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十一章颠沛流离的南明:山河破碎风飘絮

第一节 剃发

一击致命之后,满清开始慢慢吞食南明的尸体,具体做法就是以汉治汉,利用汉人来完成收服汉地工作。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满人只会打仗,不会治理地方,另一方面,以汉治汉也可以遮挡异族入侵的本质,不会激起人民的强烈反感,易于降服汉人。

1645年6月13日,清廷派内院大学士洪承畴前往南京总督军务,招抚江南各省,23日,命恭顺侯吴惟华招抚广东,兵部尚书孙之獬招抚江西,兵部右侍郎黄熙允招抚福建,兵部右侍郎江禹绪招抚湖广,兵部右侍郎丁之龙招抚云贵;7月又派右都督谢弘仪招抚广西。

满清认为,击灭了弘光政权,南明群龙无首,各地方政府会很快归顺清朝,就像他们在北方时遇到的那样,然而这一次他们想错了。

在北方,清军击败李自成进入北京,是从流寇手中抢得江山,并替崇祯报了仇,在道义上较易于为人民群众接受。在南方,虽然弘光政权内部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但在人民看来,它是明朝的合法继承人,是大明的正统王朝,清军击灭弘光进入南京,是不折不扣的夺人社稷,人民群众在心理上难以接受。

另一方面,清朝统治者在军事上顺利进军的情况下,有些忘乎所以,推行强硬蛮横的政策措施,从而激化了民族矛盾。

清军占领南京后,强占民房,迫令居民迁徙,下令“兵居东半城,民居西半城”,将东半城的人民强行驱赶到西城,如果有人动作稍迟,就会“刀棍加下”,而且搬迁的过程中只能净身出户,所有财物和生活用品,都留给清军。

更重要的是,清廷再次颁布了剃发令,激起了尖锐的民族矛盾。

剃发对于满清统治者来说意义重大,他们将剃发与否作为汉人是否接受清朝统治的重要标志,希望通过剃发易服来打击、摧垮汉族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确保满族不被汉族同化。然而对于汉人来讲,它关系到民族尊严和伦理道德,双方矛盾难以调和。

在推行这项政策的过程中,满清统治者根据局势的变化进行过调整。

刚入关时,满清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因此他们在进入北京的第二天就发布告示,强制推行剃发令,然而一个多月后,这项政策被迫取消,6月25日,多尔衮发布告示说:

予前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剃发,以别顺逆,今闻甚拂民愿,反非予以文教定民之本心矣。自兹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甚便。予之不欲以兵甲相加者,恐加兵之处,民必不堪,或死或逃,失其生理故耳。今特遣官传谕,凡各府州县军卫衙门,来归顺者,其牧民之长,统军之帅,汇造户口、兵丁、钱粮数目,亲来朝见;若逆命不至,当兴师问罪而诛之。

认真分析这篇告示可以看出多尔衮取消剃发令的真实原因。这一原因并不是史书异口同声所说的三河、保定等地暴发了反对剃发的人民起义,那只是表面现象,满清从不把人民起义当回事,无论在辽东还是在江南,这类小规模的起义都被满清血腥镇压下去。

真正的原因隐藏在措辞之外,主要有二:一是无法对民众施加暴力,迫使其剃发,像他们在辽东做得那样。二是不利于地方政权和军机设施的归顺。

之所以出现这两个难题,因为弘光政权在南方建立,成了满清的竟争者。如果满清对民众施加暴力,民众就会大量逃往南方,满清所占领的土地就会荒芜,满清统治者就会成为光杆司令,各地方政权也将会投奔南方。

所以,多尔衮不得不作出让步(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甚便),同时将工作重点转向与南明争夺地方政府、财政和军事资源,他命令有关单位(各府州县军卫衙门)立刻带着带着妹妹、带着嫁妆,赶着那马车来(汇造户口、兵丁、钱粮数目,亲来朝见),如有不从,将会暴力从事(若逆命不至,当兴师问罪而诛之)。

由于弘光政权的存在,影响了满清对北方的统一,连剃发令也无法实施,这也是满清必须要消灭弘光政权的原因之一。

从此以后,满清的剃发政策改为“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因此,1645年5月多铎攻克南京后,发布的告示仅要求军人剃发。

到了6月份,清廷在得到“江南奏捷”的报告后,立刻派人敕谕多铎,改变既定政策,要求“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倘有不从,以军法从事。”

无耻汉官孙之獬在政策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因受到其他汉族大臣的排挤,恼羞成怒之下向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重新颁发“剃发令”的建议,以提高自己在满族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

7月,清廷正式通过礼部通告全国军民剃发,规定京城内外以10日为限,各省地方在接到命令后也以此为限,所有文武官民都要剃发,衣冠服饰也要遵从清制,违抗者杀无赦。从此,剃发就由“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改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不仅不剃发会杀头,剃发不符合样式也要杀头。清廷颁布的剃发令中规定了头发的样式,这种样式与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只剃一半的阴阳头完全不同,而是将头发全部剃光,只在头顶处留像铜钱大小一块头发,结成辫子,像老鼠尾巴一样粗细,可以穿过铜钱中央的孔洞,称为金钱鼠尾。

如果你把一个冬瓜立起来,瓜秧朝上,去掉叶子,那就是满人的头型。可以像想一样,康熙微服私访、乾隆四处风流、纪晓岚铁齿铜牙之时,头上光溜溜的顶着一个老鼠尾巴一样的东西是个什么造型?这种发型在汉人看来十分丑陋,为当时的人们所难以接受,然而满清却美化为:“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

清装戏的阴阳头发式,放在清初是死罪,因为清初规定:“剃发不如式者亦斩。”顺治四年,浒墅关民丁泉因为头顶留发面积稍大,被地方官拿获,皇帝亲自批示 “着就彼处斩”,此外,当地县官也因失察受到处分,丁泉的家人,邻居也都受到牵连被治罪。

嘉庆以后,头发的面积逐步扩大,辫子也从鼠尾变成了猪尾,到清末逐渐演变为只剃一半的阴阳头。

剃发令的颁布及强制执行加剧了清初的民族矛盾,遭到广大汉族人民的反对,触发了江南地区江阴、嘉定、苏州等地的抗清斗争。

从万历到永历——明末历史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1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山高月阔201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从万历到永历——明末历史真相第1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