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三是战争长期消耗。太平天国以万余部队与源源不断的清兵作战,始终在人数上处于劣势,在战争态势上长期处于突破围困的被动局面,主要是求生存求自保。太平军在长距离运动和残酷的军事斗争中,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都比较严重。

几次大的战斗减员可以做个初步盘点:向荣偷袭双髻山和猪仔峡,太平军损失1000余人;乌兰泰在龙寮岭一战,杀死太平军数千人;江忠源在蓑衣渡,伏击斩杀太平军千余人。零星入伙的人数,基本上与这种减员相当,所以作战部队和军属人数基本处于平稳状态。

--------------------------------

第五章 夺 城

八 洞庭湖 . 岳阳楼 (6)

--------------------------------

与在广西截然不同,太平军进入湖南后,人气指数直线攀升,蛋糕越做越大。

究其原因,也有三点:

一是物产丰富,人口稠密。

湖南水田广袤,是江南重要的稻作区;湖泊河汊星罗密布,又是重要的渔业区。鱼米之乡发达的物质生产,直接促进了规模惊人的人口生产。巨大的人口基数,为太平天国在湖南扩张军力,提供了厚实的金字塔底座。

二是转战千里,连续网罗。

黑暗年代,腐败王朝,越是物产丰富的地方,贪官污吏就越多,苛捐杂税就越重,劳动人民的日子就越不好过。没有哪个贪官愿意跑到撒哈拉沙漠去蹲点吧?

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湖南本来就会党林立,反抗不断。有太平天国前来壮胆助威,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反抗压迫争取幸福的斗志就越发旺盛。

与太平军有过联络,顺路搭车的起义就有:巴陵晏仲武起义、浏阳周国愚起义、攸县谢百义起义、郴桂焦洪(焦亮之弟)和许月桂(焦亮之妻)起义。

在道州,在郴州,在岳州,都有大批民众抱着脱离苦海的美好愿望,毅然加入太平天国。太平军在湖南进军过程中,大赚了个盆满钵满。不但作战部队从1万狂涨到5万,而且还增添了新的兵种:在郴州设土营,有了工兵营;在岳州设水营,有了水面作战部队;此外,还初步拥有了骑兵部队。

三是宣传攻势,争夺人心。

太平天国在进军湖南期间,发布了《奉天讨胡布四方谕》、《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和《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三篇文告。

在太平天国的诸多文作中,对这三篇文告发布时间的说法,基本一致,即1852年夏天,发布地点则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在永安,有的说是在道州,还有的说是在长沙撤围之后,有的则语焉不详(包括罗尔纲先生)。

其中,以道州发布说支持率最高。

我们在此不去考究具体地点,但有两点还是可以说清楚的。

第一,第一篇文告应该发布在长沙撤围之前。因为文告是以东王杨秀清和西王萧朝贵的名义联合发布的。如西王归西,则于理不合。于是有人会说,太平军到天京后发布的文告,不也有西王吗?

长河以为,此处当作别论。西王死后,仍以其名义与东王联合发文,一来是对西王的怀念,二来是保持发文惯例,三来更是拜上帝会升天不灭说的体现,四是因为西王是天兄代言人,借其名号,希望他能在天堂继续保佑太平天国。

第二,不管是哪里发的,在湖南境内应该是广而告之。

那么,这三篇文告与太平天国在湖南做大做强,有什么关联呢?

--------------------------------

第五章 夺 城

八 洞庭湖 . 岳阳楼 (7)

--------------------------------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得先看看这三篇文告都写些什么。

一般来说,起义和讨伐之类,双方在真刀真枪干仗之前或同时,都会打一打口水仗。操作方法就是发布一个檄文。这是个必选动作,一般都要打出这张政治牌。

檄文的内容,一般无非是说自己师出有名,对方该杀该剐,目的在于争取人心,拉拢客户。所以,檄文读起来,基本就是一个政治版的泼妇骂街。

历代檄文中,最经典,最有名,骂得最出色的,是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起草的《讨武氏檄》。而且骆宾王是唯一从被骂的一方拿到稿费的人,武则天可能有被虐待狂,被骆宾王痛得一佛出世二佛涅磐之后,不但放了他,还任他为临海县丞(县长)。

《奉天讨胡布四方谕》就是一个战斗檄文,主要是以比喻、排比、反问、夸张多种修辞手法,痛骂满清政府,鼓吹排满灭清。

归纳起来,《奉天讨胡布四方谕》的立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信仰之辨,主张灭妖。

太平天国在檄文中指出,天下,是上帝的天下;子民,是上帝的子民;衣食,是上帝的衣食。咸丰之流,是妖是魔,并非天子。

这是对咸丰的直接挑战。中国皇帝称天子,主张君权神授,这个神,就是天,始于周,强于汉。西周始有天子称谓;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奠定君权天授说的理论基础。太平天国在此,实际上是否定君权天授说,代之以君权上帝授予说。

究其实,只是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天也好,上帝也好,都是神,不是民。只不过一个是中国原创,一个是西方进口,不见得谁比谁高明。况且,洪秀全也只不过是要借上帝之说,推翻天子,自称天王,都有一个“天”字,缺的是一个“民”字,骨子里依然是换了包装的专制理论。

李大钊说曾说过: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上帝;不建设民国,而建立天国。李氏眼尖,入木三分,看破拜上帝教真相也!

但是,太平天国必须进行这种洗脑工作,因为他们创教立国的理论基石,就是上帝创世说,上帝万能说,上帝救赎说。太平天国用上帝说枪毙天子说,目的就是要清洗人们头脑中的忠君思想,说明推翻皇帝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处于天之下的老百姓,历经苦难,对天子失望,继而对天也失望。于是,他们只好把希望寄托于上帝,换个脑筋,换个崇拜,也许还有活路吧?

上帝,也许就是广大苦苦挣扎着的社会底层民众,所能指望的唯一一根救命稻草吧?

--------------------------------

第五章 夺 城

八 洞庭湖 . 岳阳楼 (8)

--------------------------------

二是华夷之辨,极力排满。

太平天国在檄文中,大骂满洲是异族,与中国即中华民族并非同类,是野种,是“禽兽”,是“羯狗”,是“骚狐”。(其祖宗乃一白狐一赤狗交媾成精,遂产妖人)痛斥满清削发易服,不同中原习俗,大骂京剧是“胡言胡语”。

太平天国尤其替中国女人痛心(三千粉黛,皆为羯狗所污,百万红颜,竟与骚狐同寝),反对满汉通婚(淫乱中国之女子,是欲中国之人尽为胡种也),将汉人也变成了禽兽。

时至今日,这些话语,满族人看了估计要愤怒。国人看了,肯定要用“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进行严肃批判。满族不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嘛?

的确,华夷之辨在今天看来,的确迂腐而狭隘。但在当时,则须另当别论。华夷之辨,古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当时就已有明确的夷狄称谓。更早,可以追溯到炎黄时期,炎黄子孙之说即可为证。

但是,华夷之说,其实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中国版图的扩大,农耕文明由中原向四周播散,很多的“夷狄”和“胡虏”都消失不见,到哪儿去了?这些民族,当然不会集体蒸发,答案只有一个,即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汉化了,同化了。

于是,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融入中华民族的“夷狄”和“胡虏”,继续痛骂那些还没有来得及融入的少数民族,称其为“夷狄”和“胡虏”。太平天国中的广西壮族,此前又何尝不是“夷狄”?

欲望挣扎——太平天国那些人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5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月映长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欲望挣扎——太平天国那些人那些事第5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