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十误之四
韦俊打败吴文镕之后,咸丰在湖北境内已经没有能供他摇控的作战部队。
杨秀清开始遥控西征军团五位丞相级(国宗的地位相当于丞相)的将领,率兵四万,兵分三路,进军两湖。
北路是曾天养,进军鄂西,夺取荆(荆州)襄(襄阳)地区。中路是韦俊和石凤魁,攻取武昌。南路是林绍璋和石祥祯,进攻湖南,夺取长沙。
杨秀清的胃口很大,想一口吃掉两个省区,同时开辟湖北和湖南这两块根据地。
只能说杨秀清的运气还不是太坏,在西征军碰到曾国藩的湘军之前,他的遥控还算比较成功,三路大军都有不俗的表现。
北路统帅曾天养,是一员老将,广西桂平县古林社人,是拜上帝会的老兄弟,资格老,年龄老,金田起义时就已经年过半百。在他的家乡,经他鼓舞发动参加太平天国的会员,就有四百多人。
曾天养虽老但壮,深目长须,身材雄伟,武艺高强,天国人称飞将军。凭着一腔热血和一身武艺,曾天养先后被提拔为殿左九指挥和殿左一检点。由于在攻打南昌、庐州、田家镇等战役中立有战功,又被杨秀清提拔为秋官又正丞相。
曾天养接到任务后,很快就打下罗田、监利、荆门、沔阳、天门、潜江、当扬、宜昌等地,只是可惜手头只有万余兵力,只能随打随丢,除了歼灭清军一点有生力量之外,再就是搞点粮食运回天京。
中路韦俊也对武昌形成了合围,为了减少伤亡,并没有强攻城池,他的计划是将清军围困得没有饭吃,丧失战斗力之后,再去收拾他们。
就在韦俊围攻武昌的同时,南路石祥祯和林绍璋也率兵起程,雄纠纠气昂昂,跨过扬子江,从湖北杀进湖南,打响征湘战役。
湖南北控武昌,南临两广,西接川黔,东接江西,是南中国的中杻之地。只要夺取了湖南,东南半壁江山,有望全部收入太平天国版图。
1854年2月,石祥祯和林绍璋先后攻占岳州、湘阴、靖港、宁乡,前锋离长沙只有五十里。
形势一片大好,可惜好景不长,大好的西征局面,不久就被杨秀清最看好的一个将领彻底断送。
这个人,就是林绍璋。
林绍璋这个人很关键,他的表现,将关系到整个西征的前途。所以有必要首先对他做一个介绍。至于征湘军的另一位将领国宗石祥祯,也是一员虎将,他的精彩表现在天京保卫战,到时再来说他。
林绍璋是广西人,是拜上帝会的老成员,金田起义时还是普通小兵,后来在岳州等地立有战功,定都天京后做到炎四总制,统带前四军。
林绍璋的崛起,是在北伐开始的时候。当时他随朱锡琨等人率领一支偏师策应林凤祥主力北上,在六合县遭到知县温绍原暗算,各部损失惨重,只有林绍璋的前四军安然无恙,后来顺利回到天京。(具体参看第一部之北伐)杨秀清认为这个小伙子竟然能够独善其军,必有过人之处,真是人才难得,奏封恩赏丞相,不久升任春官又副丞相。
破格提拔人才是杨秀清的特长,陈玉成和李秀成都是他的得意之作。林绍璋虽然年轻,但在杨秀清看来,年龄不是问题,身高没有关系。这个可以理解,身材不高、年龄不大的东王,自然喜欢推己及人,不但敢于破格提拔年轻人,而且并不以貌取人。勤劳肯干的林绍璋,由于得到东王的青睐,半年之内连升三级,成为西征军团统帅之一。
在杨秀清的遥控下,征湘军再次兵分两路,石祥祯率部守靖港,林绍璋率领主力攻占湘潭,然后合取长沙。
林绍璋很快就攻下湘潭,与石祥祯遥相呼应,对长沙形成了战略包围的态势,让杨秀清失望的是,就在湘潭,林绍璋遭遇了他平生最大的失败,断送了他自己的前途,也断送了西征的大好局面。
这是林绍璋的不幸,因为他碰到了一个极其厉害的对手。
这个对手,就是刚刚出道的劲敌,就是替吴文镕申明冤屈,大名鼎鼎的湘军统帅曾国藩。
曾国藩来得非常及时。就在征湘军打下湘阴的那一天,他率领着他的湘军,开进长沙。
遥控曾国藩的,自然还是咸丰。咸丰这个老板,着实也不容易。天地会和捻军到处开花不算,光是太平天国就已经让他感觉力不从心。虽然他的遥控范围遍及全国,但他能够有效遥控的军队并不太多。他手里的机动部队,比较能打一点的,遥控起来有点感觉的,也就江忠源、僧格林沁、胜保、向荣。可是江忠源已经被咸丰遥控得丧命庐州,僧格林沁和胜保正在天津对付北伐军团,保卫京师老巢,向荣正在江南大营对付洪秀全和杨秀清,都脱不开身。武昌告急,咸丰无人可调,只好向曾国藩连下催兵令,让他带着刚刚出炉的湘军,前去支援武昌。
说实话,咸丰起初对曾国藩这个书生,还有他刚刚练成的民兵,并没有抱太大的指望。几十万正规军都被一帮泥腿子打得落花流水哭爹喊娘,难道你一支新练的泥腿子民兵,还能创造什么奇迹?
曾国藩用行动告诉了咸丰,老板你还真不能迷信正规军,更不能小看民兵,民兵还真能创造奇迹!
俗话说以毒攻毒,要想打败泥腿子,还得泥腿子出马!
曾国藩来到长沙后,开始组织湘军反攻征湘军,他要用行动来刷新咸丰对正规军的迷信,以及对民兵的偏见和轻视。
曾国藩湘军第一阶段的反攻,从1854年3月到5月,为期两个月。这个阶段,实际上也是杨秀清遥控西征军团的第四阶段,他的对手,从在北京遥控的咸丰,换成了在前线直播的曾国藩。
在曾国藩的指挥下,湘军水陆开始反击进入湖南的征湘军,暂时占据上风,迫使征湘军先后放弃宁乡、湘阴和岳州,退入湖北。但是曾国藩很快就遭到得到支援的西征军的反击,屡战屡败,先是被赶出湖北,接着又相继丢失岳州、靖港、宁乡、湘潭,已经处于太平军的战略包围之中。
曾国藩湘军与杨秀清遥控的征湘军第一阶段的较量,曾国藩败,杨秀清胜。对抗赛开始进入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从1854年5月到12月,历时长达七个月之久。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杨秀清与曾国藩一共先后对决了四局。这四局惊心动魄的生死对决,不但彻底改变了曾国藩的人生,而且书写了近代湖南的神话。
对决的第一局,在靖港和湘潭同时展开。
感谢各位朋友的关注支持:)
面对林绍璋和石祥祯的战备包围,曾国藩在长沙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研究对策,决定兵分两路,解除长沙危机:主力取攻势,援救湘潭攻击林绍璋;曾国藩率领余部,暂取守势,负责在靖港牵制石祥祯。
被曾国藩派去湘潭的阵容相当豪华:陆师五营,水师五营,共五千人。这些派到湘潭去的水陆十营,是湘军中的精锐部队,战将塔齐布、彭玉麟、杨载福,都是非常能打的猛人。
湘潭能不能顺利得手,将关系到能不能守住长沙;能不能守住长沙,将关系到能不能守住湖南,也将关系到湘军的生死存亡。
曾国藩运筹帷幄比较拿手,上阵杀敌却不是他的强项,按照研讨会的研究决定,他只需要守住靖港大营就行,用不着主动前去找揍。
杯具的是,本来没打算主动出击的曾国藩,却没能克制住外界的诱惑,竟然亲自带兵上阵杀敌。
诱惑来自于长沙的地主团练,也就是长沙地方的民兵头领。他们跑来找到曾国藩,说靖港长毛人少,可以去打一下,揍他们一顿。曾国藩一听,竟然相信胜利可以来得如此容易,心想要是靖港拿下来,岂不是可以支援配合湘潭?
这个便宜岂能不占?不打白不打!
出击!
1854年4月28日,曾国藩率领留在长沙的湘军水陆军,向石祥祯发起进攻。
靖港战斗的结果,说明曾国藩的确不是一块亲自带兵上阵杀敌的料子。
石祥祯打起曾国藩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曾国藩手中的湘军,伤亡非常惨重,尤其是水师,战船损失三分之一,火炮损失四分之一,这让曾国藩心疼不已。好不容易练出来的水师,转眼就被自己报销了将近一半,为之奈何?
与水师相比,湘军陆师那帮人的表现,更加让曾国藩感到绝望。陆师前锋吃了败仗之后,步兵们开始后退逃亡,曾国藩一看自己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部队,竟然与绿营是一路货色,都是不打就跑的孬种,当即心里一沉,马上抢过一面军旗,插在自家阵地,一手提着一把宝剑,一边大声警告:过旗者斩!
逃兵们并不理睬曾国藩的严惩警告,也不想给他留点面子给点安慰,纷纷绕旗而走,避开曾国藩设置的警戒线,跑得无影无踪,丢下曾国藩一个人在那黯然神伤。
完了!彻底完了!水师惨败,陆师溃逃,如此部队,有何前途?
曾国藩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败感和挫折感,他写好遗书,跳进水中,准备用死亡来洗涮耻辱和伤痛,还有绝望。
曾国藩没有摆出像王揆一那样花哨的预备式,留给部下足够的反应和施救时间,而是非常坚决而流畅地完成了跳水动作。幸亏部下眼尖手快,赶紧把他从水里捞了出来。
曾国藩狼狈回到长沙,等着长沙那帮官员,看他的笑话。出人意料的是,长沙城里等待曾国藩的,不是奚落和挖苦,而是鲜花和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