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首次号召美国要向英国政府发动战争,指责“英国政府派出密使活动在印第安人当中”,其他西部各州的州长也呼吁采取军事措施。田纳西州的威廉.布朗特(William Blount)要求政府“立即采取行动肃清印第安人中的每一个英国人......”。一时间群情激奋,国会通过了一项谴责英国政府干涉美国国内事务的议案。“蒂皮卡诺”也为恶化的英美关系火上浇油,最终导致几个月后美国向英国政府宣战。

事实上,英国人对于美国人大肆驱赶印第安人的行径还是始终坚守中立政策的,只是1807年后,加拿大政府负责印第安事务的部门看不过印第安人的悲惨遭遇,只有在印第安人同美国人打仗的时候,偶尔向印第安人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持。

1811年,蒂皮卡诺(Tippecanoe)战役结束后,印第安人全线战败,在老西北区抵制美国人定居的希望从此化为泡影。与此同时,美国人同英国政府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从怀疑英国政府支持印第安人发展到公开指责直至宣战。

不单北美本土摩拳擦掌,欧洲爆发的拿破仑战争也给北美的战争局势推波助澜。无论英国发出的“枢密令”(Orders in Council)和还是拿破仑的“柏林裁定”(Berlin Decree)都禁止美国人同欧洲交战国进行贸易,这对急红了眼的美国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冒犯。

1809年,迫于“鹰派”(War Hawks,一般是指来自美国南方和中西部,利用美国人对英国政府根深蒂固的仇恨心理煽动战争的政客)人物的压力,美国政府出台了一个向交战国双方禁运美国商贸产品的禁令作为报复措施。

搞笑的是,从一开始就喜欢“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美国人竟然损害自己的商贸基础,断绝与欧洲的经济联系,把自己与世隔绝。自吞苦果的美国人还要忍受皇家海军为追查逃兵在公海上肆意搜查号称中立的美国船只。即使船员声明了自己的美国身份(有时确实如此,有时也有冒充),也免不了被皇家海军强行征用为军队服役。美国因此激烈抗议自己的权利遭到了野蛮的践踏。

英国和美国之间的战争似乎已经剑拔弓张一触即发,尽管战争危机有所延后,但双方都把战争的爆发看作是不可避免的。

1812年英美战争的另一根导火索应该是美国人自身的扩张主义心态。美国不断增长的人口需要更多的土地,这才是“鹰派”政客们发动同印第安人打仗的真正原因,也是反英宣传的目的。在这些政客们看来,富有但欠发展的英属北美殖民地似乎是在邀请美国人来占领,而英国轻而易举地拿下新法兰西的先例更让美国人觉得,占领英属北美殖民地将会不费吹灰之力且百利而无一害。

1812年夏天,面对“鹰派”政客扇乎起来的必战氛围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第四任总统麦迪逊(Madison)众愿难违,勉强向英国政府宣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英国也才是刚刚取消了令美国人恼羞成怒的“枢密令”,印第安人问题也已经淡化了不少。就在宣战的那一刻起,美国政府就开始寻求与英国政府媾和的可能性。俗话说,射出的箭泼出的水是收不回来的,由鹰派宣传机器渲染起来的国民情绪已经到了非战不可的地步,既然出手了,也就没有再缩回的道理。

英国皇家海军在大西洋上和海洋殖民地周围极大地限制了美军的大规模活动,但加拿大内陆边境线上的防守却非常薄弱。尤其对于上加拿大殖民地,一旦战争来临,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作为上加拿大的交通枢纽,圣劳伦斯河道直接暴露在美国人的枪口之下,而且易攻难守,魁北克和蒙特利尔等城市动不动就直接陷入敌人围攻的境地。

然而,情况显然比上加拿大人担心的要好一些,愚蠢的美军指挥官把几乎所有的攻击目标锁定在攻击西部地区从尼亚加纳到温德萨(Windsor)一带的城堡要塞上。

上加拿大人获悉美军的攻击目标后,提着的心吊着的胆还没放下,与敌人入侵威力相当的另一种危险陡然袭来。原来,上加拿大的一些人认为这个殖民地迟早要被毁灭,因此对战争的到来麻木不仁;还有一些极少数的人(好玄,幸亏是极少数)公然表示不忠于英国王室。

要知道此前上加拿大殖民地为了增加人口,从美国挖来了好几千人,却没有能力给这些美国人洗脑。如果美国军队打过来,这些未经洗脑的美国人就成了深埋在上加拿大的定时丨炸丨弹。

正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脆弱防线临大敌。毕竟战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五十一回

兵分三路美军入侵,两线作战将军御敌

美国领导人自以为是地认为,这次的加拿大可以轻而易举地拿下。前总统杰佛逊乐观地展望加拿大战事将是“一次行军过程而已”。美国独立期间和之后确实有很多效忠派移居上加拿大,因此美国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人显然应当为老东家卖力。可是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仅凭自己一厢情愿的想当然往往是要事与愿违的。效忠派这次让美国人失望了,他们不但没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反而为了保家卫国,让加拿大这个逆来顺受的殖民地第一次感到了作为祖国母亲的骄傲。

战前的上加拿大,殖民地一把手普雷沃斯特感到自己的角色很玄妙,他一直致力于从美国购买大量的军需品。说来也怪,即使在开战之后美国政府一度下了禁令,这种特殊的贸易行为还是畅通无阻,真是战争无碍商业路,风口浪尖载沉浮。

下加拿大显然人口众多,英裔精英自然出于对大英帝国的耿耿忠心而支持英军;而法裔精英表现出来的高度支持则是害怕美军占领以后会打破已有的秩序,引进新教,进而弱化天主教、本土化思潮、民主共和体制和商业资本主义等渐入佳境的社会形态。法裔居民还担心他们正在缩小的人间天堂将会因为被美国人占领而挤满了美国移民。

说点题外话,魁北克人恐怕给人印象最深的特点就是认为自己活在天堂里,连美国人都想削尖了脑袋往里硬挤,何况世界其他地方来自穷乡僻壤的人了,因此不少人认为这些“魁瓜”(魁北克法裔人口用法语翻译之后的缩略语)就像井底之蛙一样,不但不了解外部世界也有多么精彩,也不管地球村如今已经变得如此之小,只顾夜郎自大地把这片天寒地冻人烟稀少的土地看做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的人间天堂。

战争初期,英军的军事经验绝对远胜于独立之后第一次上战场的美军指挥官。1812年夏,美国人计划兵分三路进攻加拿大:东路由亨利.迪尔本(Henry Dearborn)将军率领,取道尚普兰湖直插蒙特利尔,中路由斯蒂芬.范. 伦斯勒(Stephen Van Rensselaer)将军率领沿尼亚加纳河发功攻击,西路由威廉.赫尔(William Hull)负责通过底特律进攻上加拿大。

美国人很直接,尽管可以通过攻占蒙特利尔和魁北克来切断圣劳伦斯大动脉,让英军无法自救,美国决策层还是先要惩罚那些支持土著印第安人抵抗向西定居的上加拿大人,因此,一开始所有的进攻线路都是瞄准了上加拿大。

(本回未完待续)

第五十一回

兵分三路美军入侵,两线作战将军御敌

美国领导人自以为是地认为,这次的加拿大可以轻而易举地拿下。前总统杰佛逊乐观地展望加拿大战事将是“一次行军过程而已”。美国独立期间和之后确实有很多效忠派移居上加拿大,因此美国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人显然应当为老东家卖力。可是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仅凭自己一厢情愿的想当然往往是要事与愿违的。效忠派这次让美国人失望了,他们不但没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反而为了保家卫国,让加拿大这个逆来顺受的殖民地第一次感到了作为祖国母亲的骄傲。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小说在线阅读_第4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漫游国际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第4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