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正当单于酝酿撤军动员讲话的时候,历史突然转了个弯,让单于和李陵都有点措手不及。单于突然接到报告:李陵军中的军候管敢投降了。管敢跟李陵他三叔一个名字,胆子自然也不小,他投降的原因居然是“为校尉所辱”(《汉书》)。当兵的有时候难免会受一些委屈,因为这个原因就敢投敌叛变可见管敢是一个不好欺负或者说不能被欺负的人。让这样的人当兵实在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和悲剧。军候是负责管理军中纪律的军官,而校尉是仅次于将军的高级军官,管敢“为校尉所辱”的具体细节《汉书》上没有交代。但是我们知道李陵军中当时的校尉是成安侯韩延年,因此可以断定管敢是因为和李陵的副手韩延年发生了内讧而投敌叛国的。

韩延年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是韩千秋的儿子,属于革命烈士的遗孤。当年南越(今天的广东一代)叛乱,汉武帝本来指派庄参带领两千士兵去平叛,但是庄参不敢接受这个武帝自己想当然“壮之”的任务。庄参说“以好往,数人足;以武往,两千人无足以为也。”庄参知道自己不是约翰逊,刘彻让自己带着两千人去平叛明摆着让自己当烈士。武帝刘彻听庄参这么说也觉得有道理,人家把困难和事实摆出来了,如果自己非逼着人家去死,人家要是真死了自己也就成暴君了。这句话说起来有点绕,实际上刘彻的底牌就是这么简单:武帝虽然有着和史上暴君类似的审美情趣,但是却没有足够的勇气承担暴君的恶名。本来两千人平叛的伟大计划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没想到韩延年的老爸韩千秋突然跳出来说两千人都多了,三百个人就够了,把一贯信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刘彻都吓了一跳。武帝刘彻知道韩千秋要迎合自己的情绪当烈士了,欣慰的直摸胡子,于是刘彻马上分配了两千人给韩千秋,迫不及待地送韩千秋去送死。就这样韩千秋当了烈士,而韩延年因为自己的父亲以生命的代价坚决拥护武帝的英明决策而被封了成安侯。从韩延年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武帝刘彻“壮之”的恐怖审美观的形成有一半归因于他个人的性格因素,而另一半显然是被韩千秋这样的“烈士们”惯出来了的。

管敢本来是个小人物,却因为出卖了李陵而被载入了史册,——青史留名有时候就是这么容易,虽然管敢留下的不是啥好名。连强弩都尉路博德这样的帝国军队高级首长在《汉书》里留下的记录也不过六七行,而管敢却在这本史学巨著里留下了两行半,除了他受了韩延年的委屈以外,管敢还留下了一句话“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独将军麾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为前行,以黄与白为帜,当使精骑射之即破矣。(《汉书》)”管敢的这句话点中了李陵的死穴,李陵能以五千步兵纵横匈奴境内对抗二十倍的单于主力,显然有他独到的治军之道。从李陵和单于的交锋过程来看,李陵的五千步兵就像一头发狂的疯牛冲进了人群,而李陵和韩延年各自率领八百士卒率先冲锋就像两支锋利的犄角,要制服这头疯牛最有效的办法是折断它的两支牛角。

管敢的话再次点燃了单于本来已经破灭的求胜欲望,就像一个本来打算割肉出局的股民得到了重大内幕利好消息,单于放弃了止损平仓,决定继续加仓翻本。

单于大概听说过“四面楚歌”的典故,正好此时的李陵深陷重围,又正好李陵的手下都是“荆楚勇士”,此情此景堪比当年楚霸王深陷十面埋伏。如果再正好匈奴大军里有那么一支战友文工团,而文工团的文艺兵们不仅会跳匈奴舞,还会唱湖南民歌,那么李陵军团很可能提前心里崩溃,单于靠文艺战胜凶残的李陵一定会被传为一段佳话。但是可惜的是那时候匈奴人属于外国人,让这些老外说汉语已经有些为难,唱湖南民歌实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于是单于只好派手下的兄弟们围着李陵残部一边有节奏地挥着拳头,一边操着生硬的汉语喊口号“李陵、韩延年促降!李陵、韩延年促降!(《汉书》)”。

听到匈奴漫山遍野、山呼海啸的口号声,李陵很烦,所以说如果不会唱民歌喊口号也是好办法,这样至少可以扰乱敌人的心智。烦恼的李陵只好继续逃跑,那支疲惫但仍然顽强的队伍沿着山谷中崎岖的道路继续向着南方前进。单于的主力从山上包抄了过来,于是山谷上方那片狭窄的天空一次又一次地被密集的箭雨云团覆盖。李陵兵团头顶着盾牌继续前行,这是一次与死神竞赛的行军,因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一支从头顶落下的箭穿透盾牌,谁也不知道下一刻谁会被死神选中。活着的人继续走,中箭的人一旦倒下失去了盾牌的遮拦马上变成了痛苦蠕动的刺猬。

不知走了多久,前面的探路骑兵报告李陵再走一天就到(左革右是)汗山了,而这时候军需官也向骑都尉报告:五十万支箭已经全射完了。没有了箭,再威猛的连弩也是废物。失去了箭的军团就像失去了尖牙的老虎,剩下来能够产生威慑作用的只有爪子了。

李陵知道自己最后的时刻马上就要到来了,开始清点手下的士兵,根据《汉书》记载,直到此时李陵军团的士兵居然还有三千多人!没有补给、没有后援,经过十多天不间断行军,毙敌一万五千多人以后,李陵军团居然只付出了两千人的代价。

这样的战绩实在让古人、今人、全人类震撼,这样的天才少年,这样的魔鬼兵团仅仅因为不喜欢给刘彻的大舅子跑龙套就这么被糟蹋了。所以说服从组织分配才是为臣的生存之道,除此之外所有的激情、热情都是自作多情。

虽然大多数人都还在,但是武器基本消耗完了,不仅箭用光了,就连刀枪也剩下的不多了。可见树立了正确人生观的人们有时候的确比钢铁还坚强。李陵命令失去了兵器的士兵们折断了战车的轮子,提着轮辐继续战斗,而军官们则提着短刀继续指挥。李陵残部这时再次进入了狭长的山谷地带,知道了李陵底牌的单于继续执着地追踪着李陵,像一只狡猾的狼跟踪一只受伤的雄鹿,等待它倒下的时刻。狭长的山谷上面是陡峭的悬崖,陡峭的悬崖上面是数不清的巨石。如果李陵走进这条山谷的时候向上观察一下,也许会有不同的选择,但是经过十几天拼杀和消耗的李陵显然已经顾不上观察地形了。

石头从山上落了下来,盾牌失去了意义,年轻的士兵们被从天而降的巨石砸成了各种形状,最后沾在石头上。死亡有多种形式,有的很悲愤,比如李广自杀;有的很好看,比如李敢军中杀左贤王旗手。走进狭长山谷的李陵士兵死的很恶心,直到此刻战争才对这些“荆楚勇士奇才剑客”露出了最狰狞、最残酷的面目。这就是战争的本质,无论对于战胜者来说多么荣耀和光荣,战争对于那些被杀死的人来说永远是恶心和恐怖的。

这次在狭长山谷的行军是李陵军团死伤最惨重的一次,《汉书》记载:“士卒多死,不得行。”

黄昏来临了,落日余晖散满山谷,似血的残阳柔软地触摸着流淌在死亡峡谷里的鲜血。

北风从裂开的岩石缝隙中硬生生地挤过来,发出鬼哭狼嚎般的惨叫。

血腥的气息随着风继续追踪像孤狼一样前行的李陵,不依不饶。

此情此景,生不如死。

黄昏过后,匈奴暂停了进攻。

李陵卸掉盔甲,一个人穿着便装走出了军营,幸存下来的荆楚勇士们看见自己的老大突然穿得这么休闲,一副去小区花园锻炼身体的老干部形象。士兵们实在是不明白李陵想干什么,于是围了过来。李陵不愧是将门之子,直到此时他仍然没有失去杀气、霸气和锐气,李陵对身边的将士们说“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李陵仍然没有忘记自己“以五千步卒涉单于庭“的豪言壮语,他决定跟单于单挑。我们知道当人承受的压力不断累计,超出其心理极限的时候,必须获得释放或者爆发,这时候当事人往往会出现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李陵此时显然已经陷入了自己英雄主义的幻想当中,既然五千士卒所剩无几,自己就要单刀会单于。

单于大概听说过“四面楚歌”的典故,正好此时的李陵深陷重围,又正好李陵的手下都是“荆楚勇士”,此情此景堪比当年楚霸王深陷十面埋伏。如果再正好匈奴大军里有那么一支战友文工团,而文工团的文艺兵们不仅会跳匈奴舞,还会唱湖南民歌,那么李陵军团很可能提前心里崩溃,单于靠文艺战胜凶残的李陵一定会被传为一段佳话。但是可惜的是那时候匈奴人属于外国人,让这些老外说汉语已经有些为难,唱湖南民歌实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于是单于只好派手下的兄弟们围着李陵残部一边有节奏地挥着拳头,一边操着生硬的汉语喊口号“李陵、韩延年促降!李陵、韩延年促降!(《汉书》)”。

司马迁笔下的那些牛人们》小说在线阅读_第2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扶栏客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司马迁笔下的那些牛人们第2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