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勃兰登堡位于华盛顿东北部郊外,是英军进攻华盛顿特区的必经之地。6000多美军阻击4000来人的英军,但由于美军仓促应战组织无序,布防严重失误,当时的美国民兵是最靠不住的一支军队。结果美军只放了几炮之后就四散开逃,只有400多人的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坚守阵地,最后也是寡不敌众被迫退却。英军虽然在美军的炮火下奋勇直前,伤亡重大,但终于打跑了守军。这次战斗被冠以“美军历史上最可耻的一场惨败”和“美国历史上最丢脸的一段”

美军放弃战场,英军进军华盛顿已经畅通无阻。美军民兵实际上逃到了华盛顿大街上。美国总统麦迪逊和联邦政府官员也听到了枪声看到了炮火,差点当了英军的俘虏,最后逃跑及时才免更加可耻更加丢脸的一幕出现。多亏总统夫人多尔莱.麦迪逊(Dolley Madison)奋不顾身,临走从总统府里抓了一些珍贵的历史画卷和其他艺术作品,当晚英军开进华盛顿城。

英军指挥官到白宫一看,为总统先生准备的晚餐还热乎着呢,他们不慌不忙享用完了丰盛的晚餐之后,放火烧毁了包括白宫和金融大楼在内的所有公共建筑。英军也美美地欣赏了一次他们为美军在约克所犯罪行的报复杰作。美军海军为了不让英军俘获舰只和军需物资,放火烧着了船坞码头,结果火海连天,好一副热闹景象。

当天晚上,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异常猛烈的暴风雨席卷华盛顿特区,期间夹杂着一两次龙卷风袭击,美国首都再次遭到更加严重的破坏,所幸的是大雨浇灭了熊熊大火,也算老天有眼。暴风雨过后,英军离开华盛顿向巴尔迪摩挺进。

正是:总督挥戈杀气浓,却遇敌炮傲长空。直捣华府复仇战,总统逃命餐尚温。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五十九回

星条旗下炮声隆,弓箭湾堡报和平

巴尔迪摩是一个非常繁忙的港口,是美国私人海上武装的基地。接下来巴尔迪摩之战开打,双方均有伤亡。罗斯将军在指挥作战时遭到阻击手的射击而阵亡,该阻击手即刻就被英军射杀,英军随后撤退。同时期,英军还计划在9月13日水陆夹击巴尔迪摩,但在进入港口时无法攻克麦克亨利堡(Fort McHenry)而后撤。

所谓的麦克亨利堡战役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具体的战斗。当时英军火炮与美军大炮形成对轰,但英军火炮射程长,能直接打到城堡上,而美军大炮只是白费炮弹,最后就放弃了对轰。水路进兵计划是配合陆上主力部队作战,现在看来这种两路进攻的配合作战计划已经不太可能,于是英军连续轰击之后放弃进攻,撤退离开了。在进攻巴尔迪摩的那天晚上,整个巴尔迪摩一片黑暗,所有的灯都熄灭了。英军连续轰击了25个小时,只有在炮弹爆炸发出光亮时,依然还能看到城堡上飘扬的美国旗,说明阵地还在美国人手里。

这次战斗的场景激发了美国律师佛朗西斯.斯科特.基(Francis Scott Key)的诗情画意,当时律师站在窗口亲眼目睹了英军对麦克亨利堡的进攻和美军的英勇抵抗。1814年9月13日凌晨,当弗朗西斯.斯科特.基透过炮火的硝烟,看到一面美国国旗仍然在城堡上空迎风飘扬时,他被这一场景深深打动了。随感而发不可收拾,他随手抓起一张纸写下了几行诗。第二天,他把诗稿送给法官尼克尔逊(Nicholson),得到大力赞赏,尼克尔逊建议用一首当时非常流行的曲子为这首诗配曲,取名为“星条旗之歌”。这首歌深受美国人民的喜爱,很快就传遍了全国。1931年被正式认定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国歌。

这位律师很有诗人天赋,一口气写下了四组歌词,而真正传唱的也就是第一组,后面有些内容还反映了当时这位律师对英国人的憎恨。还有一首与“星条旗之歌”很貌似的歌叫“星条旗永不落”,但不是美国国歌。

星条旗之歌(只是叙述故事需要,也许歌词可以结合情景有欣赏价值,绝没有他意)

哦,你可看見,透过一线曙光,

我們对着什么,发出欢呼的声浪?

谁的阔条明星,冒着一夜炮火,

依然迎风招展,在我军碉堡上?

火炮闪闪发光,丨炸丨弹轰轰作响,

它们都是见证,国旗安然无恙。

你看星条旗不是还高高飘扬

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1812年战争到了1814年末时,最后的战场转移到了美国南方的路易斯安那州。此时,欧洲国家已经停战急于签订合约,由于当时的通讯非得通过远洋海运才能到达大西洋这边,北美人乘着根特和平协定的消息还没到来,双方从北一直打到南方。

1814年末,美国未来的总统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率军来到路易斯安那的新奥尔良(New Orleans),迎战入侵而来的英军。次年1月8日经过新奥尔良战役,美军大胜,以很少的代价打死打伤英军2000余人,取得了自开战以来对英军的一次大捷,后来杰克逊因此而被推上美国总统宝座。

英军放弃新奥尔良,转战攻击阿拉巴马州的墨西哥湾沿岸一带。在1815年2月12日弓箭湾(Fort Bowyer)堡的战斗中,英军一千来人又修城堡又调用大量的大炮轰击这个战略要地。原来英军从新奥尔良战败后转战阿拉巴马,杰克逊为了让英军知难而退,号称弓箭湾堡没有十来万军队是攻打不下来的。这下好了,只有三四百人美军防守的弓箭湾堡愣是让英军炮轰多日,最后不得已宣布投降。

战争结束第二天,信使才猴急火燎地带着和平协定通知交战各方,英军只好放弃刚刚攻占的城堡,驾船回家了。英军盟友印第安人索克(Sauk)部落更不知道人家打架双方已经握手言和,到5月份还在攻击圣路易斯西北部的小股美军,甚至断断续续地在密苏里一带把战斗进行到1817年(当然,有时真不知道索克部落在后来的战斗中究竟是代表英军还是为了自己)。

又是一个圣诞之夜,即1814年12月24日,由美国、英国和爱尔兰在今天比利时的根特市签订了一个《根特协定》(Treaty of Ghent),英美双方在北美打了三年多,结果双方以平局的结局“握手言和”。该协定规定双方释放所有的战犯、侵占领土和捕获的船只。这样,美国得到了苏必里尔湖附近、密歇根、缅因和太平洋沿岸大约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西方人就是这样的做事风格,口里憋着气,绝不下大棋。打归打,谈归谈,即使原地踏步也绝不能让对方得了便宜还卖乖。看看北美历史上这些战争,不是你来我往,就是蓄意报复,从来没有韬光养晦这么个说辞。说来也怪,可是英国人愣是抓了些不少黑人奴隶,说好连同土地战俘一道送还,可是后来竟赖账,给了美国人35万英镑了事。美国人也不怎么样,把协定中第九条条款忘得一干二净,那时美国人对于土地的贪婪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乘着印第安人联盟分裂,疯狂地攫取了俄亥俄和密歇根大片土地。

英国人在摆脱拿破仑的纠缠之后,军事上的优势比起当时的美国人来说,还是绰绰有余的。可是英国人很绅士地在谈判桌上放弃了与美国人讨价还价,尽管心里对于1783年《巴黎和约》规定的边界线耿耿于怀,可是面对这个离经叛道的儿子辈美国来说,英国人可谓一位“宽容的父亲”一般,北美的老西北区这块战略要地就这样被美国人控制在手里,终于把加拿大变成了美国这只老虎身边的绵羊。英国人唯一得以安慰的是皇家海军仍然对大西洋沿岸掌控着制海权。

要说战争有好处,这回加拿大东部的海洋诸省真的时来运转。战争一开打,哈利法克斯港口就挤满了海军船员和经商的人群,贸易额飞速增长,有时顺手牵羊逮几只美国商船,新斯科舍的商人们兜里钱都鼓起来了。战争需要粮草,这里的农场和渔业忙得热火朝天。在新布伦瑞克,战争刺激了伐木业的发展,丰富的林业资源都统统变成钞票装进沿海居民和企业家的口袋了。饱暖思淫欲,富裕起来的殖民地人民直到这时才开始真正享受起了文化娱乐生活。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小说在线阅读_第6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漫游国际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第6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