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虽然吴起能承受这种超越自我心理承受极限的挑战,但是被他排毒的那个小兵的母亲却承受不了,她得知儿子被将军吮吸过以后,突然大哭起来。后来就有人问这位士兵的母亲“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在旁人看来,身为普通一兵能得到被将军亲自用嘴巴排毒的待遇是非常幸运甚至是非常光荣的,小兵的母亲不仅没有表现出对将军吴起的感激反而放声大哭实在缺乏配合主旋律的政治觉悟。小兵的母亲一边擦眼泪一边解答了群众的疑问“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从小兵母亲的回答我们发现吴起“吮疽”并不是第一次,至少这个小兵的父亲当年也享受过相同的待遇。汉文帝被邓通吮吸过所以邓通在文帝生前得到了荣华富贵,小兵的父亲和他的儿子被吴起吮吸过只好拼死战斗,当年小兵的父亲在打仗的时候只知道向前冲不知道向后转(“战不旋踵”),最后壮烈牺牲。

这位小兵的母亲虽然只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但是懂得举一反三。在这位母亲看来,将军吴起的吮吸简直就是“死神之吻”。当初吴起吮吸了丈夫,于是小兵的母亲变成了寡妇,现在吴起又吮吸了儿子,小兵的母亲非常敏感地觉察到自己的儿子很可能早晚也会成为烈士,而自己很有可能连儿子葬身之处都不得而知。吴起的吮吸先是让她失去了丈夫,现在吴起又把魏国将军的唇印留在了儿子身上,身为一个女人、一位母亲怎能不放声大哭?她在哭泣自己无力改变的悲惨命运。

虽然吴起在鲁国曾经因为杀妻求官而形成了无法磨灭的人生污点,但吴起在任魏国将军期间却表现出来惊人的高风亮节,很快就为自己营造了非常有利的舆论环境,当时的魏国上至魏文侯下至普通士卒都对吴起的能力和人品给予了非常正面的肯定。《史记》记载“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据秦、韩。”“善用兵”不用多说,“廉平”是指廉洁而随和的意思,这种说法似乎与之前李克对吴起“贪而好色”的评价形成了矛盾,根据后来某些学者的解释,李克说吴起的“贪”是指吴起贪图权力和虚荣,而不是金钱财富。这种解释与吴起破家求仕、杀妻求官的作为非常吻合,应该是比较合理的论点。

吴起凭借自己“善用兵”的军事天才和“廉平”的作风赢得了全军上下的拥护和魏文侯的信任,被魏文侯任命为“西河守”,也就是西河军区司令。在春秋时期的版图上,魏国的西河正好与秦国接壤,因此魏文侯的这种安排用意非常明确,就是要以名将吴起震慑秦国和韩国。吴起在西河守的位置上非常胜任,在其在任期间边境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后来魏文侯去世了,魏文侯的儿子继位,吴起的老板变成了魏武侯。老板虽然换了,魏国仍然需要吴起这样的名将安邦定国,因此似乎吴起在魏国的地位并没有动摇。但是作为一个天生“猜忍”的名将,吴起在这种时刻却居安思危,开始策划主动向魏武侯表态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不过吴起的表态并不是简单地表忠心,他要的是新上任老板魏武侯对自己绝对的尊重和信任,甚至是敬畏和服从。

后来这个表态的机会就来了,那一年新上任的老板、年轻的魏武侯视察西河,吴起作为当地政府和军队的首长陪同魏武侯乘船在西河中顺流而下,在视察途中魏武侯和吴起的一段对话载入了《史记》。据《史记》记载,乘船视察西河的魏武侯一路欣赏着大河奔流的壮丽景色,一时间被祖国壮丽的大好河山鼓舞得心潮澎湃,诗兴大发。

当时魏武侯站在船头作《泰坦尼克号》鹭鸶状张开双臂,大发感慨“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吴起不仅没有按照程序一边鼓掌一边频频点头附和首长的情绪,反而当头给新上任的老板浇了一桶凉水,他提出了立国的根本“在德不在险”的观点。吴起说“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则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吴起指出当年的三苗氏、夏桀和殷纣的立国之地都是山河险要,看似固若金汤,但是这些君主因为“德义不修”、“修政不仁”、“修政不德”,最终都落得了亡国的下场。如果说吴起引用三苗氏、夏桀和殷纣的典故提醒魏武侯“山河之固”不足以立国可能是出于国家社稷长治久安的深谋远虑,那么吴起最后那句“若君不修德,则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怎么听都像是在向刚刚上台的老板示威。从士大夫的角度来看,帝王的修德无非是善待臣民,吴起非常露骨地警告魏武侯如果不善待以吴起为首的臣民,那么这些人就有可能“为敌国也”,也就是在吴起的率领下集体跳槽到竞争对手那边去。失去了类似名将吴起这样的人才,魏国就算有山河之固也难免重蹈三苗氏、夏桀和殷纣亡国的覆辙。

无论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的任何政治体制之下,吴起的这次表态都非常大胆,甚至是狂妄霸道,两千多年后扶栏客读到此处不禁拍案大叫一声“有种!”。穿越两千多年的历史迷雾,扶栏客看见“猜忍”的吴起站在船头和魏武侯一起指点江山,在那个时刻出身草根的吴起分明已经在心理上达到了与君王平起平坐的地位,甚至有凌驾君权之上的趋势。

遭到吴起无情打击的魏武侯面对着滚滚奔流的西河,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说“善。”

吴起对新上任的老板魏武侯的真情表白非常男人,然而似乎却背离了自己当初的理想。吴起生来就是一个男人,但是他生来就几乎不可能成为大干部,所以吴起自幼的理想就是当大干部,而不是当男人。不仅吴起,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几乎毫无例外,——与生俱来的东西永远不会成为一个人的理想,理想之所以令人着迷就是因为人们必须经过艰难的探索和奋斗才能实现。吴起在向自己的新老板魏武侯示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大干部,所以当时的吴起实际上已经实现了自幼追求的梦想,于是吴起不知不觉中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更上一层楼的欲望,这种欲望简单地说就是挑战君权。在中国历史上,挑战君权的人大多都想自己取而代之当老大,虽然当时的吴起可能还没有从心理上做好这个准备,但是旁观者都能从吴起教训魏武侯的话里听出来弦外之意,这弦外之音只有一个音符——“反”。事实上,中国专制时代最大的干部不是卿相,而是君王,这才是吴起大胆犯上的根本驱动因素。

虽然年轻的魏武侯和猜忍的吴起并肩站在船头面对滚滚奔流的大河只能忍气吞声说“善”,但是魏武侯显然也是一个男人,而且是一个掌握魏国最高权力的男人。吴起的大胆犯上不仅让魏武侯尴尬,更让魏武侯感到恐惧和愤怒,到底谁才是魏国真正的主宰,这是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

但是当时的吴起不仅掌握了魏国几乎全部的国家暴力资源,而且在军中享有盛名,可以称得上一呼百应,这也是吴起敢于大胆犯上的坚实基础。在这样的形势之下,魏武侯面对吴起义正辞严的公然挑衅仿佛安分守己的小贩面对黑社会的敲诈只能是敢怒不敢言。但是事情绝没有那么简单,离船上岸的魏武侯在心里开始了对吴起的算计。一个让君主感到恐惧和愤怒的大臣如果不能以绝对优势控制局面那么这个大臣就陷入了危险的境地,而从后面发生的故事来看当时的吴起似乎对这种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

“西河谈话”之后,吴起仍然担任西河守,继续威风八面地当着他的大干部,似乎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直到有一天魏武侯在魏国的领导班子里设置了一个叫“相”的位置,这个职务的地位高于吴起担任的西河守,出乎吴起意料却在众人意料之中的是担任这个职务的人不是主张修德的吴起,而是一个叫田文的人。我们知道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四大公子之首、齐国的孟尝君就叫田文,但是从时间上判断,孟尝君田文显然晚于春秋时代的魏相田文很多年,因此这个田文当然不是孟尝君。

出现这样的局面,当然会让从小立志当大干部的吴起非常不爽,吴起当年杀人在逃前曾经向母亲立誓一定要当上卿相才衣锦还乡,所以这个职务对吴起而言不仅是一种待遇更是自己自幼的梦想和对死去母亲的承诺。现在魏国有了相,却不是自己,这实在让吴起很难接受。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吴起有很多种选择,政治斗争有如用兵之道,本来就是变化无常。而“善用兵”的吴起显然缺乏政治斗争智慧,被激怒的吴起选择了一种最直接,也是最愚蠢的办法迎接挑战,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自取欺辱。吴起迎接挑战的方式就是公然挑战对手,他直接找到田文,向田文提议对比一下自己和田文对魏国谁做出的贡献更大。

吴起说“请与子论功,可乎?”

田文从容应对“可。”

吴起问“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

田文说“不如子。”

吴起又问“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

田文说“不如子。”

司马迁笔下的那些牛人们》小说在线阅读_第4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扶栏客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司马迁笔下的那些牛人们第4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