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这时候,罗泽南做过教师行业的优势开始发挥出来了。由于罗泽南在湖南有较高的人气,加上学生规模庞大,练兵的政治基础和人才基础,都不成问题。很快,他的得意门生李续宾和李续宜两兄弟等人,都前来为老师捧场,成为罗泽南的得力干将。

罗泽南带着湘勇,打了不少胜仗,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1853年,曾国藩被任命为湖南民兵总司令时,罗泽南很自然地就进入他的视野,成为他在湖南练兵的现成班底。湘军最初的三营陆军,就是在罗泽南的基础上升级而来。曾国藩后来曾经非常感激地说:“湘军之兴,威振海内,创之者罗忠节公。”这话当然也不完全准确,要说湘军鼻祖,从广义的湘军概念来说,还是江忠源莫属,毕竟是他开创了湖南本土练强兵的先河。

曾国藩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他的湘军,与罗泽南练的民兵,有着更为直接的渊源。从狭义湘军这个概念来说,罗泽南的确是正宗的湘军鼻祖,湘军就是从湘勇这个胚胎发育而来。他的另一位湖南老乡胡林翼曾经对此有过评价:“曾文正公初募湘军,专依罗泽南、王珍。”

曾国藩重用的书生将领之中,陆营代表是罗泽南,水师水生将领代表则非彭玉麟莫属。

在湘军水师营官中,彭玉麟是“儒将派”的代表人物,后来做到地方最高长官(两江总督)和中央国防部长(兵部尚书)。比起罗泽南来,彭玉麟的书生气更加浓郁。很难想象,一个文弱书生竟能在战场上如此威猛。这就更加显示了曾国藩不同寻常的练兵思路,以及他过人的识人眼光。

彭玉麟,生于1816年,字少鹤,后来改做雪琴,祖籍湖南衡州府(衡阳)人,生于安徽安庆府。他比罗泽南小十岁,比曾国藩小六岁。彭玉麟出身贫寒之家,因得贵人相助才得到生员(秀才)的资格,一边拿政府补贴,一边读书,后来弃文从武,随军作战。曾国藩到衡阳建水师时就看中了彭玉麟,让他参与筹建和训练水师,购买洋炮装备水师战船。

与嗜好理学、为人理性的罗泽南相比,彭玉麟更加感性,艺术细胞非常发达,行军打仗之余,喜欢写诗和作画。彭玉麟对艺术的喜好非常专一,他的诗画,都是围绕梅花这个主题下手。据说是因为与一个叫梅姑的女人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虽然两情相悦却未能比翼双飞,佳人离他而去早赴黄泉路(梅姑据说是他外婆的养女,虽年龄相仿,却唤做梅姑,人以为辈份不同,不合人伦,故遭强烈反对)。彭玉麟对此女情有独钟,无法再生别恋,从此含恨终生,发誓要画满一万幅梅花图,来纪念这段凄美而传奇的旷世之恋,以告慰梦中情人的在天之灵。

缠绵徘侧的儿女情长与卓尔不群的艺术气质,并没有影响彭玉麟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他从营官这样一个基层干部起家,努力工作,屡立战功,逐渐成为曾国藩湘军水师最优秀的统帅。

彭玉麟的书生气可以从他的辞职史中得到证明。梅之魂清洁而孤傲,芳香而坚毅,正因为如此,彭玉麟才会无意于官场,每每受到封赏,往往拒而不受,创造了有清一代乃至中国历史上辞官的“吉尼斯纪录”。彭玉麟曾经赋诗以明志:“平生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唯有玉人心似铁,始终不负岁寒盟。”

集艺术家和军事家于一身的彭玉麟,因其丰神骏朗,以及略带忧郁的儒将气质,荣获“雪帅”美称,享誉三军,流传后世,令人喟叹,让人神往。

在曾国藩看来,书生为将,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来书生比八旗和绿营那些武将更有生气,没有他们身上的那些坏毛病和坏习惯;二来他们已经被孔夫子狠狠地洗过脑,儒家思想中的忠君义节,已经深深烙印在他们的心田;三来书生没有功名,渴望飞黄腾达,岂能不死力效命,立功于疆场?

曾国藩选用儒生为将,的确给湘军带来了一股全新的气象。就拿罗泽南来说,他的部队就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打仗之余,除了抓军事训练外,罗泽南还经常举办学术讲座,带领和组织部下开展读书活动和研讨活动,理学的基本理论,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他的军队。

从这个角度来说,曾国藩领导的不只是一支威武之师,更是一支文化之师,这样一支学习型的军队,与为了拿军饷混日子的绿营来说,无疑是有天壤之别的。除了金钱,他们还有自己的信仰、理想和追求。

曾国藩曾经大力赞赏罗泽南所带的陆师:“矫矫学徒,相从征讨,朝出鏖战,暮归讲道。”

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曾国藩虽然重用儒将,但并不轻视或者忽视武将,他手下的将领,可以分成两派,书生派,武生派。

罗泽南和彭玉麟是书生派的代表,武生派的代表是塔齐布和杨载福。塔齐布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说说杨载福。

欲望挣扎——太平天国那些人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5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月映长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欲望挣扎——太平天国那些人那些事第15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