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至于德国人派出了多少援兵,历史上没有记载,但是,欧洲历史书中说捷克国王维亚切拉夫派出的援军是四万步兵,六万骑兵,共十万人马。这可能是吹牛皮的,小小的捷克是没有这么多兵源的,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认为要是亨利等这么多人马来了在和蒙古人交战,那胜利就会是他们的。这样说,多少有点意淫的味道。美国历史学家贝文•亚历山大在《统帅决胜之道》中说捷克国王的援兵大约是五万左右,这大概是比较准确的。因为拜答儿在消灭亨利二世之后,还主动进攻捷克,可见捷克人兵马不多。

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大敌当前,欧洲所有的力量都联合起来,决心和蒙古人决一死战。

按照道理,亨利应该就地等待支援,等所有的兵力集中之后,再和蒙古人交战。亨利现在只有自己残存的一点波兰骑兵,此外还有德国条顿骑士团和法国圣殿骑士团,欧洲历史学家说亨利的总兵力大约有三万,但是其他有人认为亨利自己就有三万人,加上条顿骑士团的人马,大约在七万左右。

之所以亨利的士兵数量有这么大的出入,主要是欧洲人要竭力说亨利人少,他人少失败是正常的事情;而说有七万的往往要强调蒙古人厉害,三万人马就消灭了对方七万人马。不管怎么说,亨利的部队在总数上还是超过蒙古军队的。

这些人马中,波兰士兵的战斗力不是很强,但是前来支援的条顿骑士团和圣殿骑士团是欧洲三大骑士团中最著名的两个骑士团。其战斗力很是强悍,德国人的战斗力想必大家应该很清楚的,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一个国家就打遍欧洲无敌手,甚至还敢侵入苏联,要不是美国人帮忙,只怕整个欧洲都成了德国人的地盘。

有了这么多人马,亨利还是不稳心,他怕呆在西里西亚的中心城市莱格尼察被蒙古人包了饺子,因为蒙古人攻城实在太厉害了,欧洲还没有一座城市能够抵挡得住蒙古大军的抛石机和攻城锤。

于是,亨利决定出城迎战蒙古人,他有三个打算,一是和蒙古人打一仗试一试,说不定自己能够打得赢他们,毕竟自己的人马比他们多得多;二是在野外打仗,即使打不赢也可以逃跑,好歹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呆在城里城破之后肯定是死路一条;第三,他知道捷克国王已经带领支援部队来了,他想半路上去接他们,好早点汇集在一起抵抗蒙古人。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这句古话一点都不错。要是他等一会,等到捷克援兵到来,这场战役的胜败就不一定了,因为,那里还有至少五万人马,蒙古人和这么多人打,那结果就不一定了。

公元1241年4月9日早上,亨利二世率领大约七万部队,在波兰西边的城市莱格尼察城中举行宗教仪式之后,出城迎战。

在亨利二世率领部队通过城市街道时,出现了一件事情。突然从圣玛丽教堂上掉下来一块砖头,差点砸到亨利二世的头上。大家认为这件事情很不吉利,大家劝他不要出发,但是,好强的亨利二世认为不该迷信,还是出发了。

当亨利行至距离利格尼茨不远的瓦尔斯塔特荒原时,发现蒙古人已经在那里等候他们了。看到蒙古人之后,亨利把队伍列成四个中队,他亲自指挥第四中队,第四中队有最精锐的条顿骑士团和圣殿骑士团,他们是是亨利大公麾下最精良的部队。

波德联军和蒙古人在离莱格尼察城约10公里的平原地带上对阵,这就是后来闻名于西方历史的被称为莱格尼察歼灭战。

在这场战役之前,我们要来介绍一下欧洲骑兵和蒙古骑兵的区别。

当时,欧洲的骑兵都是重装甲骑兵。重装甲就是把人和马用厚厚的铠甲包裹起来。包裹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有句俗话,叫做武装到牙齿,就是这个味道。欧洲重骑兵用坚固的装甲,把自己全身完全覆盖,甚至连眼睛也完全防护。

首先是一件保护身体长袖锁子甲, 头上也要戴上锁子甲防护帽,还要戴上铁面罩。头和身体保护好之后,他们还要系上锁子甲裹腿,好保护脚。这种装备有点像航天员穿的航天服。这样一套铁盔甲有多重?不知道吧,64斤!

你不要以为骑兵的负重就是这些了,这还是保护装置,打仗还要有武器,他们右手还要拿着长矛和大刀。有点像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和张飞的丈八蛇矛。另外左手还要拿着沉重的盾牌。这样一下来,欧洲骑兵每人大概要拿起一百五六十斤的东西,没有一般的体力那是很难胜任的。

骑兵还不是最吃亏的,最吃亏的还是他们的战马。欧洲的重骑兵的战马是专门饲养的,只有专门饲养的马,才驮得起这么重的东西。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这些欧洲人怎么这么傻?这种笨重的装备有什么用啊?用这样一个兵种来作战啊,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其实,他们这样做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主要是和他们的作战方式相关的。

你想想,这么重的人马,向敌人冲过去的时候,不说刀子砍死对人,就是撞也会把敌人撞得落花流水。可以说,凡是被他们撞上的人马,没有一个人不被他们撞飞的。他们在战场上一冲出去,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就像坦克一样一路碾压过去,所有抵挡他们的人都会被压成齑粉!

等他们把敌人撞得乱七八糟的时候,后面跟上的步兵就可以不慌不忙冲上去,杀掉那些被撞下马来击或者被撞到地上、踏在马蹄下的敌人的士兵。

他们的这种战术就好像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坦克和步兵结合战术一样。我们从电影中可以看到,二战中,当部队向敌人进攻的时候,首先是坦克一路往前冲,然后步兵就跟在坦克后面。这样可以让步兵尽可能的减少伤亡,同时,最大限度杀伤敌人。

这种重骑兵和步兵结合的战术当然有一定优势,但是,也有致命的缺陷。致命弱点就是笨。

由于动量太大,难以及时刹车,没有良好队形的重装甲骑兵会发生严重的互相践踏。因此,只要他们的阵型一旦被打乱,就会互相践踏。

另外一个,他们只适合集团冲锋,单个的士兵由于笨重的装甲,根本无法进行肉搏战。只要他们的阵型被打乱,他们要么相互踩死,要么被别人活活打死。

所以说重装甲骑兵是一个功能非常单一的兵种,除了冲锋之外,他的作用不大。一般他们是作为先头部队冲垮敌人的防御,然后让后面跟着的步兵来收拾残敌。它需要相当数量的其他兵种加以配合,自己不能独立完成一项综合的作战任务。

蒙古军队全部都是骑兵,但是,大多数蒙古士兵根本不穿什么盔甲!,他们只有一个小小的钢盔来保护自己的头,钢盔下面就是软牛皮。他们穿的衣服也是羊皮袄子,顶多外面用牛皮做一个坎肩保护胸部。这些保护措施当然没有欧洲人那样全面,但是也差不多,在冷兵器时代,造成对方伤害无非就是刀砍和箭射,牛皮制成的保护层至少也可以抵抗一次刀剑的砍击,第二次砍中同一地方的几率就不大了,所以,他们还是可以获得比较有效的保护。但是,他们可以获得最大的机动能力。

更何况,他们和欧洲骑兵的战术完全不同,蒙古士兵通常不采取近距离的肉搏战,他们主要依靠他的弓箭来给敌人造成伤害。

蒙古士兵使用的弓是向后弯的复合弓,由木材、牛角和筋层叠在一起,射程可达270多米,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射中敌人。另外,大多数蒙古骑兵射箭技术非常高超,在飞奔之中射箭也极其准确,能够反过头向后精确射中追来的敌人,比起奥运会射击冠军不会差很多, 每个蒙古武士在一场战斗中要佩带至少60支箭,可以有效杀伤至少30名敌人。

因此,蒙古军队一和敌人交锋,首先就是撤退,和敌人拉开距离,用弓箭射杀敌人。这样,敌人的刀剑无法对付远距离的弓箭,蒙古军队就完全占据了优势。

这就好像现在用枪和用刀交锋一样,用刀的怎么能够打得过用枪的呢?

在莱格尼察战役中,蒙古军队的战术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小说在线阅读_第7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陈文中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第7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