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军出发之际,旭烈兀再次遣使告诉忽儿沙:“出征已经开始了。不管木剌夷过去的罪恶如何,只要忽儿沙臣服出迎,我们就可以对他的罪行以及他的臣民加以宽恕!”
忽儿沙马上派宰相来见旭烈兀,说,自己愿意投降,同意毁掉寨堡,但是,请求保全他们古老的住所阿剌模忒堡和柳木别雪儿堡,并再次请求延迟一年出降。为了表明自己的诚意,他派人去通知还在艰苦抗战的吉尔迭苦黑和塔黑塔沙木堡垒投降。
对于忽儿沙的有条件投降,旭烈兀还是非常不满意,决定通过战争向忽儿沙施加更大的压力。于是旭烈兀继续率领大军向木剌夷腹地进军,并在途中攻下了一个寨堡,同时派遣急使告诉忽儿沙,要他马上投降。
忽儿沙说,他愿意派出他的儿子和三百名木剌夷人作为人质,到旭烈兀这里来,并答应拆毁所有寨堡。(你说这个忽儿沙,这样一步步的拆掉自己的堡垒,不是更加使自己被动了吗?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旭烈兀听到忽儿沙这样说,就暂时命令大军停止前进。等待忽儿沙来投降。
1256年10月8日,忽儿沙派出的一大堆达官贵人和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到旭烈兀处,并说这个孩子是他忽儿沙的儿子。旭烈兀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子,非常高兴,抱在身边和他玩耍了一会,然后打发他回去,旭烈兀为什么没将这个孩子留作人质呢?据说,这个小孩子并不是忽儿沙的儿子,是一个冒牌货。旭烈兀也怀疑,问了和他同来的人,但是那些人都异口同声说这是忽儿沙的儿子。但是,这样的诡计怎么能够骗过老江湖旭烈兀呢,于是他也不揭破,只是把这个小孩子送回去了。
旭烈兀告诉使者说:“如果忽儿沙实在不能自己来,可以派遣他的兄弟来!”
呵呵,姜到底还是老的辣,旭烈兀不要忽儿沙的儿子做人质,要他的兄弟做人质,这下你总不能再弄一个冒牌的兄弟来吧。忽儿沙没办法了,只好派遣他的一个叫做失兰沙的兄弟带着三百个人来了。
第一回合,这个忽儿沙就败在了旭烈兀的手下。无论是玩军事,还是玩手腕,这个忽儿沙都不是旭烈兀的对手。
旭烈兀看到忽儿沙的兄弟来了之后,于是就下诏告诉忽儿沙说:“鉴于忽儿沙已经表示听命归顺,我决定宽恕他的父亲和他的臣子犯下的罪行;至于忽儿沙本人,自从他登基以来,并没有犯下任何罪过。他可以拆毁寨堡,他可以放心,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会触犯他!”
政治从来都是玩诡计的。特别是两国交兵,绝对不能轻信。忽儿沙的投降是一种拖延策略,作为一代枭雄的旭烈兀当汗然不会上当受骗。反过来,他也用稳军之计在欺骗麻痹忽儿沙。就在他给忽儿沙一颗定心丸的时候,他的部队已经悄悄地进发,从四面八方向忽儿沙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呵呵,忽儿沙这下来了个措手不及,这个老骗子这下受骗了。于是,他派人去责问先锋不花帖木儿:“我们已经归顺,并且在着手拆掉寨堡,你们为什么还要来围攻我们?”不花帖木儿回答也很有理由:“既然你们都已经决定投降了,我们到我们的牧场上来又有什么奇怪呢?”
1256年11月8日,旭烈兀带着大军来到了忽儿沙居住的麦门底斯堡。无数的大军来到堡下,把堡垒周围围了个水泄不通。
麦门底斯堡地势非常险峻,有一首诗是这样描绘它的
人们不能攀登它的巅峰,鸟也不能
哪怕秃鹫和老鹰也办不到
登山者对它不抱希望
只有他的狗对着星星吠叫
麦门底斯堡的修建还有一段历史:忽儿沙的父亲阿剌丁决定修建一座最险峻的堡垒,他下令说:“为我修建一座我可以抵达天路,那天空大路的楼阁。”他手下的官员花了十二年时间,踏遍了国内许多地方,终于找到了一座险峻的山峰,开始修建堡垒。
峰顶上有三股泉水,山腰有一条溪流,堡内水源充足。这里群山交错,连鹰隼都从隘道退缩,野兽都从山下绕行,忽儿沙曾经夸口说:“任何人要想围攻他都是不可能的!”
他还兴致勃勃地说:“洪水从从我这里往下奔流,飞鸟还没有我高!”呵呵,这个麦门底斯堡真还是个险峻的地方呢?
这样一个地方,虽然围住了,但是要攻下来基本上还是不可能的;加上该堡可以自给自足,有水有田,可以自己种粮食。旭烈兀虽然围住了该堡,但是,就像老虎抓住刺猬一样,无从下口。
旭烈兀绕着这个周长有180华里路的堡垒走了一圈,查看地势,看到这里确实是很难攻下。
这下,蒙古军队就骑虎难下了。是围攻还是回去?一派说:“现在是冬天,冷,马瘦。部队战斗力不强;加上粮食要从亚美尼亚运过来,路途遥远。还是回去,等明年春天再来!”
但是,以先锋不花帖木儿为代表的人坚决不肯撤退,认为围住之后再撤退,就会让敌人看笑话,下次想再来征服就更困难了。
旭烈兀决定派出使者进行最后一次威胁,他警告忽儿沙说:“如果他能投降,就能让许多人的生命得以挽救;如果过5天还不来归顺,就让他加固城堡,准备作战吧!”
这个最后通牒给忽儿沙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他和身边的大臣商量,大家都默不作声。
忽儿沙站在麦门底斯堡往山下看去,多如蚂蚁的人马把麦门底斯堡像蛇一样围了七个圈。在白天的时间里,他尽力远望,眼光所及的都是旌旗和人马;到了夜里,营火遍地,大地好像是布满星星的天空。
但是,忽儿沙还是想负隅顽抗,不肯投降。
蒙古人决定进攻,他们把射石机搬上险峻的山巅。
就这样,双方展开了激战。蒙古人用射石机和弓箭进攻,蒙古人的射石机可以把碗大的石头射向2500步远的地方。一步就算50厘米,2500步,就有1200米远,相当于现在一只普通步枪的设计距离。很多木剌夷的士兵被石头砸中和箭射伤。
山上的人也拿石头往下砸,但是,由于武器落后,对蒙古人造不成伤害。
见识蒙古人的厉害之后,忽儿沙请求停止战争,他派人对旭烈兀说:“因为我不知道陛下亲自到来,所以我一直避而不出;军队现将停止战斗,今天或明天我将出堡。”
旭烈兀同意他第二天出堡投降。
第二天,忽儿沙派人给旭烈兀送来一封信,说:“在我本人赶来觐见您之前,准备了一些礼物。但是我的一些手下生气了。说我投降就要杀死我,因此计划不得不延迟。”
这仍然是忽儿沙拖延战术的一部分,他希望拖延几天,靠天气变冷,天上下雪,这样蒙古人就无法在冰冻的时候发起进攻。
旭烈兀当然知道这个反复投降的家伙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盘。他告诉忽儿沙说,忽儿沙还是先保证自己的安全,投降的事以后再说。
第二天,蒙古人发起了总攻,射石机射出的石头像雨点一样砸向忽儿沙的士兵,它的士兵很多人被石头砸死,其他人则像老鼠一样躲进石洞。
最后,意识到自己无法抵抗旭烈兀,忽儿沙决定投降。他派自己的一个兄弟和手下官员,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来到旭烈兀的大营,准备投降。
1256年11月20日,忽儿沙在宰相的陪同下,走出寨堡,来到旭烈兀的大营,正式投降。
历史上这样描述投降的情形:
当阿拉伯历654年来临
在十一月初一星期日的清晨
亦思马音派君主忽儿沙从王位上起立
来到旭烈兀御座之前
旭烈兀看到了这个投降的年轻人,发现他是一个年轻幼稚不懂事的人,于是亲切对待他,向他许诺不会为难他。
他的家人和士兵带着财物走出了寨堡,蒙古人开进了麦门底斯堡,开始拆毁建筑。
忽儿沙派人到各地的寨堡中去,要他们放弃抵抗,拆毁寨堡。100多个寨堡就这样听话的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