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我们都学过《狼和小羊》的故事,狼要吃羊的时候,总是要找一个借口。同样的道理,强国入侵弱国的时候,也要找一个借口,要是找不到的话,就制造一个借口。不然,你无缘无故打人家,不说别人,你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你找到借口了,打人家就心安理得了。

记得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进攻波兰时,就制造了一个借口。

1939年8月31日,德军从监狱里拉出10多名死刑犯,给他们穿上波兰军队的衣服,然后发给他们枪支,要他们“进攻”位于德国和波兰边境的一座小城莱格维茨,这些人“占领了”当地的广播电台,“打死了”广播电台的一些职员,在电台上用波兰语发布了广播宣言,号召对德国进行战争。很快,这批“波兰人”被随后赶到的德国军队全部击毙。

德国媒体大张旗鼓报道了“波兰人”入侵德国的消息,报纸上被击毙的“波兰人”的照片占据了绝大部分版面,整个德国处于同仇敌忾的状态。很快,9月1日,德国大军迅速进攻波兰。

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造假的把戏,弱小的波兰人竟然敢进攻强大的德国,这不是自找死路吗?傻瓜才会相信波兰人有这么傻呢?!

但是,借口合不合理他们就不管了,希特勒说:“我们提出的发动战争的理由,不管它讲不讲得通。事后没有人会问胜利者当初讲的是不是实话,在发动和进行战争时,是非问题无关紧要,关键是胜利、胜利。”

呵呵,你可听明白了,打仗是不管是非,只管胜利的,胜利者就是有理者。这就是强者的逻辑。

同样,旭烈兀进攻叙利亚也是有理由的。这个叙利亚王国内有一个小王国,这个小王国的首领叫做卡米勒。这个卡米勒是一个狂热的穆斯林,他曾经持有蒙古人颁发的过境证的基督教的牧师钉死在十字架上。

这还得了,我们说,打狗还得看主人。你卡米勒竟然敢把持有蒙古护照的人给杀了,真是吃了豹子胆。想当年,蒙古人颁发的护照和今天美国人颁发的护照一样好使,要是你今天把一个美国公民处死,看美国人不灭了你。

旭烈兀原来正没有理由进攻叙利亚,现在你把理由送上门来,那还不好好利用。于是,旭烈兀马上派兵进攻这个卡米勒待的蔑牙法里勤城。

听说老大要出兵,其他小国马上跟上,格鲁吉亚和和亚美尼亚出兵和蒙古人一道出兵。今天美国人要打谁,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肯定出兵帮助,为老大助威。你看,伊拉克、阿富汗,美国人打到哪里,英国人就跟到哪里。呵呵,这事情,古今完全一样啊。

在这次围攻中,这些小兄弟还真卖力,一个亚美尼亚王公不幸殉职,亚美尼亚历史书中这样赞扬他:“他赢得了永远忠实于上帝和伊儿汗的不朽桂冠;他将分享那些为基督流血者的胜利。”

俗话说得好,世界上不要和美国叫板,社会上不要和当官的叫板,学校里不要和老师叫板。你要是不听,那会死得很惨。同样,13世纪,不要和蒙古人叫板,凡是和蒙古人叫板的都没有好下场,这是当时的一个规律。

卡米勒待的 蔑牙法里勤城在经过蒙古人的长期围攻后最终陷落,卡米勒被活捉。蒙古人对这个不听话的人要好好折磨一番,好解解心头之气,谁叫你跟我斗?哼!蒙古人把他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地割下来塞到他的嘴中,一直弄到他死去。死了之后,还不放过他,蒙古人又把他的头颅插在一杆矛上,举着它到叙利亚的各大城市游行,队伍前面还要歌手和鼓手敲锣打鼓,好让大家来看,看看和蒙古人作对到底有什么好下场!

灭了卡米勒之后,旭烈兀正式开始了进攻叙利亚,亚美尼亚的国王亲自领兵前往旭烈兀那里报到。

1259年9月12日,旭烈兀兵分三路,向叙利亚进发。西征军先锋怯的不花仍然担任先锋,老将拜住担任右翼,旭烈兀自己统帅中军。

进攻叙利亚的第一次硬战是合列卜之战,合列卜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当地老百姓也是不怕死的角色,他们拒绝投降,积极迎战。

旭烈兀大军把合列卜团团围住,这座城池有四座城门,这些城门的取名非常有意思,靠哪边有大城市,就取那个城市或地方的名字。比如说,靠伊拉克方向,就取名伊拉克门,靠大马士革方向,就取名大马士革门,靠耶路撒冷方向,就取名犹大门,靠伊朗鲁木方向,就取名鲁木门。呵呵,这样的取名还是很有意思的,要是这样,长沙的城门靠北边的取名北京门,靠南边的就取名广州门,靠东边的就取名上海门。

管他什么门,旭烈兀手下的将军把所有的门全部围住了,他们还在在城堡四周筑起了木桩栅,筑木栅栏就是不让城中的老百姓趁机逃跑,以前蒙古人在俄罗斯打仗的时候,也是这样干的,为的是一个都不能放走。

围住之后,旭烈兀就令人架起了石炮,向城内进攻,双方展开了激战,城内的人也在城墙上往下面砸石头,射箭,双方你来我往,战争持续了一个多月。

这场战争进行得非常激烈,蒙古人伤亡也很大,连旭烈兀手下的几个大将都受伤了,脸上被守城的居民的箭射中,血流如注。

看到爱将受伤,旭烈兀给了他们很多赏赐,并切表扬他们说:““正如胭脂是妇女的装饰物,脸上和胡子上的鲜红色的血是给男子增光的饰物。”

按照旭烈兀的观点,男子汉不受点伤,那就不光彩了。

在蒙古人的猛烈进攻下,合列卜的军民扛不住了,1259年2月,该城从伊拉克门方面被攻克,对于这个负隅顽抗的城市,蒙古人进行了报复性的屠杀,下令将居民连同妇女、孩子都杀光,只有一个亚美尼亚金匠得以幸免。

1260年1月18日,旭烈兀率领的蒙军渡过幼发拉底河,开始围攻叙利亚的北方重镇阿勒颇城。

阿勒颇城是叙利亚西北部城市,阿勒颇省省会,为全国第二大城,距离首都大马士革350公里。历史上为地中海通往阿拉伯半岛、伊朗等地的交通要站,是中东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

按照道理说,阿勒颇城是叙利亚的西北门户,叙利亚应该组织重兵进行防守,守住了阿勒颇,就会把蒙古人阻滞在叙利亚核心地区之外,但是,这个叙利亚国王纳绥尔没有在阿勒颇城内组织抵抗,而是继续呆在首都大马士革,任凭阿勒颇自生自灭。

1260年1月18日,旭烈兀和亚美尼亚国王海屯率领的蒙古联军开始围攻阿勒颇城,王公图兰沙凭险据守,坚决抵抗。

阿勒颇城由10万军队把守,他们决定出城防御,见蒙古兵多,便马上退回。第二天,旭烈兀军到达城外。守将木阿匝木见蒙古军来势凶猛,下令禁止出战,一部分士兵同丨居丨民不听号令,占据阿勒颇东北的高地,想据险和旭烈兀一较高低。叙利亚人居高临下,向旭烈兀发起攻击,但被旭烈兀击败,败军赶紧逃回城里,坚守不出。

遇有阿勒颇城城池坚固,旭烈兀不想打攻坚战,那样损伤太大,于是他派人招降,但是守将木阿匝木坚决不投降。

既然不投降,那就来硬的啦!

旭烈兀命人把20门大炮推入阵地,对准阿勒破一阵猛轰,在先进武器面前,阿勒破被攻破了。1月24日,蒙古军进入城市,但是,城内的抵抗一直没有停止,阿勒破人和蒙古人进行了巷战,位于市中心的阿勒颇城堡一直坚持到2月25日,也就是说,他们坚持了整整一个月。

那么,这个城堡怎么能够坚持这么久呢?我们来看一下城堡的结构。

雄伟壮观的阿勒颇古城堡,耸立在城中心一座锥形的小山上,周围是一条深20米,宽30米的壕沟。从沟底到城墙顶端共65米高。从城墙底部至壕沟成倾斜48度的光滑的石面,城堡以其险要坚固而闻名于世。

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小说在线阅读_第10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陈文中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第10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