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文明人打不过野蛮人,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普遍现象,所以毛佩琦先生说:“狼吃了人,不能说明狼就比人先进”。同样,满清征服大明也是这个问题。大明好比一个生病人的,他打不过正处壮年的满清,但是你不能说大明就比满清差,人都有生病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在你生病的时候把你打了,你能说他是优等人,你是劣等人,因为你打不过他吗?这些也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本文无意针对哪个种族,对历史真相探索发现而己。个别持偏执观点的读者不要在本贴上散布你那狭隘的思想和观点了,那只会贻笑大方。记
当初大明强盛的时候,满清像一个狗一样匍匐在大明的脚下,几个部落为争抢大明扔给的骨头互相残杀,视大明如父母,稍有不听话大明就进行屠杀,以至于后来军事上一再打败大明仍视大明为天朝上国,一心求和,想得到几个赏赐填饱肚子,没有一点出息和上进心,后来进入北京后大多数人只想抢动一空返回沈阳。整个一个匪盗思想。大明只是把满清当作对付蒙古这条狼的一只看门狗而己。人都有强盛和衰弱的时候,国家和民族也一样,我们可以讨论得失成败,但不能讨论人种优劣,因为成败和在历史上的相互关系并不能判断人民族和国家的优劣,两者毫不相关。
一个人如果站在自己民族的立场上,自说自话,那很俗。如果把自己民族那段屠杀和掠夺的历史看成勇武和伟大,那很无知。同样,大明对满清的屠杀和虐待也不能说明大明的勇武和伟大,欺侮病人,欺侮弱小,都是相当野蛮无耻的行径。
第三节反正
消灭“广东三忠”之后,李成栋又重操旧业,掉转枪口向西进发,攻破了广西梧州。永历刚在象州喘了口气,又不得不再次跑路,1647年底,他来到了桂林,留守在此的瞿式耜早己对他千呼万唤。
瞿式耜对于永历的逃跑很不以为然,他在奏章里委婉地批评道:“半年之内,三两播迁,兵民无不惶惑。上留则粤留,上去则粤亦去。今日之势,我进一步,人亦进一步,我退一步,人人亦速一日……若弃而不守,愚者亦知拱手送矣。”瞿式耜说的是事实,在过去的一年里,永历象鱼一样游来游去,难以停留下来。
但他说得并不完全有道理,永历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抗战大旗不倒,在力不如人,形势危急的情况下,不能将自己置身危险之中,一旦大旗倒了,各地军民抗战的信心将会瓦解,所以应该优先考虑存在,而不是以身历险,对于永历来说,存在就是胜利,他的逃亡有忍辱负重的意义,而不仅仅是苟且偷生。
基于此理念,当1648年初,来自北边的清军攻克全州,再次逼近桂林时,永历又蠢蠢欲动起来。不久之前明军和李自成余部郝永忠部配合,打了一场漂亮的全州保卫战,给清军耿仲明部造成很大杀伤,但是由于赫永忠部和明军因为待遇问题产生矛盾并发生内讧,导致团结协作的局面不复存在,清军展开反扑,拿下全州,击败郝永忠,桂林再次陷入危机之中。
众人都劝永历离开桂林,但是瞿式耜再次进行劝阻,他说,皇上总是迁移,会影响民心和士气,如今激励将士,背城一战,或许可以战胜敌人。如果逃跑,敌人也会尾随而至,最终无处可逃。
乍一看瞿式耜的话很豪迈,但是他模糊了两个问题:永历的撤离并不一定导致明军丧失斗志,而军人效命的时候也不一定非要把皇帝绑在战车上。此外,如果一旦明军失败,后果将会非常严重,整个明朝阵营将会群龙无首。军队打完了可以再建,永历如果死了很难再找到合适的继任人选,这对抗战大局是一个无法挽回的损失,正因为如此,永历大声地向瞿式耜咆哮道:“你这样不过是想让我殉国而己!”然后撤往南宁去了。
桂林附近的驻军因政治和经济待遇问题矛盾重重,外来的客军和认为他们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尤其是受到了瞿式耜手下主兵的排挤,永历走后,无所顾忌的军队发生了哗变,郝永忠、赵印选等部对桂林进行了抢劫,瞿式耜被劫到城外,他在城内的家也受到了冲击。
1648年4月,清军乘机对桂林展开进攻,好在此时瞿式耜及时赶回桂林,何腾蛟也在清军进攻前率部入援,两人齐心合力,指挥焦琏等部军队打退了清军的进攻,这是桂林第三次挫败清军的进攻。
这次胜利的取得,除了明军将士用命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清军后院起火。
1648年正月为清廷控制江西的金声桓反正,宣布归顺明朝,4月,两手沾满了南明君臣和百姓鲜血的刽子手李成栋也在广东做出了同样的决定。
这两个重大利好使穷困潦倒的南明一夜暴富,不仅摆脱了危局,而且拥有了两广和江西的广大地区。
金声桓原本是左良玉部将,1645年随左梦庚投降了清军阿济格部,清廷对汉人手握重兵心存芥蒂,于是要求左梦庚等人入朝为官,实际上是解除其兵权,金声桓深谙枪杆子出政权的道理,为了留在军中,他必须为清廷卖命,于是金声桓以为清廷平定江西为名,拒绝了入朝的要求,满人也乐意以汉制汉,坐享渔人之利,于是答应了他的要求。
金声桓在江西的工作做得可圈可点,消灭了南明的残余势力,并平定了忠于明朝的众多义军,将江西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他做这些工作,只是想掌握军队,并为自己打出一片天地,他一直期待着江西总督的位置,然而清廷对他并不放心,对于手握重兵的汉将,清廷只有两个态度:要么缴械,要么继续充当清廷的打手,绝不愿意他们成为一方霸主,那是不稳定因素。
荡平江西之后,清廷开始对其实施鸟尽弓藏,正当金声桓准备把他的屁股移到江西总督这个位置上时,朝廷却派章于天出任江西巡抚,此举不仅剥夺了他的行政权,而且将他置于监视之下。清廷只给了金声桓江西总兵的职务,他只有继续干活的权利。在这项任命下达后,金声桓就开始心猿意马起来。
1648年初,金声桓和他的副手王得仁捕杀章于天,宣布忠于明朝,并派使者去找永历朝廷。
在军事上,金声桓先安稳后方,派兵攻打赣州,不久之前,他费时八个月,历尽辛苦才将这个城市从南明的手中夺过来,现在,他又要再重来一次。这次仍然像上次一样艰难,金声桓包围了赣州,但是清军凭城固守,等待救援,他的军队无法攻克,只能打起了长期围困战,用粮食解决问题。
但是时间不站在金声桓这边,清廷得知金声桓反正的消息后,立刻派出一支旗兵,从北京直扑南昌,1648年7月,清军到达南昌,攻守之势发生变化,金声桓回守南昌,清军在攻城失利以后,也采用长期围困的办法。
金声桓的反正引起了连锁反应,二个月后,穷凶极恶的李成栋也宣布反正,作为一个汉奸,李成栋坏事做绝,他的部队从南京一直杀到广西,扑灭了无数的义军,擒杀了隆武、绍武哥儿俩,其是制造了臭名昭著的“嘉定三屠”,对南明政权和百姓摧残极大。在清廷看来,李成栋是一只很不错的鹰犬,他的反正,很出乎意料。
李成栋的反正的根本原因,和金声桓有相似之处,清廷对手握重兵的汉将不放心,派出官员对他们进行监视,只给他们很少的封赏,而本应给予汉将的封赏,却授予了那些监视他们的人。
虽然李成栋昧着良心干了这么多坏事,但是清廷只给了他一块很小的骨头——广东总兵官,而将两广总督这个肥肉给了一直在监督他的佟养甲,这让他的心理失去了平衡。除此之外,李成栋反正俘获了陈子壮的受妾张玉桥,李成栋对她一见倾心,立刻将她纳为自己的小妾,但是张氏是忠于明朝,她以民族大义苦苦劝告李成栋,并不惜自刎表明心迹,李成栋大受感动,从此军事行动踯蹰不前,还暗中与永历政权进行接洽。1648年4月,条件成熟后,李成栋穿上明朝的官服,胁迫佟养甲一起宣布效忠明朝,他使用明朝两广总督的印信传檄四方,宣告反正,并派人到南宁迎接永历帝还都广州。
为了对李成栋反正的行为进行鼓励和支持,永历打算前往广东,但是瞿式耜却担心那只是李成栋的一个阴谋,对永历进行了劝阻,李成栋一再上疏永历表明心迹,打消永历和朝臣的顾虑,指出永历移驾广州对于稳定广东省的重要意义。
最终,永历除了支持广东,防备李成栋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他不想自己成为汉献帝,在乱世之中被强有力的军事人物劫持,重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经过一番思量,他做出了三全其美的选择,迁驻肇庆。
这样,他既可以支持李成栋对广东全省的统一工作,又不投入他的怀抱,避免了被李成栋劫持,还可以保护其他重量级人物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