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包括约瑟夫.布兰特(Joseph Brant)为首的莫霍克印第安人在内的效忠派惊恐地见证了在美国咄咄逼人的气势下,俄亥俄地区的印第安部落几乎在英国放弃西部商栈的同时也向美国人交出了自己的家园。

美国人对土地的贪婪、霸道和残忍,让很多印第安人明白了与其让美国人入侵还不如自己离开的道理。俄亥俄地区生活的印第安人被美国人驱赶得到处漂泊,无处安家,最后也来到上加拿大这片相对友好的白人控制区。

这下好了,先有效忠派,后有美国人,接着是无处安身的印第安土著,人口是增长了许多,拿什么来养活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上加拿大殖民地的最大财富是拥有大片无人居住的肥沃土地,可是真要指望这些土地给予回报还不得等到猴年马月。上加拿大殖民地严重地依赖上了英国政府的救助和征收来自下加拿大的商品的税收。

1796年西米柯离任,继任者虽然诚恳老实,但由于缺乏想象力,上加拿大居然沦落到举步维艰靠人养活的地步。由于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应付这些无关紧要的人们的琐碎杂事已经捉襟见肘,政治生活就更是一种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了。除了区区几百人的都城约克镇(York,即后来的多伦多)之外,其他地方的社会生活单调得简直无以复加。若说有点经济活动的话,也不过把当地少得可怜的谷物卖给英国换回一些日用品,还有就是把开荒垦地时砍伐的方木材料供以出口。

上加拿大的人口越来越多样化:信奉罗马天主教的苏格兰高地人建成了格伦加里(Glengarry)郡;法国效忠派(别弄错啊,是效忠法国皇室的那部分)难民聚居在约克镇以北的杨格街(Yonge Street)上;来自宾夕法尼亚和纽约的一大群德裔门诺教徒(Mennonites)、顿克教徒(Dunkards)、教友派信徒(Quakers)、路德教徒(Lutherans)和其他“靠天吃饭者”们在约克镇周围及大峡谷上游地区形成了农业社区。截止到1812年,上加拿大已经拥有了10万多人的人口,可是只有两万人能够得上“联合王国效忠派”的标准。奇怪的是,这时的上加拿大殖民地行政上由英国政府管辖,但从社会形态和经济发展模式上看更像是美国的边区。

1812年的战争似乎是命运设计好的试金石,专门来检验这些定居在上加拿大殖民地的美国人是否真正同化到英国殖民地,或者经过这么多磨难以后,他们是否还能保持得了美国殖民地反叛战争时期而萌生的始终不渝忠于英国皇室的信念。

正是:不尽艰辛方安定,又见战火连云天。要知战争如何发生,且看下回分解。

第五十回

美国西扩土著反,北邻接济受牵连

1796年英国政府根据卖国性质的《杰伊条约》交出了老西北区的贸易商栈以后,大英帝国殖民地政策的重心转移到了新殖民地“新布伦瑞克”和“上加拿大”的建设上来,可是,西北地区的紧张局势并没有缓和。先是美国的毛皮交易商后是蜂拥而来的美国定居者,美国人开始大举进入了东部印第安部落的这块最后的避难所。

却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印第安人各部落内部也都分裂成“爱国者”和“效忠派”两大阵营。对于美国反叛者来说,美国独立战争是两条战线上的战争:东部推翻英国统治,西部同印第安人作战。

刚刚宣称为美利坚合众国的美国人一心要同把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印第安人拉拢过来。美国人在西部的利益所在也是引起1812年战争的因素之一。英国政府的政策是极力维护和平,而美国一方则正好相反。大多数土著印第安人支持英国,希望通过战胜美国来阻止殖民扩张到他们仅有的印第安家园。

这时,著名的易诺魁联盟内部有六个部落,其中四个部落支持英国政府,反对新英格兰殖民地独立。1779年苏利文(Sullivan)带领美军闯入易诺魁人家园,摧毁了40多座村庄,想让印第安人老实点,至少在美国完成伟大的独立战争期间保持中立。可是征服行动不但没有起到预期目的,反而让所有印第安人更加众志成城。

易诺魁人虽然已经分裂,但他们还是不愿意自相残杀。然而一旦卷入战争以后,易诺魁人就由不得自己了。战争就是这样残酷,岂容他们的儿女情长。相互的立场不同导致他们受制于人,最后兵戎相见,结果支持英国政府的一方战败,丧失了美国境内所有的土地。战败的易诺魁人只有来到加拿大,英国王室把安大略格兰德河(Grand River)一带划分给易诺魁人作为他们的保留地。很多其他印第安部落也是相似的命运。而西部偏远地区的战斗则更加惨烈,双方暴行不断,村庄和庄稼毁于行军打仗,普通老百姓陷入了无穷的灾难之中。

而让印第安人感到震惊而愤怒的是,独立战争结束,英国人同美国人于1783年签订了《巴黎和约》,在没有通知他们这个英国盟友的情况下,就把美国境内大片印第安人土地割让给美国人。美国人也是当仁不让,把土地真正的主人不当人,想要按照占领区人民的待遇对待印第安人,所有本来属于印第安人的土地权归美国人所有,等于英国政府一松手,美国人就白捡了大片印第安人的土地。

当然这是和约中的规定,实际要取得土地权,还需要同印第安人打交道。可想而知,世界上任何土地的易手没有战争是实现不了的。后来美国人发现一纸和约是无法拿到印第安人土地的,印第安人是不会那么容易将自己的土地拱手相让,除了武力夺取别无他法。这时的美国联邦政府心高志满,急于向西扩张,而地方政府有苦难言,美国人不得不放弃原来高傲无礼的态度,于是想了个折中的办法从印第安人手里购买土地。可是还是有些州政府和定居者并不认真执行政策,最终导致战乱不断。

美国政府以金钱为诱饵,以武力迫协为手段大肆驱赶印第安人,占领了无数印第安土地,引起了印第安社会的惶恐不安。1800年,威廉.亨利.哈里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成为印第安纳州的州长以后,在总统托马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的授意下,穷凶极恶地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双方对立情绪空前高涨。肖尼部落的兄弟俩特库姆赛(Tecumseh)和腾思科瓦塔瓦(Tenskwatawa)组织了一个“泛印第安部落抵抗运动”,号召土著印第安首领停止向美国出售土地。

当时,为了应对逐渐升温的紧张关系和出现战争的可能性,美国民兵武装和正规部队准备向“泛印第安联盟”的总部发动一次先发制人的打击。威廉.亨利.哈里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后来成为美国第九任总统)一心想在老西北区建立自己的州,用重金收购印第安人的土地,疯狂驱赶印第安人。

这次哈里森带着从印第安纳州招募的民兵武装和美军正规部队来到蒂皮卡诺河和瓦巴士(Wabash)河的交汇处先知镇(Prophetstown)郊外,企图首先召见印第安首领然后实施突然打击。不料印第安首领腾思科瓦塔瓦(Tenskwatawa)早有准备,派遣500多名印第安战士袭击美军营地。1811年11月6日黄昏之前,印第安人发起攻击,美军拼死守住了阵地。印第安人在打死打伤不少美军以后撤离居住地。美国人虽然在战术战略上赢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样的结果让美国人恼羞成怒,在印第安人撤离后,美军放火焚毁了先知镇。

哈里森回去以后宣称此战给予印第安联盟以沉重打击。时人盛称哈里森为“蒂皮卡诺”,哈里森最终成为美国第九任总统也与吹捧这次战役的战果不无关系。

12月开始,美国各大报纸开始登载美国在这次战斗中取得的辉煌战果,同时把矛头一转,严厉抨击英国政府向印第安人提供军火,教唆印第安部落向美国政府采取暴力行动。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小说在线阅读_第4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漫游国际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第4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