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就是这样两个长期混迹赌博和娱乐场所江湖人物居然被称为“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而不是像侯嬴和朱亥那样被称为隐士。《后汉书•刘宽传》注:“处士,有道义而在家者。”处士即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若要成为处士,必须具备很高的才德才行。《荀子•非十二子》:“古之所谓处士者,德盛者也,能静者也,修正者也,知命者也,箸是(著定)者也。”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与隐士不同,处士是与官场绝缘的,一旦做过官或有做官之心的人都很难成为处士。也就是说虽然侯嬴和朱亥长时间没有得到体制的重视和提拔,但是他们或者本身就是体制的一部分(例如侯嬴本身就是基层国家公务员),或者内心渴望成为国家干部(例如朱亥),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所以他们只能当隐士。所以当信陵君上门探望他们的时候,虽然他们也表现出来了清高,但是并没有回避,事实上他们的清高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加深信陵君对自己的印象。然而毛公和薛公不同,虽然他们没有正当职业,但是他们从内心就排斥成为体制内的国家干部,他们追求的是人格的完全独立和灵魂的绝对自由。拥有如此强大内心的人居然不是作为作家或者艺术家写博客、办展览,而是混迹赌场看场子、栖身酒馆推销酒水,这样的人如同恐龙一样早已绝迹,恐怕只能在古书里才能找到了。

信陵君的独到眼光再次挑战了世俗的传统,毛公和薛公当时的生存状态说客气一点是游走在主流社会和法律边缘,说通俗一点就是出来混的,从表面来看信陵君结识拉拢这样的人除了发展黑社会似乎没有其他用处。虽然两千多年的中国还没有黑社会这个概念,不过以信陵君当时在赵国和魏国的社会地位,他似乎完全没有必要如此苦心孤诣地在深入基层之后深入江湖。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毛公和薛公没有正经职业就认为他们不正经,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最不正经的事往往都是由看上去最正经的人干出来的,比如历代的皇帝。与此同时一些看上去很不正经的人往往干不出足以遗臭万年的不正经,比如毛公和薛公,虽然他们的职业不太正经,但是他们做人却很正经。据《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毛公和薛公最早听说信陵君要请他们出山的消息,不仅没有积极响应,反而望风而逃,好像魏无忌不是急人之困的信陵君,而是整治市容的城管。

长期混迹江湖的毛公和薛公或许出于职业习惯而不愿意和白道上的老大信陵君纠缠,或许自知身份低微而不愿趋炎附势,总之他们就是躲着信陵君。每当信陵君的豪华车队出现在毛公打工的赌场和薛公卖酒的酒馆的门口,毛公和薛公就会提前消失,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赌徒和酒鬼迎接信陵君的到来。按照今天的世俗眼光来看,毛公和薛公对待信陵君的态度不仅不可理喻,简直就是浪费资源,要是放到现在,毛公和薛公工作的赌场和酒馆的大堂恐怕早就贴上了信陵君题字以及他们与信陵君亲切握手的大幅照片。凭信陵君的面子,两个人不仅可以获得赌场和酒馆的干股,混个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也不过分。金字招牌的黑道保护伞就在眼前,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两个江湖上混的小角色居然逃之夭夭,就凭这种做人的态度还真对得起“处士”的名号。正因为毛公和薛公有着如此曲高和寡的人生追求和审美境界,所以当信陵君带领着豪华车队上门拜访的时候他们避而不见,从处士的价值观出发,一个坐着豪华马车的人出现在赌场要和一个小混混交朋友,这对于小混混来说不是荣耀,而是侮辱。

信陵君后来发现了自己豪华车队与两位江湖处士的巨大反差,为了拉近与毛公和薛公的距离,信陵君最后决定抛弃车队和随从,一个人徒步走进了毛公的赌场和薛公的酒馆。

太监不会,就是慢点,继续看吧。

公元前256年初春的一天下午,温暖的阳光洒进了薛公卖酒的酒馆,阳光和酒的味道静谧而祥和,让人无欲无求、昏昏欲睡。当时酒馆里客人不多,薛公面对着初春暖阳席地而坐,面前的酒桌上摆着一碗混浊的酒。对于草根而言,投身江湖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与经济有关,跟道德无关,此刻薛公的江湖有些寂寞。好在薛公早已适应了这种寂寞,无论眼前是一群吵闹的酒鬼还是一碗混浊的劣酒,处士薛公永远保持着从内到外的平静。

忽然,两个高大的人影挡住了阳光,薛公抬头看见了另一位处士毛公和一位衣着华贵的青年站在了自己面前。毛公和青年同时对薛公微微一笑,薛公知道这个对自己微笑的青年就是信陵君了。

“来了,坐吧”,薛公像招呼老朋友一样请两位客人坐下,然后捧出了一坛好酒和两只空碗。酒逢知己,三人对饮,历史的镜头定格在了那个公元前的下午。“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史记。魏公子列传》)。”当信陵君徒步来到毛公和薛公面前的时候,混迹江湖的处士才和贵族信陵君终于在人格上达到了平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处士和贵族成为了朋友。

信陵君执着的行为感动了毛公和薛公,却刺激了他的姐夫平原君赵胜。我们知道平原君赵胜也是一位爱好招揽天下豪杰的老大,但是平原君从来不会主动屈身结交草根隐士,更不会深入江湖接近毛公和薛公这种为上流社会不齿的社会边缘人。现在外来户信陵君这样做了,平原君觉得自己的小舅子坏了规矩,身为姐夫平原君觉得自己有义务提醒和教导小舅子检点自己的行为。不过信陵君毕竟是有身份的贵族,况且又有恩于自己和赵国,平原君实在不好意思当面批评教育自己的小舅子,于是平原君决定利用自己的老婆影响信陵君。在得知信陵君主动结交毛公和薛公的那天晚上,平原君给自己的老婆吹枕头风了,他说:“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最早我听说夫人的弟弟天下无双,今天我听说他和赌徒和卖酒的人一起游玩,信陵君看人不准啊。)”

听到平原君对自己弟弟颇有微辞,信陵君的姐姐紧张了。像所有的家长一样,信陵君的姐姐也不希望自己的弟弟和坏孩子玩,虽然和坏孩子玩不一定会变坏,但是既然平原君都这么说了,信陵君的姐姐也开始担心起弟弟的声誉和前途。第二天,信陵君的姐姐就找到自己的弟弟,向信陵君转述了平原君的话,她希望自己的弟弟能听从姐夫的劝告,悬崖勒马、迷途知返。

姐姐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信陵君早已经不是孩子了,他对姐夫平原君的劝告不仅不以为然,而且他对自己姐夫的人品也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和不满。信陵君对姐姐说:“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最初我听说平原君贤德,因此辜负了魏王而救赵,以成全平原君。平原君的社交,只为了显示豪华和场面,并不是为了得到真正的人才。我在大梁的时候,就听说毛公和薛公非常贤能,等我到了赵国,生怕见不到这两位先生。所以我主动和他们交往,唯恐他们不肯答应。现在平原君居然以此为羞耻,这样的人不值得来往。)”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自己和姐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信陵君做出了一副离开赵国的样子。他对姐姐说完这番话就下令门下的食客收拾行李,准备离开邯郸。

信陵君的姐姐没想到自己的弟弟居然对姐夫的教育产生了如此强烈的逆反,眼看小舅子就要和姐夫决裂了,信陵君的姐姐心急如焚,她连忙跑回去把弟弟的话如实转告给了平原君。平原君吓坏了,自从邯郸解围以后信陵君的江湖地位异军突起,实际上早已经超越了姐夫平原君。不过信陵君毕竟是平原君的小舅子,信陵君在赵国受到重视,客观上也巩固了平原君在赵国的地位。但是凡事就怕比较,自从信陵君在邯郸出现,自然就成了平原君的标杆。赵国的人们自然而然地把姐夫平原君和小舅子信陵君进行着全方位的比较,信陵君的谦逊、大度、果断和义气有目共睹,尤其他窃符救赵的壮举更是令人惊艳。相比之下,平原君在长平大战和邯郸之围中的表现就逊色了许多,如果不是信陵君、毛遂和李同等人拼死相助,赵国很有可能就毁在了赵孝成王和平原君的手里。姐夫不如小舅子,这样的比较结果是令人沮丧的,让天下所有的姐夫都难以接受。现在信陵君居然跑到平原君的地盘上来发掘和培养长期被平原君忽略甚至蔑视的毛公和薛公,信陵君的行为进一步刺激了平原君,他借自己的老婆当传声筒去教育信陵君就是想维护自己在赵国江湖上的权威和地位。平原君通过老婆教育信陵君的话听起来好像是为了信陵君的成长和进步,实际上传达的意思无非是要求小舅子和自己保持一致,姐夫看不上的人小舅子就不该如此重视,否则就是不给姐夫面子。不过平原君显然忘记了自己的小舅子信陵君也是一位老大,老大不会为了姐夫的面子而放弃自己的事业。现在自己的小舅子不仅不给他面子,甚至要和他决裂了,如果信陵君真的因为这个原因离他远去,平原君的江湖地位和品牌价值将遭受沉重的打击。反正信陵君还年轻,对年轻人来说任何经验都不是无意义的,想和坏孩子玩就随他去吧,年轻的时候不和坏孩子玩难道要等到老了再和坏老头玩吗?和谁玩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让小舅子离开自己,否则平原君就很难在江湖上继续混了。

司马迁笔下的那些牛人们》小说在线阅读_第7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扶栏客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司马迁笔下的那些牛人们第7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