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是的

曾国藩意外收到鲜花和掌声,是因为塔齐布这几员战将,在湘潭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

湘潭之战的激烈和残酷程度,远在靖港之上。

本来前去援救宁乡的塔齐布等人率领的四千陆师,接到曾国藩的命令后,中途折往湘潭。可惜还是慢了半拍,1854年4月25日,塔齐布赶到湘潭的时候,林绍璋早已攻占湘潭。

林绍璋年轻气盛,决定迎击塔齐布,仓促出城,大败而归,奏响了他在湘潭一败再败的序曲。

在接下来的六天里,林绍璋开始诠释什么叫做屡战屡败,以及展示他打败仗的能力有多么强大。

林绍璋与湘军水陆大军激战七天,大小十仗,场场皆败,战船被烧,伤亡万余,全军覆没。

林绍璋的失败,除了对手强大之外,恐怕也与他的堵气死磕硬碰、不知变通、驾驭无方有关。

林绍璋率领的征湘军分团,既有两广和两湖老兄弟,也有后来招收的新兵。吃了败仗之后,新兵和老兵开始互相指责,推卸责任,由于林绍璋没有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结果变成内部火拼,削弱了战斗力,让塔齐布等人坐收了渔人之利。

林绍璋在湘潭的失败,败得很惨,后果也十分严重。李秀成在自述中曾把湘军之败,归结为太平天国的十误之一。

他说:“四误不应发林绍璋去相谭(湘潭),此时林绍璋在相谭(湘潭)全军败尽。”

湘潭之误,排在第四名,紧跟北伐三误之后,可见其影响之恶劣,后果之严重。李秀成这话,虽然有事后诸葛之嫌,还写了两个错别字,但也道出了湘潭战役对后续战事的极大影响。

只要守住湘潭,打败湘军,近期来看,可以攻占长沙,长远来看,开辟两湖根据地,也是夺取东南半壁江山必需的财富。

反过来看,如果征湘军能够在长沙打败湘军,就算湘军规避了死于起步阶段的危险之外,还赢得了转机和信心。

如果林绍璋能在湘潭打败湘军,与靖港大捷遥相呼应,一举攻克长沙,就算湘军不全军覆没,岂怕一时也难以起死回生,哪里还能日渐壮大,成为日后铲除太平天国的中坚力量?

林绍璋费尽心血,一门心思只想扭转败局,一来不负东王厚望,二来也好扬名立劳,可惜才力不逮,只好率领残兵败将,退回靖港。

石祥祯虽然在靖港打了胜仗,但是被湘潭这么一抵消,整体上还是吃了败仗,他手头剩下的兵力已经不多,只好带着林丞相再退岳州。

消息传到天京,杨秀清愤怒了!

杨秀清愤怒的是林绍璋的表现,沾污了自己知人之明的名声。

遗憾的是,杨秀清并没有清醒过来,他依然在天京自得其乐地遥控着两湖的前线战事。

越省夺城

杨秀清与曾国藩接下来要对决的第二局,在岳州开打。

湖南岳州,又称巴陵,千年古城,大湖之城,南瞰浩浩八百里洞庭,北望滔滔万里长江。

唐代诗人孟浩然就曾赞叹:“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李白也不甘示弱:“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北宋文豪范仲淹,意登岳阳楼,遐想南瞰洞庭之醉人湖光美景,将岳州吟唱史推向高丨潮丨:“浩浩汤汤,横无涯际,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战火纷飞的年代,良辰美景也暗然失色。无论天兵,抑或湘军,他们不是欣赏岳州的迷人风光,而是垂涎岳州的战略位置。

岳州素称湘北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吴三桂就曾在此囤积军资军械,以为北图之基。太平军与湘军对峙于湖南,岳州是一个绕不过的要害。西征军要想巩固湖北,再图湖南,必须守住岳州,扼住湘军兵锋。湘军要想保全湖南,再图湖北,也必须先攻下岳州,才能挥师北进。

岳州争夺战,注定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残酷对决!

这一战,双方先后对打了十场,结果曾天养兵败身死,太平军伤亡惨重,不得不放弃岳州。

岳州战役的失败,除了曾天养指挥不力的原因之外,也与杨秀清的遥控失误有很大的关系。

杨秀清此时的注意力,还是放在湖北武昌。刚刚崛起的湘军,并没有引起他的高度重视。岳州开始暴露在湘军面前的时候,武昌还没有被韦俊打下来,杨秀清当然不会南调湖北军增援岳州,影响攻打武昌的进程。再说当时“一二三”战略执行的情况,也很不让人乐观,北伐军团已经遭受重大损失,先是北伐援军全军覆没,接下来林凤祥在连镇被擒杀害,现在只剩下李开芳的几百人,还在冯官屯挣扎,北伐军团眼看就要全军覆没。天京外围的情况也让人心忧,向荣在江南大营也在不断施加压力,加上江北琦善也在偶尔闹腾,天京的日子很不好过。如果武昌打不下来,杨秀清实在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可以让兄弟们五体投,继续高赞天父的无所不能,继续提升他的个人威望。

急于扭转局面的杨秀清,决定采取冒进策略,命令韦俊率领西征军团主力继续攻打武昌,偏师曾天养从湖北南渡长江,增援岳州。杨秀清还是低估了湘军的实力,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又犯了一个错误,把猛将石祥祯调到天京,参加天京保卫战,主动削弱前线领导力量。

曾天养在前一阶段,只好单枪匹马在岳州布置防务,等待湘军前来交战。曾天养虽然能打,却只擅长陆战,水战非其所长,与湘军水师刚一交手,就报告杨秀清说“妖魔作怪,难以取胜”,随即放弃岳州,退守城陵矶。

曾天养轻弃岳州这个湘鄂交通咽喉,虽然有些轻率,但所言非虚,更不是胆怯逃避。他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更不是一个撒谎的人。

真实的情况是,经过长沙整编的湘军,战斗力迅速得到提升。曾国藩不是一个冒险的人,他的军事格言很精炼,就两个字:稳妥!他趁着湖南战事相对平缓、杨秀清忙着调兵遣将攻打武昌的空档,在长沙做了两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第一件,改编湘军,提高质量。曾国藩本着兵贵精不贵多的原则,将逃跑的、打败仗的士兵,全部开除工作,水师只留下湘潭五营,留在靖港五营全部解散,陆营只留下塔齐布,其余的全部解散。空出来的名额,全部重招新兵,严把入口关,保证兵源质量。这次队伍建设,成效是明显的,起到了去伪存真,去精取精的良好效果。

第二件,添造战船,补充力量。湘潭一战,水师立了大功,这让曾国藩确信,要想在长江流域打败长毛,水师是关键。曾国藩一面命令长沙和衡州的造船厂加班加点,赶造战船,招募水勇,添置洋炮。为了加强湘军的战斗力,曾国藩还比较注意建设与兼并同时进行,吸收和兼并比较能打的绿营和练勇。新加盟湘军的,一个是从贵州赶到湖北来支援吴文镕,转而加盟湘军的胡林翼,一个是统带五百广东水师前来的山东登州镇总兵陈辉龙。陈辉龙不久之后就要挂了,可以不去管他,但是胡林翼的加盟,却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情。关于这一点,在后续的战事中,将会不断得到证明。

欲望挣扎——太平天国那些人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4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月映长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欲望挣扎——太平天国那些人那些事第14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