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二十章 穷途末路: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第一节清军大举入黔

孙可望倾情勾引清军的时候,李定国正在云南忙着消毒。

虽然孙可望己经逃走,但是他的阴魂还没有散,一大批亲信部将留在大西军中,在李定国看来,这些都是不稳定因系。孙可望可以摇控他们进行破坏,一旦孙可望卷土重来,这些人可能积极策应,或是开门迎敌,所以,在孙可望反扑之前,必须解决这类人等。

孙可望进攻云南的时候,曾密令其部将,驻守云南楚雄、永昌一带的王自奇、张明志、关有才等人出兵夹击李定国。然而孙可望败得太快,没能实现东西夹击的战略目的,这支部队似乎不愿放下武器,于是李定国亲自领兵进讨。

经过一番战斗,李定国阵擒关有才,降张明志,王自奇走投无路自杀身亡,而刘文秀在贵州活捉了忠于孙可望的张虎,关有才和张虎分别被押送昆明磔杀。

清理完云南方面的孙可望旧部,李定国似乎还不满足,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孙可望经营有年的贵州。

接替孙可望领导贵州的是刘文秀,曲靖之役后,刘文秀和李定国进行了分工,由前者负责追击孙可望,后者去平定云南。来到贵州后,刘文秀凭借他在大西军的威望以及和孙可望良好的个人关系,自然而然也接收了孙可望留在贵州的军队。

刘文秀接管了孙可望的地盘和人马,是出于维护安定团结的需要,有利于抗清大业,但是李定国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孙可望的遗产都是敌视自己的,而刘文秀继承了这笔遗产将不利于自己,使他可能取代孙可望成为自己在大西军内部有力竟争者。

此外,李定国认为刘文秀有故意放走孙可望和包庇孙可望旧部的嫌疑,对他很不满。

1657年10月,刘文秀见贵州形势己经稳定,出于抗清大局考虑,请求永历进驻贵阳,以巩固前线将士御敌的决心,使经过内乱破坏的抗清局势尽快稳定下来。

永历采纳了刘文秀的意见,准备动身。此时李定国正在云南西部征讨王自奇等孙可望旧部,得知这一消息,李定国立即给永历上疏,告病辞职。永历为了不影响李定国的情绪,表示暂缓移驾三个月,以待李定国回军后再行商议。

李定国反对永历移跸贵阳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出于安全考虑。贵州有不少亲孙可望的势力,而刘文秀与孙可望的关系良好,一旦孙可望卷土重来,上至刘文秀、下至将士都没有顽强抵抗的决心,如果孙可望来一记黑虎掏心,直奔贵阳,永历的安全实在堪忧,孙可望很可能会一举翻盘。二是出于权力考虑。刘文秀继承孙可望原班人马,对自己形成潜在的威胁,一旦再拥有永历这张王牌,就会名正言顺的成为大西军头号人物,他认为刘文秀此举有跟自己争夺大西军最高领导权嫌疑。

事实上,也许刘文秀有接收孙可望势力的意图,但是他让永历前往贵州绝不可能是跟李定国争夺大西军的最高地位。

李定国显然是被内讧冲昏了头脑,与孙可望的斗争中让他极度亢奋,完全沉浸其中,抗清大业己经完全抛在了脑后,这表现在这年12月,他建议永历帝将驻守四川和湖广的守军撤回云南,第二年3月,他又建议永历将刘文秀从贵州撤回云南。

刘文秀被召回云南后,永历召见了他并责问他为什么没有捉住孙可望,刘文秀的答复是孙可望走小路逃,而且连夜狂奔,难以追上。永历叹道:“若捉不住,原日也不宜捉他。今追之不获,反激之投他所处,恐滇南之祸不远矣。”

永历的意思是如果追不上,就不要把孙可望逼得狗紧跳墙,把他逼得投降清朝,很可能会勾引清兵入犯。永历的担忧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如果让孙可望回到贵州,给他改过的机会,也许还能维持大西军的团结。获许永历还怀疑刘文秀驱逐孙可望是为了攫取他的权力,因此对他颇为不满。

但是站在刘文秀的角度考虑,庆父不死,鲁难未己。如果不把孙可望赶走,会遗患无穷,他很可能会卷土重来,大西军内部的矛盾会更加复杂,而且日费提防,永无宁日。刘文秀的想法也有一定的道理。

世上的事,大多是有利有弊,因此截然不同的看法似乎都有道理。但是决定利大于弊或是弊大于利的,往往是后续工作。不幸的是,后续的事情不遂人愿,刘文秀到云南不久,一病不起,一个月后辞世,永历王朝又断了一臂。

李定国战略收缩的目的也许是为了防止孙可望伺机反扑,所以才将政治上不可靠的将领撤入内地,但这样做无疑给正在调兵遣将的清军提供了可乘之机。

1657年12月清廷正式下达了北、东、南三路进军贵州的命令,这三路分别是:北路吴三桂、李国翰部率军由陕西汉中南下,经四川攻贵州;南路由驻防南京的赵布泰经湖广,吸取洪承畴部下部分汉兵,再经广西联合定南王藩下提督线国安部,从南向北进攻贵州;东路是罗托、济席哈等统兵前往湖南,会合洪承畴所部主力,从湖南进攻贵州。

1958年1月,清廷又命郡王多尼(多铎之子)为安远靖寇大将军,率大批八旗兵南下,任务是支援三路大军,待攻取贵州后再往攻云南。

东路清军进展很快,二月罗托到达后立刻展开进攻,长期在湖南和清军相持的明军全线败退,清军很快就占领湖南全省进入贵州,四月占领省会贵阳。

北线的吴三桂速度也不慢,为了完成朝廷会师贵州的命令,他在四川跳跃前进,避开川东和川西的散漫而庞大的军队,经重庆一站抵达贵州境内,而四川明军似乎也没有和吴三桂纠结的意思,他们“放开大道,占领两厢”,任由清军“路过”而不去打扰,吴三桂军翻山越岭,操近路进占遵义,五月到达贵阳和罗托部会师,后又回驻遵义。

赵布泰二月从武昌动身,经湖南会合洪承畴标下张国柱部三千人,又南下广西会合线国安部八千人,接着北上进入贵州境内,五月份攻占独山,都匀。

截止五月,三路大军己攻占了贵州西部以外的大部分地区。永历朝贵阳守军单薄,土司罗大顺、总兵张先壁部虽组织了一些反攻,但因实力悬殊,被清军击败。

直到七月,朝廷才决定由李定国才秉黄铖出师。李定国原计划收复贵阳,派冯双礼、白文选进驻安顺,前锋祁三升、李如碧进抵平坝。

为多方牵制清军,李定国还以永历朝廷的名义,令罗大顺在贵州东部袭扰清军,并派使者赴四川联络王进友、王光恩部袭扰清军后方。

然而还没等李定国展开进攻,清军就己经发起了新的攻势。

九月,多尼带领增援大军由湖南进入贵州,十月,召集三路大军统领开会,部署下一步行动,会议决定兵分三路进攻贵州西部和云南。

具体部署是:吴三桂部从北路进攻、赵布泰部从南进攻,多罗部代替洪承畴、罗托部从中路进攻,后者留守贵阳,负责巩固贵州新占土地,并负责粮饷等后勤工作。

从万历到永历——明末历史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12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山高月阔201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从万历到永历——明末历史真相第12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