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清将各方推诿,让太平军绝处逢生,远逸湖南。江忠源手头只有一千多人,自然不敢分兵江东。江忠源虽然贪功,却还理智,懂得“穷寇勿追”的道理,不敢也无力穷追猛打,追赶太平军的主力部队。

太平天国,真是命不该绝,不说各路将领都来蓑衣渡坐等太平军,即便和春或是张国梁,哪怕其中一人能率兵与江忠源合力设伏,太平天国就算能免于全军覆没,也难免元气大伤。退一步说,如果江忠源手中兵力能再雄厚一点,太平军恐怕也没这么容易逃出蓑衣渡这个死地。

追究起来,还得感谢赛尚阿。换个有魄力的钦差,恐怕结局也不是如此。赛尚阿无力驾驭部下诸将,但不能不向咸丰做个交待。

江忠源蓑衣渡伏击得手,给了赛尚阿报功讨好咸丰的一个难得机遇。

三血战蓑衣渡 (6.7)

可是,赛尚阿还是改不了写小说的习惯。

他对咸丰说,6月5日,他侦察到太平军“全数窜出州城”,准备“顺流北窜”,便派和春督兵追剿,用炮“彻夜轰打”,到第二天早上,他又命令各路将领分路攻剿,打得太平军很是狼狈。(《赛尚阿奏》,《方略》卷13,第34页)

赛尚阿不报江忠源,却将功劳移花接木给总兵和春,印证了官官相护这句至理名言。和春是正黄旗人,正黄旗是八旗第一旗,赛尚阿是蒙古正蓝旗人,都是八旗子弟,赛中堂不想往汉人脸上贴金,屈没了旗人。再说,报个满人,咸丰也开心啊,皇帝不也希望自家人露脸?扬满抑汉这个国策,堂堂赛中堂岂能不知?

赛尚阿捏造事先侦察,事后部署的情节,无非是推卸统帅不力的责任,安慰一下自己那颗自尊受了伤害的脆弱心灵。所以,不能说指挥江忠源,而应该是指挥和春和各路人马。总兵不动,小将建功,你是怎么指挥的呢?越级遥控吗?

赛尚阿隐瞒江忠源的战功,有人不服气。不只是不服气,也学习赛尚阿,添油加醋锦上添花。江忠源自己就不用说了,他在写给刘霞仙的信中,说自己掳获了三百多条船,几乎将太平天国的精锐灭个精光。同乡曾国藩和郭嵩涛牛把皮吹得更响,说江忠源不但缴获大量船只和物资,还杀了太平军几千将士,并且打死了南王冯云山。

这些大量注水的漂亮话,只能骗骗不知情的人。凭江忠源1200人,要守江面,连营东西两岸,还杀了太平军几千精锐,用耳朵想想(不需要经过大脑),就知真假。都是湖南人,能不给家乡涨脸吗?经过吹牛团的努力,江忠源名声雀起,俨然一代名将横空出世。

但是话又说回来,蓑衣渡一战,的确显示了江忠源过人军事谋略。除了杀敌人数翻了几倍,还把在全州就已经奄奄一息的冯云山算在他头上,其他也还基本符合事实。

对太平军来说,此战的确为害不浅。损兵折将不说,物质损失不说,单就耽误进军湖南战机而言,后遗症就很严重,这个以后再说。况且,冯云山尽管全州负伤在先,但毕竟是死在了蓑衣渡,也算江忠源福气,太平天国晦气。

太平天国副军师后军主将开国第一功臣南王冯云山,太平天国第四号领导人,太平天国第一开国功臣,紫荆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者,太平天国无出其右的组织者和教务工作者,还没有来得及施展全部才华,便窝囊地死在了加速跑的途中,没有机会一展雄才。对他个人来说,是一种遗憾;对太平天国来说,是一种不幸。

简又文先生曾说,如果冯云山在,可以辅佐天王,裁制东王,调和诸王,天京变乱王杀王的悲剧,就不会发生,太平天国就能成功。这话虽然有点夸大个人作用的英雄主义色彩,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冯云山,出生于广东花县禾乐地,与洪秀全家乡官禄布村相邻,相隔仅有三里之遥,不定俩人小时常常在一起放牛呢。具体出生年月说法不一,不大确切,大约与洪秀全年龄相仿。冯云山家境富裕,与洪秀全同在一个私塾念书,虽然圣贤书读得达不到政府要求,考不取功名,但看了很多的课外书,从小熟读兵法、天文、地理、历算诸书。在桂平县坐牢的那段日子里,他还创制了太平天国的历法——天历。创制历法,可不是一般的技术活,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和百科知识,非综合素质高超者不能为也。

冯云山的特殊经历,使他与洪、杨关系都很特殊。洪秀全是他老同学,是最早的事业搭档,无话不谈,铁杆哥们;杨秀清是冯云山淘出来的草根领袖,冯云山是他的直接上线,是老领导。况且,冯云山在封王排位问题上表现出来的风格,他的人格魅力和威望,他出众的口才和说服能力,这些因素都将对后来领导层内部矛盾的化解,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讲,冯云山如果死得晚一些,太平天国的历史可能需要进行一些改写。

正因为如此,太平天国对这位过早离去的最高层领导人之一,表现出了极大的敬佩和怀念。太平天国拜上帝教必修教材《天情道理书》中说:南王籍录广东,家道殷实,前随天王遨游天下,宣传真道,援救天下兄弟姐妹,日侍天王左右,历山河之险阻,赏风雨之艰难,去国离乡,抛妻弃子,数年之间,仆仆风尘,几经劳瘁,……历尽艰辛,坚耐到底。

字里行间,处处显露着人们对南王开创基业的深深感动,流露出人们对这位执着于目标的领袖的深深眷恋。除此之外,南王创制建章,也是功不可没。李秀成在自述中说:首事六人之中,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太平天国军民曾如此评价冯云山:如此奇才,向非天生,何以至此!史家有云:其忠勇才德与智谋器度实为太平天国之第一人!事实上,太平天国在永安第一次开科取士,状元就是冯云山。

不但自己人,就连清军方面,对冯云山评价也相当高。在广西作战时,清将曾感叹:凶悍诡诈,久历戎行者不独未见,并所未闻。仗打得如此出神入化的,不但没见过,听都没听说过!

冯云山死后,洪秀全痛哭流涕:天不欲我定天下耶,何奈吾良辅之速也。1859年,洪秀全在删封洪仁保共唤髀抖苑朐粕降纳钋谢衬睿褐就贤酰妹旨幔�

冯云山死了,可太平天国还得继续奋斗下去。太平军将士掩埋了南王的尸体,满怀对南王的怀念,踏上新的征途,继续向小天堂迈进。

--------------------------------

第五章 夺城

三 湘南攻城麻辣烫 (1)

--------------------------------

湖南史上最早的民工头江忠源,带领湖南史上最早一批农民工,出省打工,在蓑衣渡狠狠地赚了一笔,打出了名声,逼得太平军放弃顺江北进的计划,转向湘江东岸,从小路越过华黄山脉,从西部绕进湖南。

湖南,又称潇湘,地灵人杰。湖南虽美,可湖南人不好对付,连妹子都是辣的。(宋祖英姐姐的歌辣,人也辣)太平军的速进湖南计划,就是被一个叫做江忠源的麻辣湖南猛男给扰黄的。

被江忠源赶到湘南(全州靠近湖南南部)的太平军,瞄上了全州东北面的永州城。

太平军吸引了蓑衣渡的教训,知道速度就是胜利,加上有湖南天地会本地人带路,一路上走得很快。6月7日,太平军撤出蓑衣渡。第二天,兵扎永州城西30里处。第三天,杀到永州城外。

走出广西,走进湖南的两广的太平军老兄弟,他们也许没有想到,这将是他们对故乡的永别,从此,他们再也无法再回家看看,帮爸爸妈妈洗洗筷子聊聊天。(也无所谓,反正一家人都出来了,房子也一把火烧了)

对于安土重迁的农民兄弟们来说,要彻底消灭恋乡情结,这实在有点残酷。但为了理想,为了小天堂,他们不能不走得更远些,更快些。

欲望挣扎——太平天国那些人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月映长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欲望挣扎——太平天国那些人那些事第3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