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当边界危机的消息传到华盛顿和伦敦以后,两国大员都感到十分震惊,赶紧采取措施平息险些引起国际争端的爆炸性事件。9月美国总统詹姆斯.布坎南(James Buchanan)派遣温菲尔德.斯科特将军同道格拉斯总督商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美国国内局部紧张局势升级,内战即将爆发。斯科特将军也是马不停蹄刚刚解决完其他几处边界争端,这次他于10月份来到圣胡安岛上,开始同道格拉斯洽谈。

协商的结果是,双方同意继续驻军圣胡安岛直至最终达成解决方案,把岛上部队减少到双方各100名士兵以缓解敌对状态。考虑到供应和进出方便,英军大营驻扎在岛北端,而美军大营则安排在南端迎风的牧场上,但适合于对海上船只的攻击。今天,当游人来到圣胡安岛上时,就会看到仍然飘扬在“英军大营”上空的米字旗,由公园护林员每天升起降下,使这个地方成为没有外交关系但美国政府人员定时定点地为另一国升降国旗的几个场景之一。

在双方驻军的那些年里,圣胡安岛上的英美驻军维护着一种非常和睦友好的社会生活,他们互相造访,一起庆祝节日,经常举办体育活动。公园护林员告诉来访者说,这些年里对和平最大的威胁是“大量的酒精饮料”。

就在这样的和谐环境下,圣胡安岛一晃就是十二年。在随后十多年的冲突和军事对抗之后,争议最终和平解决。本来英国殖民地当局游说伦敦乘着美国忙于内战全部拿下普吉特海湾(Puget Sound,位于今天美国境内乔治海峡以南)。1871年英美两国签署了《华盛顿条约》(Washington Treaty),对两国之间存在的各种争端,包括新近成立的加拿大自治领的边界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其中就包括把圣胡安争端提交给国际仲裁机构,最后仲裁机构倾向于美国,把圣胡安岛西端的哈罗海峡(Haro Strait)作为英美两国的海上边界。

1872年11月25日,英国人从英军大营撤出,美军随即跟上。上加拿大政客们和公众舆论早就痛恨《俄勒冈条约》,现在再次被领土的沦丧而愤愤不平,逐渐寻求在国际事务上的自主权。如今,圣胡安岛上的国家历史公园里就有关于“射猪之战”的纪念场所。

且说1846年之前的一年中,美国总统波尔克(Polk,第十一任)支持美国扩张主义者所谓“要么54度40分,要么就打”的叫嚣,高调宣称美国对太平洋沿岸直至俄国在阿拉斯加的领土一带的所有权。

自1818年以来,英国和美国共同占领着有争议的俄勒冈地区,但随后美国定居者大量进入这一片土地,美国因此拥有了对这片土地声称主权的最大砝码。不过这时,美国正陷入同墨西哥的领土之战,美国不得已同意了英国提出的以49度纬线为美加边界的建议。

俄勒冈争议解决以后,英美冲突的潜在根源消失了。这样,加拿大新任总督埃尔金勋爵(Lord Elgin)所面临的任务就轻松多了。此时埃尔金才三十五岁,以前担任过牙买加总督,在政治上倾向于温和保守派,本来是被皮尔政府任命的,皮尔政府倒台后由约翰.罗素领导的新自由党政府确认了这次任命。埃尔金勋爵的妻子是已故达拉莫勋爵的女儿,是罗素政府殖民地办公室秘书长格雷伯爵的侄女。

此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就是带领英军武装入侵北京,臭名昭著的“火烧圆明园”正是埃尔金的勾当。当然是在结束加拿大总督任期之后,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此先来回顾一下这段令所有中国人痛心的旧日往事:

却说埃尔金勋爵于1854年结束了加拿大总督任期于12月返回英格兰之后,徘徊在大英帝国的政坛之外。1857年埃尔金作为大英帝国高级专员带领英军入侵中国,派兵轰炸广东,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于1858年6月26日迫使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

1860年6月,埃尔金再次来到中国,帮助其兄武装入侵中国。1860年10月18日,因中国人拒不投降,埃尔金欲凭借其先进的枪炮独吞北京,下令烧毁清政府在北京外围的老夏宫圆明园,据说是为了报复清政府关押了二十多名欧洲人和印度人,包括两名英国使者和一名《泰晤士报》记者。北京老夏宫是一处集皇宫和园林于一体的复合性建筑群,距北京西北城墙约八公里,于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初修建而成,是清庭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场所。

还有一种说法是,埃尔金本来考虑烧毁的是紫禁城,但由于《北京条约》正在紫禁城举行谈判会议,他担心使他们的野蛮行径合法化的《北京条约》受到干扰,所以才选择烧毁了圆明园。埃尔金带领3500多英军点燃了北京老夏宫,大火燃烧了整整三天。放火烧毁圆明园之前,埃尔金带人对这所清庭皇宫洗劫一空,大量中国仅藏的古物宝贝流失。

英国人的行径完全是属于故意毁坏艺术文物,借此抢劫其中的大量财富,对中国人来说是外敌入侵的奇耻大辱。这次英国人还侵袭了圆明园附近的颐和园,只是遭受的损失没有圆明园大。1998年,圆明园夏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物保护遗址。

1860年10月24日,清庭在埃尔金的淫威下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把九龙半岛和香港外围领土割让给了英国。埃尔金在两次中国之行间期,还到过日本一趟,于1858年8月同日本签订了《友好通商条约》,日本自动成为英国的半殖民地。

有人说,埃尔金对于英国强迫远东国家进行非法鸦片交易持迟疑态度。如果不是大英帝国的内部争斗,他也不会履行英政府派下的任务。在轰击广东之前,他写给妻子的信中这样说道,“在我的一生之中,我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而感到可耻。”此人随后于1861年被大英帝国派往印度担任总督,结果上任伊始就死于非命。这位此前还是加拿大总督的埃尔金勋爵在离开加拿大后的“政绩”大抵如此。

且说埃尔金勋爵于1847年春到达加拿大之后,立即投入到“把加拿大政治从泥潭中拉出来”的工作中。在蒙特利尔举行的欢迎大会上,埃尔金宣布他要采用“正直诚实明确无误的达拉莫勋爵关于组建殖民地政府的建议”,但埃尔金却没有说出该建议的具体内容。他清楚地看到如果没有法裔政党的支持,任何一种殖民地政府都将无法运行下去。

从一开始,埃尔金就通过各种途径向法裔加拿大人表明他是信任法裔政党的。他打算通过A.N.莫兰(Morin)把法裔政党吸收到联合政府中,并相信法裔政团是一个非自然组成的政党,不太喜欢“英国人党派”所要奉行的根本性纲领。结果不言自明,埃尔金还是无法把法裔政团联合起来,因此在埃尔金的心里自然产生了这样一个结论:法裔政党不了解责任政府的真正含义。

“法裔加拿大人似乎无法理解宪政的原理,而宪政就是要给他们而且是针对他们实行的政治体制……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他们认为时机一到,他们就重新祭起他们老掉牙的民族大旗,强调他们的权利,在政府的管理部门分到属于他们的那杯羮。这不是因为他们所拥护的这个政党有什么优点值得去遵从,而是因为这个政党代表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法裔族群。”

埃尔金努力装扮成总督对所有政党都保持中立的姿态,也赢得了大英帝国殖民地办公室秘书长格雷勋爵的全力支持。1847年6月,当省际议会刚刚召开不久,埃尔金的政府同样没有逃脱难以运营下去的处境。德雷伯卸任成为一名法官,垂死挣扎的殖民地政府落到了托雷党内常青树但毫无创意的两位领导手里:亨利.谢伍德(Henry Sherwood)和多米尼克.大力。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小说在线阅读_第7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漫游国际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第7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