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太平天国掌握了镇江和扬州,北可上运河,东可进上海。镇扬二州的丢失,更加恶化了咸丰面临的严酷形势。运河被控制,清朝的漕运血管被掐断,财富血液被截流。

太平天国在南京下游的动作,不但引起清政府的高度关注,也吸引了洋人的视线。

======================================

第六章 建 都

六 独家经营:千年不倒孔家店(3)

=====================================

说起来,太平天国与洋人的渊源确实不浅。洪秀全的拜上帝教,与基督教之间,就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洪秀全落榜后,正是接受了梁发编写的基督教传单《劝民良言》的部分教义,创立新教,开始起步。

拜上帝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视为基督教的中国近代化。

明中后期起,西学开始隐隐东渐。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开始昂首阔步风气日盛。历史上,文化上的渗透,总是与军事侵略难分难解地纠结在一起。

天主教在西方大炮到来之前,已经前来挑战中国传统的文化和信仰,但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英国人在东南沿海打响了近代侵略中国的第一炮后,列强接踵而来,一边推销工业产品,一边推销基督教义。

宗教传播的结果,与商品推销一样不景气。外国人找不到问题的症结,只能归因于中国社会的传统和固执。

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经过数千年的相对独立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气质。牛郎织女式的小农经济,最大的好处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所以,只要不是太游手好闲的中国农民,基本上用不着向外界寻求过活的物什。

中国农民除了有自己寻求温饱的现实条件和神话传说外,对于精神食粮,从来也不缺乏,央央华夏,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一个。

中国古代的精神食粮,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国营单位栽培的示范稻,一种是民间自发种植的五谷杂粮。

原始社会时期,大家过着群居生活,思想还处于萌芽期,在荒地上无拘无束地生长。那时,也没有什么所谓的政府,精神文明都属于民间自产自销,没什么政策干预,自己想种啥种啥,自己爱谁就是谁。

到了夏商周三代,进入奴隶社会,开始有了阶级,通俗地说,就是有了不同利益的群体,奴隶和奴隶主之间,一个要剥削,一个被剥削,水火不相容,问题就来了。

奴隶主想要控制奴隶,首先就要占领思想的高地,不但要控制奴隶的饭碗,还要控制奴隶的大脑。于是,天命说出现,周王就自称天子,反抗开始有了一个专有名词,叫做犯上。无非就是灌输剥削无罪,放弃反抗。

西周控制精神粮食还算成功,没有什么大风大浪。到了东周,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个时候,由于冶铁技术的进步,开始出现原始的铁农具;由于畜养技术的进步,野牛变成了宠物,牛耕代替人耕。

在生产力这个强大推手的作用力下,春秋时代开始进入政治地震活跃期,整个社会开始动荡不安。诸候争霸,四分五裂,上下乱套,臣杀君的血案频频发生,大家慢慢见怪不怪,纷纷效仿。民办学校也开始冲击单一公立教育制度,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草根开始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如此一来,思想界也就开始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没有统一的政府会将他们涂成一个颜色,不同的土壤开始孕育不同品种的精神食品,这个现象历史教科书中被称为“百家争鸣”,受到高度肯定。

其实没有百家,最多也就十几家,生意做得较大,比较有市场的,拼打到战国时期,主要剩下四大家:墨、儒、道、法。各家都打广告促销,同时贬损他家,逼其关停。

=====================================

第六章 建 都

六 独家经营:千年不倒孔家店(4)

=====================================

秦国看中的是法家店,经过几代人苦苦经营,最后统一六国,建立秦朝。法家是功臣,自然受到优待;儒家又称孔教,觉得不平衡,免不了发点牢骚。秦始皇大为光火,于是焚书坑儒,用赤裸裸的暴力,公开残忍地就把儒家和谐掉了。

秦始皇开了垄断精神食品店的先例,但是秦国并没有变得很和谐,不久就被农民军折腾得半死,最后终于被刘邦给和谐掉了。

和谐了秦朝的刘邦,到手的是个烂摊子,竟然找不到颜色和谐的四匹马崽替他拉车。觉得秦朝这个法家店太生猛,改开温柔敦厚一点的道家店。

道家店在文帝和景帝手里,继续经营得有声有色,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大好局面。接管了店面的汉武帝,手里掂着祖辈辛苦积攒的雄厚资本,觉得折腾年代应该开始了。武帝折腾的目标,就是要将家业做得更大,这就得走生猛路线,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

武帝北击匈奴,开拓西域,将店面狠狠地向周边扩张了一把,兼并了少数民族开的小店。武帝是个明白人,不想做糊涂事,觉得这事儿办了,也该给天下人一个说法。于是在全国海选理论家,组织说服文稿。

海选的结果,可能连武帝自己也没想到。他干的那些事儿,都是法家店的教诲,海选之后,他却无怨无悔地改换门庭,专门经营孔家店,其他店铺,统统关停。

让汉武帝做出上述决定的,是一个叫做董仲舒的儒生。此人聪明绝顶,又异常好学,据说曾经窝在后花园苦读三年,可没正眼瞧过花园一眼。

董仲舒之所以打动了汉武帝,主要是他上四道菜,对了皇帝的胃口。

=====================================

第六章 建 都

六 独家经营:千年不倒孔家店(5)

=====================================

第一道菜,叫做“春秋大一统”。他说,国家统一,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什么商量和讨论的余地。这话哪个皇帝听了,头不点得像只鸡?无论是暴君还是昏君,哪个皇帝喜欢自己的国家四分五裂?

第二道菜,叫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说,要想统一国家,先要统一思想,用哪种思想?当然是儒家!其他的,就凉到一边吧!这个武帝也感兴趣!要想控制人民,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控制他们的大脑!

第三道菜,叫做“天人合一”。这个天,不是“天空”的“天”,而是“苍天有眼”的“天”,不是地理概念,而是神学概念,反正就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神秘力量,但是能够主宰一切。董仲舒说,天与人,是可以对话的,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除了皇帝,因为他是“天子”,父子对话,稀松平常。

这道菜,简直把汉武帝搞得爽歪歪!天子,多么尊贵!多么威风!谁敢不服?谁与争锋?不只是汉武帝,以后历朝历代的许多掌门人,都被这套说法捧得如坠五云,忘乎所以,胡作非为,胆大包天!

但是,这个菜里面却有一点让武帝觉得不地道——“天人感应”。所谓天人感应,实际上是董仲舒最后留的一手,皇帝既然是天子,谁来约束?

=====================================

第六章 建 都

六 独家经营:千年不倒孔家店(6)

=====================================

董仲舒认为,还得由天来约束。他说,如果君主太不象话了,天是会知道的,而且经常会黄牌警告,黄牌的种类有很多,比如地震拉,洪水拉,类似地震灾害和生物变异,都是上天对儿子的不满和示警,这个时候皇帝就应该收敛收敛,不然可能会被红牌罚下场。

欲望挣扎——太平天国那些人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6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月映长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欲望挣扎——太平天国那些人那些事第6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