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不表态也是一种态度,但这显然不是刘彻喜欢的态度,于是武帝刘彻就主动向司马迁提问了。司马迁的回答相当负责也相当文学“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以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汉书》)。”首先司马迁对李陵的人品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在司马迁的评语里李陵在家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在单位是个守信敬业的领导。为了国家利益李陵可以奋不顾身,其表现出来的素质完全称得上“国士之风”。在中国的史书上“国士”这个名词是不能随便拿来夸人的,在李陵之前大汉的开国元勋韩信曾经被另一位功臣萧何称为“国士无双”,并以此为噱头向刘邦推荐了韩信。非常不幸,两位相隔百年的“国士”最后都成了大汉朝钦定的叛徒,可见“国士”跟“烈士”一样,拿来夸人搞不好是要出人命的。司马迁痛斥了群臣们对李陵落井下石的无耻批判,在太史公看来这些安逸地坐在朝堂之上享受荣华富贵的大臣们对李陵的攻击非常让人寒心。然后司马迁回顾了李陵出征的战绩,以五千步兵深入敌境,牵制了二十倍于己的敌人,杀伤敌人无数。司马迁认为最值得称道的是在这种艰苦卓绝、陷于死地的环境中,李陵手下的士卒毫无惧色、争先杀敌,即便是古时候的名将也不过如此。最后司马迁对李陵投敌做出了合理而善意的解释:李陵在兵败后苟且偷生,将来有机会一定会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司马迁的回答非常有才华,但是非常没眼色。作为一个秉笔直书的史学家,司马迁更关注的是千秋万代后的历史公正,而不是当下眼前皇帝的面子。令人遗憾的是为千秋万代历史负责的司马迁仍然活在当下,眼前皇帝的情绪决定了他的命运,于是皇帝怒了,司马迁失去了小JJ。

“初,上遣贰师大军出,才令陵为助兵,及陵与单于相值,而贰师功少。上以迁诬罔,欲沮贰师,为陵游说,下迁腐刑(《汉书》)。”关于司马迁遭受腐刑的原因,班固在《汉书》里交代的很清楚,由于当初安排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大军出征,李陵才以配合协助的配角角色走上战场的。当李陵遭遇单于主力并重创单于主力的时候,贰师将军李广利却没有建立什么功劳(“贰师功少”是班固给武帝留面子,实际上李广利损失的兵力超过他杀伤匈奴的一倍,李广利的出征基本上就是失败)。所以武帝刘彻认为司马迁是在诬陷贰师将军李广利,并为李陵开脱罪责,于是就对司马迁的JJ下了毒手。

读到这里,我们对司马迁的悲剧和武帝刘彻的卑鄙一目了然,无需多言。

交作业!

令扶栏客佩服的是司马迁及其后来者班固的操守,不仅司马迁在当时一面倒的舆论压力下挺直了腰杆说真话,而且司马迁之后同为历史学家的班固也在他的著作《汉书》里也毫不忌讳地记录了李陵投敌事件的真相,丝毫没有考虑汉武帝刘彻的面子和帝国的政治形象。在扶栏客看来,这正是中国文化历经千年而不朽的秘密:不论当下有多少人为了眼前利益而丧失人格、为虎作伥,总是会有那么一些孤直不屈的人们默默地尽到了历史的责任,并冒着失去JJ甚至头颅的风险把历史的真相、理想、精神和教训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可以想象后世的帝王们看到班固这段精炼的描写,作为有良知的人类不禁也会为武帝刘彻的卑劣而脸红,或许就因为了这段描写某些皇帝才开始对大小舅子们的放纵有了些许收敛也未可知。在这些不怕死的史官们秉笔直书的历史监督之下,本来为所欲为的帝王们也不得不收敛了很多可能会让后世诟病的疯狂创意,而司马迁和班固们也成为了塑造中国历史的另一种最公正和坚韧的力量。

读到此处,建议广大读者起立脱帽向司马迁和班固致敬。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历史不是用来蒙人的。

李陵与单于激战十数日,最后在距离长城百里的地方终于彻底失败而投敌,在李陵的整个战斗过程当中没有得到任何来自帝国的后援和支持,这无论是从政治还是军事上来讲这都是很不正常的。事实上,如果武帝刘彻真的是为了大汉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或者真的是为了剿灭匈奴主力、彻底消除边境的战争隐患,李陵把单于主力拖到长城附近的时候就正是帝国一举歼灭单于主力的绝佳战机。十余日的激战不仅拖垮了“荆楚勇士奇才剑客”的李陵兵团,也在物质、体力上特别是精神、意志上极大地消耗了单于主力,单于多次想撤军放弃对李陵的追杀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在这种时刻如果刘彻能放下个人情绪而派出十万精骑的生力军突然对单于主力进行分割包围,单于即使不死也将元气大伤,这显然比派遣自己的大舅子贰师将军李广利兴师动众地出塞远征要更加经济环保、更加高效节能,也更加以人为本。

所以说在武帝刘彻当家期间掏空国库多次派遣自己的大小舅子远征匈奴这件事背后的真实目的很值得怀疑,在扶栏客看来,反复远征匈奴和把高速公路扒了修、修了再扒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心想成为有为明君的刘彻知道,他在李陵事件中的有意识不作为在司马迁及其后来者的史书里是交代不过去的。

于是武帝刘彻想起了强弩都尉路博德。“久之,上悔陵无救,曰:‘陵当发出塞,乃诏强弩都尉令迎军。坐预诏之,得令老将生奸诈。’乃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汉书》)。”实事求是地讲,路博德在李陵出征之前提出的方案是非常合理和稳妥的,后来在武帝刘彻的一意孤行之下,这个方案被彻底否定。奇怪的是按照刘彻的原定计划路博德应该接应李陵兵团,然而后来路博德显然没有出现,而是放任李陵自生自灭。我们知道当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匈奴的时候,合骑侯公孙敖作为接应部队因为没有按时赶到而被定了死罪,后来还是花钱赎了小命回来。这样的例子在汉匈战争中多次出现,非常普遍。

如果武帝刘彻当初的决议是认真的,那么路博德就必须为李陵的战败投敌承担责任,按照汉朝的法律,强弩都尉路博德犯的错误应该也是死罪,路博德不仅要丢掉官职至少还要花一笔买命钱才能逃过一死。然而更加离奇的是虽然武帝刘彻亲口骂了路博德“奸诈”,但是路博德毫发无伤,职务不变。这让人不能不怀疑武帝刘彻和强弩都尉路博德之间存在某种默契,或者说两人本来就是共谋。

令人略感欣慰的是那些九死一生回到祖国怀抱的四百“荆楚勇士”得到了公正的待遇和补偿,武帝刘彻知道如果把这些人也否定了恐怕以后很难有人真心为自己卖命了。

虽然司马迁被腐刑了但是李陵事件仍然是一个悬案,李陵到底是像浞野侯赵破奴那样暂时保全性命以后再找机会回归祖国,还是彻头彻尾就是大叛徒、大汉奸,这需要有一个定论。

于是在李陵投降匈奴一年后,武帝刘彻派出了因杅将军公孙敖深入匈奴境内接应李陵回归汉朝。这里需要介绍一下公孙敖,因为在汉匈战争当中这个人实在是一个不能忽略的人物。

公孙敖当时是整个汉军中资历最深的将军,纵观武帝刘彻在位期间的汉帝国军队历史,公孙敖可以称得上是帝国军队的常青树或者不倒翁。公孙敖从元光六年就开始担任历次远征的方面军司令,在后来的三十多年当中,公孙敖起起落落,已经成了一个打不到、斗不臭的老油条。在公孙敖档案里当时已经记载了两次被判处死刑的记录,第一次是元光六年卫青奇袭龙城,公孙敖损失了七千骑兵;第二次是元狩二年,公孙敖配合骠骑将军霍去病从北地出征,公孙敖这次因为迷路没有及时赶到会师地点。公孙敖两次都被判了死刑,两次都花钱买回来了性命。根据《汉书。公孙敖传》记载,在天汉四年,也就是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后两年,公孙敖以因杅将军的身份再次远征匈奴,又是损兵折将,又被抓进了大牢判了死刑。这次公孙敖可能实在没钱买命了,或者实在厌倦了这种名义上要命实际上要钱的绑票游戏,于是只好装死。不知公孙敖是否买通了狱卒,反正后来公孙敖居然从大牢里逃了出来,藏身民间长达五六年。再后来公孙敖被帝国密探发现了行踪,再次入狱。这时公孙敖的老婆因为大搞封建迷信,卷入了武帝末年著名的巫蛊案中,公孙敖最后不仅丢了小命,而且他的家族还遭到了帝国残酷的灭门屠杀。

同志们说得对,少吵架,多更新,做有意义的事。

一年前武帝刘彻放弃了近在距离长城要塞百里的李陵,眼睁睁看着他拼光了最后的力量在绝望中投敌当了叛徒。一年后,武帝刘彻突然又大发慈悲,派出了政治斗争经验异常丰富的公孙敖去营救接应李陵回归汉朝。《汉书》中并没有记载武帝刘彻为了营救李陵而派出密使联络李陵,也没有明确李陵的具体位置和营救李陵的路线,这样的营救从表面看来实在漏洞百出,让人生疑。

揭开历史真相既然缺乏证据,我们不妨从人性的角度分析。

司马迁笔下的那些牛人们》小说在线阅读_第2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扶栏客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司马迁笔下的那些牛人们第2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