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感谢各位朋友的关注和支持!!!

表演系高才生杨秀清

这名挺身而出的教徒就是日后太平天国的赫赫有名的二把手——东王杨秀清。

还得从冯云山被捕这事儿说起。

1848年4月6日,阴历三月初三。

冯云山已经无奈地吃了几个月的牢饭,可营救工作丝毫没有进展。

拜上帝教会员们聚集在一起开会,研究对策,不得要领,一筹莫展。在悲观失望情绪的笼罩下,甚至有人说出了猪八戒式的散伙动员:分了行李,咱散伙得了!

就在此时,杨秀清突然倒地,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大家赶紧掐人中,实施抢救。

可是,昏迷休克中的杨秀清,突然站了起来,让会员们大吃一惊。

让他们更吃惊的,还在后面。

杨秀清神态严厉肃穆,厉声对大家说:众小子听着,我乃天父是也!今日下凡,降托杨秀清,来传圣旨。

接着杨秀清便大讲了一番道理,大意是天父无所不在,无所不能,这点小事,对他老人家来说,完全是小菜一碟,只所以拖了这么久才下来,那是借机考验你们的忠诚度。所以你们应该要坚定信心,同心协力,再也不要说什么分行李散伙之类的泄气话了。

说罢,杨秀清一阵乱抖,大叫一声“我回天也”,扑通一声倒地,再次不省人事。

过了半晌,终于苏醒。醒来的杨秀清傻傻地问道:刚才是怎么回事儿?我的灵魂好象被神牵走了。

杨秀清表演的这个艺术种类,在广西叫做“降僮”,就是神灵附体。

对于拜上帝教会众这些观众来说,非常熟悉。因为这种封建迷信活动,在当地司空见惯,前述甘王传说,就类似于此。

杨秀清的手法虽然老套,效果却很好,人心稳定了,队伍保住了。

太平天国差一点就要流产,保胎人是杨秀清。

据《天情道理书》记载:“当其时真道兄弟姊妹多被妖人恐吓,若非天父下凡教导作主,恐伊等心无定见,安得不忘却真道,差入鬼呼乎?”

杨秀清能保住这个胎,确有过人医术。

表演艺术精湛的杨秀清,估摸着今天考个中戏应该不成问题。他将大家都熟悉的降僮表演艺术,发扬光大,用于革命教育事业,极大地拓宽了降僮技术的应用空间。

其实杨秀清没上过艺术院校,甚至没上过学,大字不识,文盲一个。

他是个苦孩子,道光三年(1823)出生在桂平平在山东旺冲(东王村?),五岁时父亲去世,九岁时母亲病死,成了孤儿,孤苦伶仃。

无依无靠的杨秀清,全靠好心的伯父拉扯长大成人,成年后在紫荆山种山烧炭。

《天情道理书》说:至贫莫如东王(杨秀清),至苦莫如东王。

太平天国,不乏身世悲惨之人,而杨秀清则被认为是贫苦排行榜第一名,可见其生活境遇之惨烈。

但是上帝是公平的,不给你一些,总会给你另一些。

上帝给了他一颗聪慧的头颅,尽管这颗头颅里缺少知识(没钱读书)。

苦难的童年,让杨秀清养成了坚毅果敢的性格,极善揣摩别人心理,为人机警,点子很多,在炭党中有较高的威望。

如果不是冯云山的到来,杨秀清这一辈子,也许将如他的祖辈们一样,种山烧炭,在忍饥挨饿中,度过这平凡而无奈的一生。

冯云山在紫金山的传教,让杨秀清看到了改变命运的一线契机,点燃了他心底不甘沉沦的希望之火,他依然加入拜上帝会。虽然入会很早,但他最初并没有机会(其貌不扬,一眼失明,不识一字,身无分文)进入核心领导层。

现在冯云山、卢六被抓了,洪秀全去了广州,拜上帝会大有崩盘之势,机会终于来了。

杨秀清的聪明机智和表演天才,推销了自己,挽救了拜上帝会。

据说当时借降僮技术从事附体下凡,试图夺取拜上帝会领导权的人,不在少数。

其中就有一个姓黄的人,由于表演不成功,没有留下名字。杨秀清的表演艺术以及他的聪明机智,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众多竞争对手当中脱颖而出,成为观众认可的主演。

人才,就是能抓住机会的人。

英雄,就是在危难关头,敢于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人。

杨秀清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发号施令,组织大家营救冯云山和卢六。

没读书也有没读书的好处。杨秀清没有洪秀全那么书呆子气,他的办法很简单——行贿。

哪来的银子?干老本行吧!杨秀清组织大家,凑份子出钱,再抓紧砍柴,反正力气有的是,把柴卖了,拿着钱去贿赂贪官污吏。

这些贪官污吏,别的本事没有,收银子那是基本功。对于他们来说,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看着白花花的银子从眼前溜走。

再说,冯云山他们领导的拜上帝会,的确也没有明显的造反迹象,只不过集合了一帮老百姓,做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宣传而已:一是劝人修善,顺带吓唬:肯拜上帝者,无灾无难,不拜上帝者,蛇虎伤人;二是要求专一,忠心不二:敬上帝者不得拜别神,拜别神者有罪。其他如世界来源、人类起源、原始罪恶、上帝主宰等问题,阐发都与基督教相同。

虽然洪秀全在创作理论时要求平等,可也就是劝人从善,协助政府搞搞道德教育,义务从事精神文明建设,也没说要造反啊?再不就是捣毁了六乌神像和甘王神像?怎么就被官府盯上了呢?怎么就变成了造反了呢?

事后回过头来看,地主团练(联防队长)王作新,还算有点眼光,鼻子的确灵敏(政治敏感性强),后来事态的发展的确如他所预料。

但在当时,这只是一种推测,并没有直接而过硬的相关证据,能够说明他们日后必定造反。

哪个领导喜欢无事瞎折腾,整天弄个冤假错案,搞得鸡飞狗跳满城风雨,弄得自己脸上无光?既然不是什么谋反大罪刑事要案,而且证据严重不足,知县大人也就懒得深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社会稳定和谐比什么都强。

况且,烧炭佬们送来的银子也着实诱人!

新来的桂平知县贾柱判决的结果是:冯云山并没有触犯法律,只不过是游手好闲无事生非而已,用不着坐大牢。

很快,冯云山被无罪释放,而早期骨干成员卢六却在狱中被折磨致死,早早地告别了刚刚起步的组织。

桂平县安排了两名公丨安丨干警(衙役),押送冯云山回广东花县老家。

途中,冯云山对两名公丨安丨展开心理攻势,游说他们加入拜上帝会。

两名衙役很快就被说服,决定工作和家庭都不要了,随冯云山转道去了紫荆山,成为光荣的拜上帝会会员。

我们不得不佩服冯云山同志的才华,服刑人员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竟然能把狱警游说得脱掉警服,加入黑社会,实在有点恐怖。难怪他在紫荆山能迅速打开局面!

回到紫荆山的冯云山,面对夹道欢迎的粉丝,脸上的兴奋并没有维持得太久。

两天后,他就匆匆忙忙离开了。

欲望挣扎——太平天国那些人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1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月映长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欲望挣扎——太平天国那些人那些事第11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