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二节 刘文秀战败的奥秘

1655年春,孙可望起用在四川战败被剥夺兵权的三弟刘文秀为“大招讨,都督诸军,出师东伐”。

这次行动的目的表面上是应东南地区抗清志士钱谦益、姚志卓等人的邀请,水陆并进沿长江东下,与鲁监国手下张名振、张煌言的水师会师长江,规取江南,事实并非如此。

刘文秀率领水陆军队进攻东南风险极大,长江下游水师力量不大,江南地区义军小而分散,刘文秀的军队下江南,能获取到到多少支持?十分不确定。可以确定的是,他孤军远征,进入清统区腹地,后方会被切断,他将陷入进退唯谷的危险境地,因此,刘文秀此行几乎是一次飞蛾扑火的行动。

正因为如此,刘文秀消极怠工,不愿出征,早在1654年,孙可望就力劝刘文秀进军,被他婉拒,此番刘文秀虽然同意出征,但也很不情愿,了草从事。

5月,水师在湖南常德被清军伏击,主帅卢明臣阵亡,水师几乎全军覆灭。刘文秀乘势而下,立即带陆军主力返回贵州,孙可望大怒,再次将其削职闲住。

通过上述背景分析和孙可望与刘文秀的互动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孙可望让刘文秀出征江南没安什么好心,而刘文秀对此心知肚明。

孙可望一心想建立后明,篡位称帝,永历己是几上之肉,防碍孙可望下手的只有李定国和刘文秀,李定国自行出走以后,唯一碍事的只有刘文秀,所以孙可望积极鼓噪其去执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设法驱逐李定国的刘文秀的同时,孙可望不断伸出手去掐永历的脖子,他的跋扈行为接二连三,有许多精彩表现:

一、胁封秦王,大杀朝臣。1651年2月,孙可望派人到南宁,以护卫永历皇帝为名行胁封秦王之事,杀死了包括首辅严起恒在内的一批反对封秦的大臣。

二、杀害忠于永历的杨畏知,杀鸡儆猴。杨畏知本来是作为孙可望的代表去南宁协调封秦一事,到南宁后得知孙可望部下滥杀大臣,极为不满,他留于永历内阁任职,孙可望竟派人将他抓回贵州杀害。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阻止群臣忠于永历朝廷,进一步孤立之。

三、拦截朝廷使臣,切断永历政权与外界军队的联系。内阁大学士文安之奉命前往川东联络以大顺军余部为主体的夔东十三家军,孙可望得知此消息,派人于半路拦截,将文安之软禁,并扣留了永历封夔东诸将官爵的印符,他切断永历政权与军队的联系,目的就是进一步削弱之以便控制。

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虽然永历政权内部为了封秦一事争得不可开交,事实上秦王之封根本不能满足孙可望的胃口,连填牙缝也不够,他有更大的野心。

永历来到安龙后,孙可望的野心随着朝廷处境的艰难更进一步。他给朝廷提供的待遇非常微薄,而他手下负责护卫朝廷的军士态度粗暴无礼,永历整日忧心忡忡(宫室庳陋,服御粗恶,守护将悖逆无人臣礼,王不堪其忧)。

孙可望大权独揽,军国大事、人事作免,奖功罚过全都自行裁决,只有需要借永大明旗号的时候才通知永历帝认可,永历朝廷完全沦为孙可望的像皮图章。

有人抨击孙可望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孙可望傲慢地予以反驳。他在给永历的奏章中露骨地说,别人说我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你现在手下并没有诸侯,连一个士兵一寸土地也没有,我挟你能令得了谁呀?

孙可望的意思是永历对他来说毫无利用价值,他完全可以自行其事,现在仍在为永历政权服务,完全是学雷锋做好事,没有一点私心自用。

弦外之音就是你只是一个要饭的乞丐,没有一点家产,你在我的屋檐下,我能这么对你己经很仁慈了,我要想取代你,易如反掌。

在粗暴地祸害永历政权的同时,孙可望费尽心思加快了帝制自为的步伐。1652年他在贵州自称国主,自设内阁、六部、科道等官,俨然独立王国,但国主只是过度目标,他的最终目的是称帝,建立后明,史料记载孙可望“拟改国号曰后明,日夜谋禅受”。

孙可望手下兵部尚书任撰、修编方于宣等一批无耻小人巧加迎合,乘机劝进,他们鼓吹明朝运气己终,事不可为,劝孙可望早日实施禅让仪式,以正大位。连永历身边的权臣马吉翔、亲信太监庞天寿也见风使舵,暗中结交孙可望亲信,表达了拥戴孙可望称帝的态度,以为自己谋取后路。为了谄媚孙可望,马吉翔想请著名画家、郎中古其品画一副《尧舜禅受图》献给孙可望,古其品忠于明朝,没有答应,马吉翔怀恨在心,报告孙可望,孙可望竟命人将古其品抓到贵州,乱棍打死。

眼看着孙可望就要黄袍加身,不仅自己帝位难保,而且身家性命堪忧,永历如坐针毡,寝食难安。

在这种情况下,孙可望和永历帝都把目光投向了李定国、刘文秀。对于前者来讲,二人是绊脚石,对于后者来讲,二人是护身符。

他们都在做二人的工作。孙可望的办法是请二人离开云贵,去战场拼杀。他派刘文秀去四川,派李定国去了湖南。他的如意算盘是,二人离开云贵,他可以乘机巩固自己在云贵的地位,为篡位做准备,另一方面,可机借敌人之手削弱二人,使他们难以牵制他的行为。

孙可望的想法部分得到了实现,李定国、刘文秀走后,他的亲信将领控制了云南老巢,自己亲自坐镇贵州,更不在话下。更可喜的是,刘文秀在四川战败,孙可望借机剥夺了他的军事指挥权。

但是孙可望的计划也有弄巧成拙的时候,李定国的军队在湖南和广西大胜,光芒万丈,不仅李定国本人增加了对抗孙可望的筹码,整个南明都为之精神起来,这对孙可望称帝的计划是十分不利的,于是他急忙出兵争夺胜利果实,压盖李定国的风头。

李定国不愿屈从孙可望,又不愿与之闹翻,于是领兵南下两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去了。

孙可望成功地将李定国赶走,但是刘文秀还在云南,虽然他成功地让这位败军之将休息,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刘文秀的威望和人脉相当可观,虽然他看在大哥的情份上服从处分,但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他不见得会给他这个大哥面子,如果和刘文秀闹翻,以他的能量,在云南给孙可望制造个麻烦,还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孙可望还得让刘文秀走,于是才有了1655年刘文秀率师东征的战事。

由于孙可望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所以他一蹶屁股,刘文秀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刘文秀在这场上简单挥斥了两下,就“战败”而回,再次回到云南,作为一块巨石,呆在孙可望家的歪门邪道上,对其不臣之心进行无言的伤害。

从万历到永历——明末历史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12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山高月阔201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从万历到永历——明末历史真相第12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