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说来,这也是整个欧洲的宗教问题。当初信奉罗马天主教的英国国王在以势力强大的新教为主的英国呆不下去,逃亡到天主教为国教的法国,现在北美魁北克殖民地的法裔又都是天主教教徒,按说主教死了,应该由法国国王再任命就是了,可是现在殖民地是英国的殖民地,这个问题就摆在殖民地政府的面前,如何利用宗教问题稳定以法裔人口占多数的魁北克殖民地政局,还是满足少数英裔人口的要求大力推广新教势力,让信仰天主教的法裔人口成为刚刚回到大英帝国怀抱的殖民地的不稳定因素,让殖民地随时都面临着宗教冲突的危险。

穆雷毕竟是穆雷,这位首任总督巧妙地运用了词汇外交手段,于1765年把布里安(Briand)安排成“魁北克天主教堂的主管”,并没有就地剥夺他的权利。这样,教堂工作得以延续下来,帝国政府做出了妥协但没有丢失面子,重要的是加拿大人也乐意接受了“国王慈父般的善良”。

在宗教上强迫加拿大人改信新教的去法国化计划现在终于画上了句号。

真是好事多磨。就在1766年主教布里安到达魁北克的当天,穆雷总督,这位主教的朋友加老板,却离开魁北克回伦敦处理自己一屁股麻烦事去了。

原来这位亲法国人的总督受到英国商人的集体起诉,控告他“最臭名昭著的偏袒”、“简直让新教教徒丢脸”和“剥夺公平贸易的权利”的行为。

穆雷的接任者也是一位职业军人,名叫“盖.卡尔顿”(Guy Carleton)。这位继任总督比穆雷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甚至高度赞美新法兰西的内政和精神,对1763年《皇家宣言》的目的提出了批评。卡尔顿想安抚加拿大人,基于对他们的良好愿望来保证未来的殖民地不再发生战争。

正按照预期的那样,英国来的移民并没有前往魁北克,魁北克殖民地的人口基本上保持在95%以上是法裔居民。

这时,殖民地上下一致认为,对法裔加拿大人采取现实主义的政策和维持基本的公正,必须要有一项新的法案作为保证,并且有必要让法裔加拿大人在司法中占有一席之地,维护土地领主的权利,和采用法国的传统法律。

宗主国政府这时也很清楚消化这一帮外国人口、把外国宗教和法律柔和到帝国既有模式下会遇到的困难,因此对所有涉及魁北克的问题采取了代表听证会的办法来解决。

为了亲自表达自己的意见,卡尔顿总督于1770年来到老家伦敦。其实此前,保证土地领主的权利和法裔加拿大人参与司法的建议已经得到了英国政府的批准。

解决魁北克问题的方案到了1774年已经取得了新进展,政府正在拟定一项替代法案,但是这个法案一出台就直接引起了南方十三个老殖民地的反叛,虽然在此后该法案成为了加拿大这块土地上所起的作用如同一个国家的宪法一样,但此时此刻,法案能否执行、如何执行和执行结果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这个法案就是加拿大历史上著名的《魁北克法案》。《魁北克法案》恢复了类似于以往新法兰西的旧有体制,总督通过一个委员会管理一切,放弃了1763年出台的当选议会。罗马天主教徒有资格担任公职,这样的开恩在帝国范围以内是绝无仅有的。

经过十多年的折腾,罗马天主教教堂现在可以合法征取十分之一的教区税,土地领主也取得了占领前的地位,民事诉讼依据“加拿大法律”来判决。一切政体朝着法裔加拿大人的意愿转变,可是只有一条例外,就是英国刑法必须得遵守,因为英国政府认为英国刑法更加人性化。

最后一条关于魁北克疆域的问题十分关键,《魁北克法案》把整个大湖区和圣劳伦斯河谷以及俄亥俄和密西西比河之间的所有土地都纳入了魁北克殖民地的范围之内。这样划分的目的就是要把公民政府引进到这些地区,把毛皮交易置于中央政府的管制之下。

《魁北克法案》合了总督卡尔顿、罗马天主教徒和土地领主的心意,但普通老百姓普遍的反应还不太确定。但十分肯定的是,《魁北克法案》惹恼了南方十三个英属殖民地,激起了这些殖民地代表的激烈反抗,大英帝国的议会会议立马就炸开了锅。

闹了半天,结果牧师、土地领主和总督结成了同盟,代理政府中竟然没有替英国人争取权利的代表,还把俄亥俄这块英属殖民地人民梦之以求的土地划拨给魁北克,总而言之,把这个新来后到的英属新殖民地弄得太像他们的老对手新法兰西一样了,不服气的南方十三个殖民地干脆宣告了“独立宣言”,控告英国国王乔治是

“想在这些州建立专制的暴政…… 在一个邻省废除英国的自由法制,在那里建立专制政府,并扩大该省的疆界,企图把该省变成既是一个样板又是一个得心应手的工具,以便进而向这里的各殖民地推行同样的极权统治”。

正是:本是海盗同根生,相煎何须提道义。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二回

加拿大正名来龙去脉,美国人北侵兵分两路

“加拿大”一词的来龙去脉

话说1535年,雅克斯.卡地亚(Jacques Cartier)率领200多人进行他的第二次航行,在经过圣劳伦斯河时,曾问及此地名称,两个土著的年轻人用当地语告诉他“卡纳大”(Kanada),即“村庄”或“定居”的意思。并向他指出了通往村庄斯塔达科纳(Stadacona)的路线,即今天加拿大东海岸的魁北克市(印第安语,意思是大河变窄的地方)。雅克斯.卡地亚(Jacques Cartier)便用Canada 这个词来表示当时斯塔达科纳和多拿科纳(Donnacona)周围的土地,从此无论正式或非正式的记录或资料里都或多或少地使用加拿大一词来表示大湖区圣劳伦斯河谷南北地带。

实际上,1547年的地图就把圣劳伦斯河以北的地方都标为“加拿大”,1600年前圣劳伦斯河就叫加拿大河。甚至在1616年,当时的人们还把加拿大河以北及圣劳伦斯湾一带叫做加拿大,不过后来建立了新法兰西殖民地之后,这一带以北的所有领土就都叫新法兰西。随着探险家们和毛皮交易商们向西向南标注地图,“加拿大”就变大了。《魁北克法案》甚至把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流域也划入加拿大版图。

后来,人们把旧的新法兰西或新的魁北克殖民地叫做加拿大,还得归功于美国人入侵加拿大时,把他们入侵的对象就叫加拿大。而魁北克殖民地的人民,不管是法裔英裔,也是通过这次美国人的入侵才认识到自己原来属于加拿大这个既没有独立又被美国人象一个国家那样侵略攻占的地方,殖民地的人民才对他们并肩战斗誓死保卫的神圣领土产生了“祖国啊母亲”的感觉。

这次美国的军事目标就是要拿下英属魁北克殖民地 – 在1775年的时候,已经经常使用“加拿大”这个词了。例如,“第二次大陆会议”给飞利浦.斯凯勒(Philip Schuyler)将军的军事授权书中就有这样的话语,如果“加拿大人不愿意”就“立即攻占圣约翰、蒙特利尔和这个国家的任何其他领土”,“要在加拿大采取任何其他措施”,“来保证我们殖民地的和平与安全”。

即使当代的历史书籍中有关这次战役的内容都采用“加拿大”作为标题。在1763年“法国印第安战争”(即“北美七年战争”)结束时的《巴黎条约》中,法国把加拿大省割让给英国,当时英国人所称的魁北克领土是法属加拿大省的一部分。本文在前几回已经采用了“加拿大”叫法,指的是1763年“皇家宣言”定义的英属魁北克殖民地范围,大体和今天魁省安省的面积雷同。此后“加拿大”一词的演变将和这个国家的演变一同讲述。

却说南方殖民地爆发的反叛行动,直接成了《魁北克法案》是否可行的试金石。

卡尔顿总督于1774年返回魁北克,坚信自己会募集6000多加拿大人投入到那场“想想都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灾难”中,在他心里已经为不要发生这场灾难而祈祷了许多年。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小说在线阅读_第3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漫游国际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第3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