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赵鼎以前是很讨厌秦桧的,甚至曾对张浚说过这样的话:“此人得志,吾辈安所措足邪!”那么为什么又会在短短的一年之内就改变了态度,显然是秦桧两面三刀的态度在此时起到了关键作用。秦桧之所以能重回中枢,张浚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秦桧恨张浚罢相时不肯举荐自己,便在巴结赵鼎的同时,对张浚大加诋毁,说道:“张德远(浚)直恁无耻,弄坏得淮上事如此,犹不知去!及主上传宣来召相公,方皇恐上马去!”张浚如果真是这样,当算无耻透顶了,无论赵鼎对此信与不信,但他既然已准备尽反张浚所为,就有必要去败坏张浚的形象,这种事情自己又不屑去做,那么秦桧自然就派上用场了。

看得出来,此时的秦桧已经掌握了一整套的官场求生术,诸如见风使舵、挑拨离间、巴结谄媚、两面三刀等技能都已被他运用的炉火纯青,既然有了金刚钻儿,早晚能揽到瓷器活儿,何况秦桧还是一个有着特殊身份的人,随着邻国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秦桧也马上就要攀上了权力的顶峰。

完颜宗翰倒台之后,金国内部的权利斗争呈现出新的特点,总体上仍然分两派,一派以左副元帅完颜昌、金太宗长子完颜宗磐为核心,力主与南宋讲和,是金国中的主和派;另一方则以右副元帅完颜宗弼、领三省事完颜宗斡为核心,主张以武力征服南宋,是金国内部的主战派,尽管这两派在对宋政策上有所分歧,但在对如何处理伪齐的问题上却是出奇的一致,都认为伪齐战不能战、守又不能守,已经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于是伪齐被废已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了。

刘豫对此并非没有察觉,但他原来巴结的金太宗、完颜宗翰、高庆裔都已去世,如今在金国内部已没有了靠山,加上对南宋开战又屡屡受挫,使刘豫已完全陷入了绝境。南宋闹出淮西之变,对刘豫来说本是个天赐良机,不但凭空得了四万多兵力,还可以趁虚而入,占领南宋的淮西地区。刘豫为此兴奋得神魂颠倒,急忙一面对郦琼等淮西降将大加封赏,一面上表请求金国出兵伐宋。

谁知此时金国正忙于对完颜宗翰的残余势力进行最后的清算,又害怕郦琼等人是诈降,所以不但没有批准刘豫的“乞兵”之请,反而下令将郦琼带来的四万多大军全部遣散,刘豫当奴才当惯了,对金国这种命令竟然也坚决执行,于是保住伪皇帝之位的最后一丝希望也就彻底破灭了。

绍兴七年(1137年)十一月,金国派左副元帅完颜昌和右副元帅完颜宗弼率军南下,谎称伐宋。刘豫不知道这是为专门废黜自己而来的军事行动,还美滋滋地派儿子刘璘出城迎接,结果刘璘刚遇到完颜宗弼就遭到拘捕,随后完颜宗弼率军进入汴京,直登讲武殿,将刘豫囚于金明池。

十一月十九日,金国左副元帅也进了汴京,于宣德门外召集伪齐的文武百官、军民人等,宣读金熙宗的诏书,废掉伪齐国号,将伪齐主刘豫降为蜀王。至此,存续了八年之久的伪齐国就已不复存在了。这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早在伪齐建国之时,曾发行了一批交钞,面额从一千贯到十万贯不等,但都写有“过八年不再行用”的字样,所以有人就说,伪齐灭亡的征兆从那时就已经显露出来了。

伪齐废掉之后,金国与南宋之间就没有缓冲地了,那么与南宋是战是和就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就当时而言,由于金熙宗上台之后就将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使金太宗吴乞买的儿子完颜宗磐丧失了继承皇位的可能性,金熙宗觉得很对不起完颜宗磐,因此一直都对完颜宗磐十分容让。完颜宗磐和完颜昌是金国主和派的首脑人物,所以当时主和派的意见就在金国占了上风。

绍兴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也就是在金国废掉伪齐的一个月后,完颜昌把宋朝派往金国的迎奉梓宫使王伦送遣回国,并对他说道:“好报江南,道路既无阻碍,和议自此平达。”表达出想与南宋达成和议的意愿。

消息传到宋廷后,赵构欣喜若狂,但是又不敢表现出来,因为南宋遭金国欺压日久,朝野上下普遍对金国极度痛恨,赵构更是身负国仇家恨,他的父亲赵佶和嫡母郑皇后都死在金国,生母韦氏和兄长赵桓正被金人囚禁,就算脸皮再厚,也不好表现得过于热衷,只好装出一副十分苦恼的样子对宰相赵鼎说道:“我是因为父亲的梓宫、太后、渊圣皇帝始终不能回国,所以昼夜忧心,未曾一日相忘,如果金人能答应我的要求,其他的事情,就可以不计较了。”

赵鼎这时的抗金斗志也不怎么坚决了,听完不但没劝阻,还捧了赵构一句,说道:“仰见陛下孝心焦劳。”

赵构就坡下驴,说道:“国家但能自治以存天心,岂无复强之日!”君臣两个一唱一和,与金国和谈的事情也就定下来了。既然赵构已经决意讲和,主和派自然也就得势了,于是秦桧便顺理成章地升任右相兼枢密使,开始他第二次为相生涯,而这一次留给历史的,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在宋金准备和谈的大背景下,秦桧再次拜相并不出人意料,但仍有必要对赵构重用秦桧的用意进行简单的分析。赵鼎组织的这一届政府,执政方针总体比较温和,其中枢密副使王庶一个强硬的主战派,始终不同意与金国议和,但他地位最低,影响力有限。赵鼎与参知政事刘大中的政见相同,都对议和很感兴趣,但是又不肯付出太多,属于是态度暖味,唯有秦桧才是个彻头彻尾的主和派。总体而言,赵鼎这届政府还是具备了与金国谈判的基础,但赵构仍然觉得远远不够,因为在他心里,只要能与金国达成和议,即便是付出任何代价也在所不惜,但赵鼎显然不会做过多的让步,所以赵构便先将秦桧升为右相,以便在必要时马上换将。

两本很好看的历史书》小说在线阅读_第6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英雄旗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两本很好看的历史书第6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