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其一,北伐军团是不是一支小分队?

其二,北伐军团的作战任务,是不是协助主力部队?

先看第一个问题。判断一支作战部队的份量,无非看两点:统帅、士兵。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统帅的份量,是军团级别的重要指标。

北伐军团统帅林凤祥和李开芳,读过中学的中国人差不多都知道。林李是闻名天国的战将,金田起义后,开始冲锋陷阵,在小北伐攻打长沙过程中,是西王萧朝贵部下的两员骁将,连克州城,杀出了天国的威风。

萧朝贵战死长沙,二人继续杀敌开路,打益阳、攻岳阳、下汉阳、登武昌,屡立战功。从武昌到南京,二人归翼王石达开指挥,一路过关斩将,而且是攻克南京的首功将领。二人的战史战功,与中共红军时期的林彪和彭德怀极为类似,是军中虎将,营中猛将。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即有人曾提出过林李到底谁正谁副的问题,依长河来看,这个问题只需从太平天国官制入手即可。

丞相一职,太平天国的序列是天、地、春、夏、秋、冬。林凤祥是天官副职,李开芳是地官正职,自然是林高于李。如果太平天国安排李做一把手,自然会提升其职务,以明确上下级关系,因为太平天国统兵作战有条不成文的规定,谁的职位高,谁就是头儿。

与林李不同,三号统帅吉文元,一般人不太熟悉。其实,吉也是一位重量级选手,定都南京前,也是一位极具攻击力的前锋战将,也是带兵冲锋陷阵立下汗马功劳的主力队员。只不过因为林李的光芒实在太过耀眼,结果也很优秀的他,相形这下就没有那么夺目了。

吉文元作为北伐军的第三号人物,长期被人们排除在统帅部之外,是不公平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统帅部首发成员之一的他,被人们当成第二梯队统帅。这一点,后来在杨秀清的军令(《杨秀清给林凤祥等告左军右军已回朝诰谕》)中已经得到证实,终于使吉文元在北伐史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吉文元的战斗力和攻击力,我们只在攻打南京时初见端倪,其人勇武善战,到底如何,在后文中将能一睹其过人风采。

一有将无帅(3)

太平天国高层领导,除了王,就是丞相。林凤祥是天字第二号丞相,李开芳是地字第一号丞相,吉文元是春字第二号丞相。在丞相中分别排二、三、六名,加上四王,在太平天国的领导层中,均属前十。从统帅来看,无论是攻城双煞还是吉祥三宝,都是太平天国第一流的战将,实为“主将”,而非“偏将”。

统帅固然重要,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再优秀的将领,指挥乞丐兵百战百胜,好象还不太可能。再看北伐军团的士兵构成。

北伐军团人数,史料记载各不相同,主要有二十一军和九军两种说法。按二一军算,至少有10万以上,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总兵力才10余万。这种说法,主要出自清朝官方资料,出于夸大敌情压缩失城责任、不明军情等原因,可信度不高。

九军说主要出自北伐军团被俘天兵的口供,可信度较高。罗尔纲和崔之清先生,经过考证分析,均赞同此说,长河认同。崔之清先生认为人数在两万左右,罗尔纲先生经过经太平天国军制的详细考证和研究,认为人数为25250人,作为军团预定人数,长河以为可信。当然,北伐途中人数有所增减,那是后话。

而且,这两万余人,都是身经百战的两广两湖老兄弟,是太平天国最基本的骨干分子。后来洪秀全也承认,北伐军团,乃天国精锐。(见第六章之守内攻外)所以,从军团人数上来看,北伐军团固然不是主力部队,但也不能算是偏师,更不是一支深入敌后,搞搞侦察游击的小分队。

由此可见,无论是统帅,还是太平军战士,都是太平天国最厉害的部分,而且军团人数接近三万,与天镇扬和西征两大分战场大体平衡。所以,太平天国北伐军团,显然不是偏师,而是分兵,即将天国兵力三分之一左右,三三开分到了北伐战场。

第二个问题,即太平天国是不是协助主力部队完成战略目标?

一 有将无帅(4)

太平天国既然兵均三处,也就无所谓主力而言。太平天国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就近期而言,是要在军事上取得优势,掌握战场主动权;从长远来看,则是要推翻清政府,建立全国政权,最低纲领,也要建立起与清政府能够抗衡的对峙政权。

显然,从长远目标来看,北伐承担的才是真正的战略目标,也是最直接地承担战略目标的部队。

其实,太平天国对北伐的重视程度,实在是远远高于后人的主观臆测。后人往往简单立论,说太平天国对待北伐不够慎重,不够严肃,掉以轻心,未尽全力。意思是说,派出了这三分之一精锐后,就任他们自生自灭,能打下北京,最好不过;打不下,我也赖得挂念你们,不会再搭理你们。

这种把北伐看成是太平天国赌博式的决策,实在是迂腐得要命,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吃透太平天国守内攻外的战略思想,盲目跟风草率就论。

林李二人之所以被任命为正副统帅,恐怕与他们有过小北伐的经历有着巨大干系。显然,守内攻外战略,长途奔袭的战术,被天国寄予厚望,希望能在扫北大战之中,得到林李二人的尽情发挥。从这一点上来说,太平天国在北伐统帅人选上,应该经过周密考虑。

况且,出师北伐前,林李就分别被封为靖胡侯和定胡侯,这不但反映出太平天国对北伐的高度期望值,也说明太平天国对北伐的激励程度,均高于其他战场。此前,太平天国一直没有封侯之举。西征战事开始之时,并未封侯。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北伐行动受到太平天国如此高度的重视,那后来为什么一直得不到天京方面的有力援助?这个说法,长河在后文将详细阐述。

第七章 北伐

一 有将无帅(5)

【有将无帅】——西王如果还在,会不会挂帅北伐?

林凤祥和李开芳,能挂帅北伐,除了其骁勇善战和战功卓著外,长河以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这个原因,就是上文说过的,林李二人有过长途奔袭的经验——小北伐——虽然是不成功的经验。前文已经说过,洪杨的思维模式,比较倾向于经验主义。小北伐只有2000余人,尚能攻击千里,横扫湘中,差点就打下长沙。

这次把动静搞大点,队伍增加10倍,又是老班子,全是精干,杀到北京城,灭了咸丰妖头,应该不是问题。这是小北伐的启示。

洪杨的想法,不能说没有道理,只不过,从战术提升到战略层面,实在不是一件简单,也不是一件可以单纯凭经验可以完成的跨越。

洪杨可能忘记了一点——西王在小北伐中已经不幸归西!

林李固然威猛,但是威猛,并不是打仗中最重要的法宝。威猛,说到底是个战术问题,解决是打不打得下的问题。

可是,在打不打得下这个问题之前,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打什么地方,要不要打这个地方,什么时候打这个地方,派谁去打这个地方,派多少人去打这个地方,如果打不下还要不要接着打,如果打下来是守还是继续往前打,如果守的话守多久,如果走的话往哪走,如果继续打往哪打。。。。。。

这些问题,显然不是靠威猛就能全部解决的。

林李吉三人,虽然威猛,但并未曾独挡一面。小北伐,是西王萧朝贵带着他们打。从长沙到武昌,是东王杨秀清领着他们打。从武昌到南京,是翼王石达开统一筹划。

欲望挣扎——太平天国那些人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7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月映长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欲望挣扎——太平天国那些人那些事第7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