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虽然休伦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与伊诺魁人的一样,但他们的联邦凝聚力比伊诺魁人的薄弱许多。当休伦人开始和法国人交易毛皮以后,伊诺魁人对休伦人的商业收获颇为嫉妒,也对法国人带来的影响感到害怕。结果就在这两个印第安部族之间发生了密集的战斗,最终导致休伦人的彻底灭绝。在很长一段时期,法国人自己的定居生活也屡屡遭受伊诺魁人的袭击,始终处于危险的境地。

休伦印第安人的死亡宴会

据一些最早来到北美大陆的耶稣会传教士的笔记及考古发现的史料,休伦部落的印第安人每间隔八年和十二年就要举行一次死亡宴会。这是休伦人埋葬死者时精心安排,高度重视的礼节习俗。自上一次宴会以来所有死者的尸体都从墓地里挖出来,腐肉要剔除并烧化。然后用新的河狸皮把每具尸体的尸骨包裹起来,装饰上串珠和项链,放进一个包里,包上也有类似的装饰。

每个家庭会把包好的尸骨带进村子,放到主办人家的房子里。在村子附近挖有一个大坑,排放着许多兽皮和绳子,上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礼品。在大坑周围有一排脚手架,所有装有尸骨的包裹都会固定到脚手架上。

当一切准备妥当以后,从脚手架上面把包裹里的尸骨全部倒进坟墓里,然后再装进更多的兽皮、树皮、土和木料。在坟墓周围竖起一排木杆,杆头也用兽皮罩着。

完事以后,宴会才开始。吃完宴会的人们都各自回家,死亡宴会结束。

西部印第安人

再往西,就是草原地带。这里的印第安人都是游牧民族,依靠着游荡在中心大草原上的大水牛群出现讨生活。他们也会从接触到西班牙人的墨西哥印第安人部族那里搞到一些马匹。这里的印第安人已经进化到拥有比东部印第安兄弟更加先进的政治组织,但这种组织的存在只是以战争为目的,并不像伊诺魁人的组织那样是永久性质的。

这些印第安族群就是当白人从哈德逊湾向西推移的过程中和白人进行毛皮交易的当地印第安人。在他们当中,有草原南部的艾幸尼波因尼(Assiniboines)人、曼尼托巴北部和萨斯卡彻温的平原克里(Plains’ Crees)人,和阿尔伯塔的黑脚(Blackfoot)人。在麦肯齐河谷以北和落基山以西卑诗省内陆还居住着其他的印第安人族群,以打猎和捕鱼为生。

最后,在太平洋沿岸,出现了更加有定居倾向的印第安人社区,他们以沿岸河水里丰富的鲑鱼(大马哈鱼)作为主要食物。尤其是夸丘特尔人(Kwakiutl)、萨利希人(Salish)和海达人(Haida),他们拥有一个复杂而阶层明显的社会,受世袭的贵族统治。著名的冬节就是他们标志性的盛大庆祝节日,人们戴上面具跳舞,客人们都会得到赠送的礼品。

爱斯基摩人

“爱斯基摩(Eskimos)”一词是由印第安人首先叫起来的,即“吃生肉的人”之意。由于爱斯基摩人居住在严酷的北冰洋沿岸和拉普拉多(Labrador)地区,他们的特点和习俗非常独特,但他们也是同一蒙古祖先迁移而来的印第安人。因为历史上印第安人与爱斯基摩人有矛盾,所以这一名字显然含有贬意。因此,爱斯基摩人并不喜欢这名字,而将自己称之为“因纽特(lnuit)”或“因纽皮特(lnupiat)人”,在爱斯基摩语中即“真正的人”之意。

实际上,人类向北极进军,在1万多年以前就开始了。随着地球上最后一个冰川期的消融,欧亚中部的游牧民族为了寻找肥沃的牧场和避开人口膨胀的压力,随着冰盖往北收缩而迁移,最后终于进入北极圈,并沿北冰洋沿岸定居下来。

据科学家们说,人类首先是在非洲和欧亚大陆繁衍起来的,其历史总共也不过几百万年,而在这之前很久,大约1亿年以前,由于板块运动,地球上的大陆已经四分五裂,漂移而去,所以,在很长的一段地质时期中,南北美洲和澳洲大陆是没有人居住的。当然还有南极洲,直到现在还是如此。

在最后一个冰川期中,由于大量的水都结成了冰,所以海平面要比现在低得多,那时白令海峡并不存在,而是有一个陆桥把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连接了起来。于是,亚洲的游牧民族就通过这个陆桥逐渐迁移到了美洲大陆。有的沿大陆一直往南,最终到达了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岛,这就是印第安人;有的则沿北冰洋沿岸散开,一直到达格陵兰,就是爱斯基摩人。

但是,与当地的爱斯基摩人谈起此事时,他们却不以为然,而是认为,他们爱斯基摩人世世代代就是居住在这里,并非从其他地方迁移过来的。若从民族自尊心出发,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有谁愿意承认,自己是别人的后裔呢?但事实终归是事实,我们确实属于同一种族,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除了服饰之外,如果不说话,很难看出有什么差别。

据考证,爱斯基摩人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气候恶劣,环境严酷,他们基本上是在死亡线上挣扎,能生存繁衍至今,实在是一大奇迹。他们必须面对长达数月乃至半年的黑夜,抵御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和暴风雪,夏天奔忙于汹涌澎湃的大海之中,冬天挣扎于漂移不定的浮冰之上,凭一叶轻舟和简单的工具去和地球上最庞大的鲸鱼拼搏,用一根梭标甚至赤手空拳去和陆地上最凶猛的动物之一北极熊较量,一旦打不到猎物,全家人,整个村子,乃至整个部落就会饿死。

因此,应该说,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爱斯基摩人无疑是最强悍、最顽强、最勇敢和最为坚韧不拔的民族。

当然,他们也是最单纯、最善良、最团结、历史最为简单的民族。在其他民族经历了无数次的刀光剑影、勾心斗角、你争我夺、改朝换代的漫长岁月中,爱斯基摩人却超然于人类社会之外,团结合作,共同奋斗,向大自然夺取生存权。对他们来说,最可怕的灾难莫过于饥荒,而从不知战争为何物。

直到16世纪,西方持枪的狞猎者才发现了他们的存在。于是,毛皮商人、捕鲸者、传教士们接蹬而至,本来冷冷清清的北极,顿时变得热闹非凡,世界各国的报刊也频频出现工"爱斯基摩"这名字。

这些外来者带来的两种东西曾对爱斯基摩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金钱,这引起了爱斯基摩人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二是疾病,曾使爱斯基摩人的数量减少了许多。

现在,在树线(由于寒冷的气候条件,再往北就不可能生长树木了,有人把这条线而不是北极圈作为北极的界限)以北的当地居民总共还不到10万人,而外来居民却越来越多。生活在阿拉斯加北坡自治区的爱斯基摩人实在是幸运者,因为这里有两个美国最大的油田,他们每年可以从石油公司那里得到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尽管如此,他们仍然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主要靠打猎为生。有些人即使有了工作,可以有一笔很好的工资收入,但仍然要依靠打猎来解决一家的温饱问题。他们虽然有时也吃熟食,却总觉得生肉吃起来更带劲,既能抗寒,又能充饥。

今非昔比,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已经相当现代化了。他们以前住的冰屋伊格鲁(1gloo)早已不复存在,代之以装有下水道和暖气设备的木板房子;用海豹皮做成的小船尤米安克(Umiak)也已经进了博物馆,而为水上摩托所代替;狗拉雪橇已很少使用,狗儿们因此失了业,因为人们大部分都用上了汽车;为了抵御冬天的严寒,兽皮虽然仍不可少,但外面却罩上了非常漂亮的尼龙布。孩子们可以就地上学,直到高中毕业;大人们在工作之余,也可以坐在家里看看电视,听听收音机。总之,爱斯基摩人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从相当原始的传统生活一跃而进入了现代文明,其速度之快和变化之大不能不说是历史上的奇迹。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小说在线阅读_第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漫游国际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第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