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三章团营

农民起义模式考

在讲太平天国团营之前,有必要先来了解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几种模式。

模式一:突发型。

一般是事先没有预兆,属临时性的突发事件。比如发生在秦朝末年的,中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由于误了到达渔阳的日期,按律当斩,于是这班人干脆豁出去了,反了他娘的(程咬金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说不定还真能夺了鸟位(李逵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连旗帜和武器起没有准备好,这不是心血来潮是什么?

还有一种是彻头彻尾自发型的。陈胜吴广多少还学了狐狸叫,点了下篝火,也算简单的准备了一下。难民聚集起来的突发性起义则完全没有准备,没有组织。明末李自成起义就是这种情况,当时全国上下到处开花,大大小小的起义部队多如牛毛。朝廷剿不胜剿,起义部队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朱元璋起义时的元朝末年,情况也类似于此。

这种聚众闹事性质的起义,结局有两种。

一种是立马被枪毙,原因是势单力薄,无人响应,孤掌难鸣,昙花一现。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太平年代。大家日子还算过得下去,犯不着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从事造反这类高风险的投资。

第二种是陈胜吴广式的结局,滚雪球,越滚越大。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乱世。大家过不下去了,还不如赌一把,失败了,横竖是个死;成功了,那就赚大了,指不定能混个王侯将相,做一回开国元勋。

模式二:预谋型。

这种起义,有组织,有准备,一般都有理论基础。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非宗教理论,如宋江领导的梁山,以儒家忠义和江湖义气为指导思想。另一种是宗教思想,如张角利用太平道组织起义军。

太平天国也利用了宗教,只不过与其他农民起义相比,还是有所区别。

张角用的是国产货,拜上帝教用的是进口货。这种有理论和指导思想的组织,往往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表演出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宗教的力量是巨大的。马克思说宗教是精神的鸦片。没错,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需要宗教来安慰他们的灵魂,需要有人帮助他们描绘美好的未来蓝图。

写到这里,不禁要问,太平天国起义,属于哪一种模式?

显然不属于第一种,这个无需说明,大家都能接受。

非此即彼,于是很多人便将太平天国归于第二类,认为是一次有准备有预谋的起义。这种组织和预谋,就利用拜上帝教这个工具,来发动和组织武装力量。

有时候,非此即彼并不符合事实的真相。有很多事情,还有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情况。比如太平天国起义,其实是介于突发和预谋之间的中间形态。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关键在两点。

第一,洪秀全什么时候开始立志反清?

第二,拜上帝会是怎样走上反清道路的?

先看第一个问题。

洪全秀立志反清的时间,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认为是第四次落榜的时候,第二种认为是在看到《劝世良言》之后,第三种认为是在洪秀全到了紫荆山根据地之后。

哪种观点才是真实的历史和历史的真实?

这个问题,也许只有洪秀全最清楚。历史的真相,永远掌握在历史当事人手中。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不是费话嘛!既然如此,提出这个问题还有什么价值!

这就是历史学的价值,也是历史研究的价值,或者说是人类思维的神奇之处。雁过留声,人过留痕。历史虽然无法复制还原,但是历史的痕迹,总会或多或少地保留下来。而历史研究的奇妙和挑战之处,就在于谁能更多更准确地找出这种痕迹,并利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和逻辑推理,顺着隐蔽不见的蛛丝马迹,找出历史的真相。

当然,这得有一个前提,就是历史的痕迹还没有被大面积地洗刷湮灭。否则,就只能成为历史的疑案或者悬案。

值得庆幸的是,洪秀全立志反清的时间,不会是一个悬案!

言为心声,要想破解洪秀全的心路历程,今天的唯一办法,就是从他留下来的文字中去下功夫。

太平天国的原始资料,由于本身的失败和清政府的销毁,遗留下来的并不乐观,甚至可以说少得可怜。但是洪秀全早期创作的论文,即前文提到的三篇文献,历经周折,原貌终于得以保全再现。

前文已经对三篇文章进行了详细剖析,从中不难看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并无反清意向,只有救治世道人心的宗教关怀,反清意向的流露,开始于《原道觉世训》。

这样问题就变得简单了,只需要查明《原道觉世训》的创作时间,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历史的有趣,就在于他往往留下捉弄人的一些遗憾。《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的时间都明确地知道是1845年,偏偏《原道觉世训》的创作时间,无法弄清,未能判明。

问题又变得复杂起来!判断《原道觉世训》的创作时间,成为历史研究者和天国爱好者的焦点之一!

大众观点,认为是在1845到1846年间,根据是洪仁吹摹短教旃鹨寮恰贰�

按说,亲身经历了这段历史的洪仁Ω貌换崛龌选�

可是,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洪仁淙幻挥腥龌眩怯腥巳隽嘶选�

这个人,就是《太平天国起义记》的译者!

真相是,洪仁谑觯鸬浯淌亢轿恼淼摹短教旃鹨寮恰罚赋觥对谰仁栏琛贰ⅰ对佬咽姥怠返拇醋魇奔湓�5—1846年,但其中并没有提到《原道觉世训》,而是翻译时译者的主观加入。

当然,我们不能去责怪译者带来的误导和麻烦,毕竟他不是历史学家。

这就是历史科学的严谨,一个小小的失误,可能会导致结论的巨大差距。

欲望挣扎——太平天国那些人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1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月映长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欲望挣扎——太平天国那些人那些事第11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