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再发一段新写的:

第七章 北伐

七 等你等得好辛苦(3)

【南辕北辙——北援南撤】

这应该是个不需要问的问题,也是个不需要思考的问题。

北援林李,这是军令,也是责任,更是感情。

杀出城去,当然是向北进军,与阜城北伐军团握手会师。

可是,临清这座围城,进城难,出城更难。

此时的北伐援军,正如走进不幸婚姻殿堂的男女所体会到的真理:结婚难,离婚更难。

此时,北伐援军内无粮草,外有重兵。

各路清军在胜保的统一指挥下,分成三路:东路崇恩、厉恩官部;西南和西面是德勒克色楞的骑兵队;善禄、双禧、胜保、桂明、桂龄,从东北到西北,一字排开,在临清北面排成一字长蛇阵。

看来胜保还算善于用兵,并且洞悉了北伐援军的进军意图。

胜保用重兵防守北线,用意在于直接切断北伐援军的北进线路。东西两面布置兵力,乃是为了防止太平军绕道北上。

围三缺一,空出南面,此乃诱惑太平军趁虚南撤,与北伐军伐拉开距离。

曾立昌陈仕保许宗扬,并不想成全胜保的军事构想。

4月14日,在临清城内呆了两天的太平军,打开西门,放出入城避战的老百姓,减轻城内的吃饭压力,降低治安难度,以免因饥生变。一群饿极了的兔子,咬起人来,并不比老虎逊色。

第二天,太平军向清军发起攻击,作为突围的火力侦察和兵力配备试探。

第三天,夜,太平军从城西南出击,试图抢渡运河,绕道北进,被清军压回。

第五天,夜,同上。

日子一天天过去,粮食一天天见少,再不想办法出去,恐怕不用清兵来打,自己先行做了饿死鬼。

面对压力,尤其面对死亡的威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

4月18日夜,北伐援军趁夜突围的传统战术再次遭到失败后,不待清军追击,数千中途参军的新军,不等号令,擅自南撤。

曾立昌作为军团统帅,十分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虽然他不懂心理学,但他能体会到困难的确给将士们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还有可怕的恐慌。

军队司令部,作为全军的中枢神经,当务之急,是要敲定后期战略方向和战斗部署,避免军事中最可怕的结局——全军覆没。

先行南撤,再图北上,先保自己,再救别人,就这样决定吧。

曾立昌相信,为了更好地前进,未尝不可暂时后退。

曲线救国,好歹也是一种方案。

【病人的悲哀——医生先挂了】

因为丢失临清被咸丰革职的胜保,决定响应咸丰的号召——戴罪立功。

4月22日,胜保率善禄三路围攻临清,将太平军在城外营盘全部踏破。

当晚,北伐援军趁夜从临清突围,次日南走李官庄。胜保率将军善禄、提督桂明、总兵桂龄等部紧跟追击。

被尾追清军大量杀伤的北伐援军,25日终于在冠县清水集站住阵脚。

当晚,双方再次交锋,都统德勒克色楞被击伤。

第二日夜,曾立昌趁清军得胜兵骄之际,率军对清军大营发动强力攻击,清军被迫后撤七八十里,退至临清城西北清河县内。

机会终于来了。乘胜北进,追杀清军,灭了胜保,转兵向北,直进阜城,接应北伐援军,这是曾立昌的主张。

可是,北伐援军一号首长的意见,并没有得到司令部的全体举手通过,除了黄生才表示认可之外。

可惜黄生才地位不高,人微言轻。二号三号首长陈仕保和许宗扬,对曾立昌的主张,表示明确反对。

他们承认这是一次机会,但不是北进的机会,而是继续南撤的机会。

二比一,曾立昌发言的声音显得有些单薄。

但是,曾立昌毕竟是北伐第一号统帅,下级服从上级,这是太平军五大军纪之一。

忙着扯皮的司令部,让机会悄悄地溜走,北伐援军在争吵中,继续呆在清水集浪费光阴。

司令部的犹豫,引起了更多将领的困惑和争论,继续南撤的呼声越来越高。

孤单的曾立昌,他的发言已经不再重要。

4月27日夜,北伐援军继续南撤。曾立昌的命令,已经无法阻挡去意坚决的滔滔大军坚决的脚步。

被打败的胜保,见北伐援军竟然不追反逃,立即调转马头,继续追击。

胜败之机,转换只在瞬息之间。北伐援军得胜而逃,后有追兵,前有地方武装团练阻截,由撤退变成了逃跑,部队损失惨重,撤至冠县。

曾立昌没有能力约束部队方向,可是抱怨的权力还是有的。

但这只是他的想法,曾立昌的抱怨,让败退中的北伐援军怒火中烧,情绪失控之下,曾立昌差点被激情斩杀。

曾立昌,一军主帅,沦落到抱怨的权力都没有,真是悲哀!

蛇无头不行。4月28日,部队彻底失控。失控的部队开始各自为政,各路将领各带队伍,千人数百规模不等,四散逃命。

命令不再重要,逃亡才是真理。

北进再无希望,剩下的希望是如何沿着来的路,回到起点,保住性命。

5月2日,曾立昌陈仕保许宗扬所率残部,在山东嘉祥和金乡被地方武装打败,次日退至江苏丰县,仅剩数千人马。

不要命的逃跑,结果最要命。北伐军团在逃跑主义的撤退中,数十名检点、总制、监军竟然被清朝地方武装生擒,殿左十五检点蒋茂广被山东汶上知县徐顺昌斩于回甫集,监军田有富被生擒。

胜保戴罪立功的想法很强烈,5月5日,追至丰县,督军围攻四门。

曾立昌督军趁夜突围,退至漫口支河,北伐援军不明地形,大批将士陷入河滩淤泥,被追上来的清军所斩杀。

曾立昌率残部再退至黄河北岸,清军旋即追上前来。

曾立昌一面指挥部队渡河,一面指挥部队背水一战,阻挡清军攻势。曾立昌见大势已去,遂纵马跃入黄河激流,他的坐骑没能象刘备的的卢马一路而起,飞到对岸,曾立昌葬身滔滔激流之中。

此时,北伐援军只剩两千余人,胜保见北伐援军已近全军覆没,不再是心腹之患,终于长舒一口气,第一时间向咸丰红旗报喜。

咸丰大喜,复胜保原职,赏太子少保衔,命其北归与僧格林沁合力解决北伐军团,北伐援军不可能再成气候,就交给其他人来解决吧。

陈仕保、许宗扬率残部继续南撤。5月9日进入江苏萧县,后过河南永城、蒙城,沿途不断遭到各路清军和地方武装的袭击,其狼狈艰难,如丧家之犬。

北伐援军残部于14日艰难撤至凤台县展沟集,又遭王恩绶率地方武装偷袭,仓促应战中,陈仕保被杀。

许宗扬率余众于16日于颖上县抢渡淮河,又遭提督秦定三袭击,伤亡惨重。后经霍邱县李家集时,又遭清军参将刘玉豹、都司玉昆围困截杀,除许宗扬等极少数壮士生还回到天京,全部被清军斩杀。

从2月4日北伐援军出发算起,到全军覆没,历时三个多月。

北伐援军抱着接应救援北伐军团的使命,结果却先于北伐军团而亡。

病人的不幸,是医生上手术上前,却先于病人而去。

北伐军团的不幸,是北伐援军先于自己而全军覆没。

北伐援军的失败,转折点在临清战役,决定点在曾立昌对部队失去控制,丧失指挥权,从这一点上来说,正是北伐援军有将无帅的最终显现。

对于北援失败,在感叹挽惜之余,自然少不了探讨其失败的原因。

学界对此探讨已经非常深入,比如领导素质不高,曾立昌对部队的失控、陈仕保和许宗扬对新兵南撤的迁就,即是证明。再如北伐援军没有得到地方民众的广泛支持,北伐援军溃退之时,沿途遭到民兵的大量截杀即是证明。再如通讯设施不发达,与林李没有及时接上头等等。

这些原因,显然都是北援失败的重要因素。

但是,依长河来看,北援失败,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深层原因。

欲望挣扎——太平天国那些人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9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月映长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欲望挣扎——太平天国那些人那些事第9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