地方必须拿下,不然,我们到了咸阳,它就会成为我们的后背之敌。于是,围城三匝,城守欲自刎,手下谋士说:别急,还有出路。跑来见刘邦,说:我们抵抗是以为只有死路一条了,你要是招降他们,可不战而下。刘邦然之,结果,一路上敌人闻风而降,得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十面埋伏之前,韩信、彭越失约的事,前面已经讲过,略。

。。。。。。

武侠小说当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么一个现象:就是武功和呼风唤雨的权力几乎成正比,而且,越到老功夫越厉害。这样的描写绝对不是事实,照这个逻辑推理,历史上得天下的应该是最能打架的人了,而事实是最能打架的人往往是别人的走狗。

其实,小说为了编故事的需要和读者的欢迎,作者往往把武功和特权挂钩起来,使情节按照自己的目标去展开,读者也看得痛快,并增加对人物对故事的喜欢程度。小说里面坐到高位的往往都是上了年纪的人,那么要保持他们的权威,不得不把他们写成武林宗师,即使年纪老得走不动也要有到了化境的武功,这其实是作者无奈的选择---目的就是为了解释权威的来源。

说穿了,武侠小说里是想让武功来代表特权,而在真正的现实当中,能打架的人再厉害也厉害不过军队的集体战斗力,而军队保持强大的战斗力,靠的也不是谁的拳头,而是良好的管理。

其实,世界上真正的老大,真正的主宰是最有权力的人,可以动用资源最多的人,哪怕他手无缚鸡之力,甚至是个临死的老太婆。而绝不是最能打架的人。

而谋士的力量,在于能够借用权力和其他的力量,左右有权力的人的想法,帮助他实现目标,并使自己也分得一杯羹。所以谋士的威力是巨大的。

我特别欣赏那些高明的谋士,高明的谋士精通人性物理,洞微知著,可以左右君主的选择,可以发现对手的弱点,从而给以最致命的一击,进出血雨腥风如闲庭信步,总能独善其身,全身而退,善蹈心理之幽径,能无往而不胜,而且其工作是个分析与验证的过程,不必事必躬亲,有压力,也一定是充满乐趣的。

看看项羽,够厉害了吧,“力拔山兮气盖世”,要是按照金庸武侠中的逻辑,刘邦哪怕有百万保镖,也不知被项羽一个人P死了N次了,最后还不照样被大卸八块。所以我觉得:对个人的内在能力而言,真正厉害的不是拳脚,而是智力,个人再厉害,不懂得借用众人的力量,也就是匹夫之勇而已,而智力真正高明的人,应该是能借用权力和他人的人。

●●95.蹈心理之幽径,则无往而不胜---刘邦封官

我在前面已经说了,能够掌握别人心理的人,才是最厉害的人,而那些所谓的武林高手,往往是前者的走狗。一个人善于掌握别人心理,他就具备支配别人能量的能力,如果那个别人是省长,那他就具备支配全省资源的能力,如果那个别人是皇帝,那他就具备动用至高无上的极权的能力,像历史上的一些大奸臣,往往是此道高手中的高手,不过他们走到了坏的一面,如李林甫、魏忠贤等。

所以说,能蹈心理之幽径的人,则无往而不胜。

刘邦远远看见大臣们坐在沙地上谈得唾沫横飞,问张良:这帮家伙在讨论什么鸟事?张良说:他们在商量怎么造反。刘邦说:刚刚打下天下,造什么鸟反?张良说:因为他们看到陛下做了皇帝,封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人,杀的都是自己讨厌的人,他们算来算去,怎么着也封不到自己,说不定算账还得算着自己,所以与其做官无望,不如造反。刘邦道:那怎么办啊?张良道:那还不简单,陛下先封个自己最讨厌的人,那他们一看,就会想:啊,这个鸟人也轮到了,咱们还担心什么呢?

刘邦一听,脑子立马开窍了,马上先封以前总是和自己过不去,气得自己差点吐血的雍齿,于是那些大臣一看,乐了。

乖乖,虽然是一桩小事,也足见掌握他人心理的威力,另一方面,也可见,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要怎样取得别人的智慧为我所用,就是虚怀若谷,不耻下问。

人生读一通鉴足矣--资治通鉴,解开人类规律的核武器》小说在线阅读_第4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萧度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人生读一通鉴足矣--资治通鉴,解开人类规律的核武器第4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