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别儿哥专门从萨莱城千里迢迢来到伊斯兰教的文化中心布哈拉,请求伊斯兰大主教巴赫儿昔接受他为教徒,这个巴赫儿昔为了摆架子,竟然让大汗在教堂门口等了三天,而这个别儿哥竟然也老老实实等了三天,一点也没有发脾气。这噶巴哈儿昔可真够牛皮的,连大汗的面子也不给。据历史记载,这个别儿哥是个脾气很大的人,他为人非常威严,但是,为了加入伊斯兰教,他也屈尊在门口等了三天。
十四世纪阿拉伯历史学家尹宾•哈勒敦这样写道:“巴哈儿昔住在不花剌……别儿哥就动身去见他。他(巴哈儿昔)却不允许他(别儿哥)来见他,直到他(巴哈儿昔)的亲近劝他接见别儿哥为止。别儿哥进去了,有重复了一遍入教的誓词。巴哈儿昔责成别儿哥在国内公开传教。别儿哥于是在自己的全体人民中传教,在自己的领地里建起了清真寺和学校,他也亲近学者和法学家,与他们为友。”
大汗成了伊斯兰教徒,于是整个国家的上层贵族和其他老百姓大多也伊斯兰化了。至于北部的俄罗斯,由于是半直接统治,所以还保留着他们自己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但是,南边的钦察之地,基本上伊斯兰化了。
征服民族被被征服民族同化,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主要是那些文明水平较低的民族占领文明水平较高的地区后,大多人都要被同化。金帐汗国的主要领地在伊斯兰教的范围,因此他们被同化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忽必烈也被汉文化所影响,后来的满洲人也被汉民族所同化一样。
金帐汗国的统治者在推行伊斯兰化的时候还是很卖力气的,月即别汗即位后,就让那些还没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在信教和战争之间选择,那些顽固分子坚决不愿入教,于是月即别汗就“攻击他们,击溃、屠杀、消灭他们”。
全部伊斯兰化之后,金帐汗国的两个首都萨莱城,基本上就是伊斯兰风格,和花拉子模国的其他城市美誉偶什么区别。
金帐汗国名义上仍对蒙古大汗称藩,实际上汗国已成为独立国。后来,拔都的孙子忙哥帖木儿继位,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正式册封。
金帐汗国的崩溃金帐汗国在月即别汗(1312-1342)时候发展到了最高峰,阿拉伯商人伊宾•巴都塔说,商队从花剌子模出发,乘坐大车,一路平安无事,“毫无惊险风波”,三月九可以到达克里木。不需要为马匹携带饲料,也不需要携带粮食,另外,商队也不需要向导。草原上和农业地区有人烟稠密的畜牧业和农业居民点,只需付出一点报酬就可以获得一切必需物质。这种情况,完全可以和我们的开元盛世相比较了。真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啊!
但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盛极而衰的时候,我国的汉朝和唐朝,那么强盛,但是最后都分崩离析,被人推翻了。金帐汗国也是如此,十四世纪后期,蒙古贵族对内部互相争斗,使汗国走向衰落和瓦解。十五世纪二十年代初,金帐汗国肢解为喀山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克里木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白帐汗国、蓝帐汗国等等,中央政府只剩下有限疆土,被称为大帐汗国。
金帐汗国内讧不已,俄罗斯大公国就乘机崛起。现代俄罗斯的起源是莫斯科大公。首任莫斯科大公是尤里•丹尼洛维奇,他在争夺弗拉基米尔大公的时候被另外一个特维尔大公杀死,于是,他的弟弟伊万•卡利塔就成了新的莫斯科大公。而莫斯科就在他的基础上成为了俄罗斯的中心。
任何强大的事物在强大之前,都要备受打击和摧残。莫斯科也是这样,他一次次备受战火的摧残,但是又一次次崛起。1366年,立陶宛大公奥尔格德攻占它时背焚毁;1371年,它又被奥尔格德自己焚毁;1382年,脱脱迷失焚毁了它;1389年,“全城焚毁,所剩无几”;1395年,全城又被火烧,上千幢房屋被烧毁。但是,每一次,莫斯科都从废墟中复兴了起来。就像一句名言说的那样:打不死我,我就会变得更强大。
伊万在开始的时候,装出一副非常顺服的样子,获得了蒙古人的欢心,获得了蒙古人的支持。
伊万成为蒙古人的第一宠臣来自一场意外事件。月即别汗的堂兄弟绰到特维尔大公的领地上视察工作,不知道是不是敲诈勒索过了头,引起了特维尔人的不满,老百姓起来造反。这个绰勒汗赶紧跑到特维尔的王宫里,想要特维尔大公来保护他们。这个特维尔大公亚历山大可能平时受尽了欺辱,这下正好借老百姓的力量来消灭这伙太上皇。于是亚历山大一把大火把王宫和绰勒汗烧的干干净净。
特维尔人造反了,这还得了,镇压!莫斯科大公伊万•卡利塔抓住了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主动跑到月即别汗那里,要求出兵镇压造反者。
伊万•卡利塔这样做可以收到一石三鸟的效果。首先,莫斯科和特维尔是死对头,伊万的哥哥被特维尔大公给杀了,这是杀兄之仇,不可不报。第二,灭了特维尔,占了它的地盘,自己的势力就扩大了。第三,这是一个最好的向蒙古人表示衷心的机会,只要蒙古人高兴了,支持自己,今后自己就可以成为俄罗斯老大了。
于是,伊万•卡利塔带着五千蒙古士兵和俄罗斯的其他地方的部队,浩浩荡荡向特维尔开去。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特维尔公国被“夷为平地”,特维尔大公亚历山大向诺夫哥罗德跑去,但是,诺夫哥罗德人也不敢收留他——谁也不敢得罪蒙古人啊。于是亚历山大跑到普斯科夫公国去,普斯科夫人收留了亚历山大。伊万不会放过这个老对头的,于是他要莫斯科大主教宣布把普斯科夫人开除出教会。对信教的人来说,开除出教会可是一件大事,他们也不敢收留这个惹事的亚历山大了,亚历山大于是只好跑到立陶宛去了。出国了,莫斯科大公伊万就没有办法了。
但是,不灭掉这个心头之患,伊万是不会满意的,于是,他继续在月即别汗面前挑唆,于是,月即别汗强迫亚历山大回国,亚历山大不得不回来,于是,1339年10月29日,特维尔大公被杀死。
特维尔造反事件,最大的获益者就是莫斯科大公伊万•卡利塔,他的领土大大扩展了,同时,他在俄罗斯的政治地位也一下子上升到第一了。伊万•卡利塔应该是俄罗斯民族国家统一的始祖。
伊万•卡利塔死后,大公的位置传给了他的儿子谢苗。
这个子承父业的谢苗像他父亲一样,经常往蒙古人那里跑,每次去,都得到一些特别的恩赐,大汗命令他管辖俄罗斯所有的大公。这样,莫斯科公国就成了俄罗斯所有公国的老大了。
这个谢苗寿命不长,1353年因为患鼠疫去世,去世之后,只留下两个年幼的儿子德米特里和伊万。
孤儿寡母,人家就来欺负,另外一个苏兹达尔大公看到莫斯科公国后继无人,于是赶紧跑到蒙古大汗那里去后动,要求自己成为莫斯科公国的大公,大汗同意了,把任命它为莫斯科大公的任命书发给他了。
在这危急时刻,莫斯科人行动起来了,他们当然不是造反,而是也跑到大汗那里去求情。莫斯科大主教阿里克赛带着年幼的孩子跑到了大汗那里,提出大公的位置应该由谢苗的儿子继承。
经过紧张的明争暗斗,最后,莫斯科公国的位置还是由谢苗的儿子德米特里继承,莫斯科顺利的逃过了一劫。要是这次斗争失败,莫斯科公国可能就会变成一个附属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