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二节藕塘之战

秦桧罢相后,被贬为观文殿学士、掌管江州太平观的闲职,暂时退出了南宋的政治舞台,但左相吕颐浩也没能高兴多久,因为仅过了一年,他也遭到了相同的命运。

吕颐浩并非是秦桧之类的奸诈之徒,只是为人过于专横,心胸也不够宽阔,史称其“恩怨必报”,所以人缘不好,加上对赵构的态度又不够恭敬,因此召来御史辛炳的弹劾,吕颐浩只得按照惯例辞职,赵构也并未挽留,于是罢相。此时朱胜非已升为右相,朝中大臣就是以他为首。

朱胜非在南宋初年的几任宰相里,算是比较温和的一个,为人不爱张扬,也从不弄权,尽管建树不多,但也没什么重大的过失,还是很得赵构的信任。可是朱胜非本人的权力欲不强,又很懂急流勇退的道理,仅仅当了几个月的宰相,就以孝期未满为由而主动辞职,赵构本来不想放他走,但架不住朱胜非的态度相当坚决,接连上了十二道表章,又给自己开出十一条大罪,实在是挽留不住,赵构只得批准,并将左中大夫、知枢密院事赵鼎拜为宰相。

赵鼎在朝中也很得人望,加上就在他拜相的前两个月,岳飞出兵收复了襄阳六郡,而朝廷之所以派岳飞出兵,又正是由赵鼎率先提议,也算为朝廷立下一件大功,赵构还因此将他由参知政事升为知枢密院事、充川陕宣抚处置使。本来赵鼎都已经准备赴任了,正好赶上朱胜非辞职,赵构便将赵鼎升为右相、兼知枢密院事。制书下来当天,满朝士大夫都为之欢欣鼓舞,兴奋的奔走相告。

赵鼎刚刚上任,金军就伙同伪齐军大举入侵江淮,战事初期,刘光世、韩世忠等大将不战而退过长江,局势一下子严峻起来,甚至有人建议赵构解散百司,在金军尚未过江之前趁早逃跑。关键时刻,又是赵鼎力主迎战,并说服赵构御驾亲征,其后金军因受韩世忠在大仪镇、岳家军在庐州先后取胜,以及金太宗吴乞买病危等不利因素的困扰,只得被迫撤军,这样又使赵鼎立下一件大功。此事过后,赵构对赵鼎更加器重,便于绍兴五年(1135年)二月,并将赵鼎升为左相,并将张浚任命为右相、都督诸路军马。

南宋绍兴五年,可以说是南宋建国以来形势最好的一年,因为在上一年中,宋军在川陕、京西、江淮战场上三战三捷,取得了外部战场上的重大胜利。而当年六月,岳飞又剿灭了盘踞在洞庭湖的杨幺农民军,一举除掉了南宋朝廷的心腹大患,使内部局势也稳定下来。受此大好形势的影响,南宋朝野上下主战的呼声空前高涨,其中嗓门最高的还要说是刚刚回朝不久的右相张浚。

张浚是南宋初年一个响当当的大人物,也是宋人心目中公认的中兴名相,但实际上却很有些言过其实。张浚出身于四川一个官宦之家,其父张咸为神宗年间的进士,其后累官至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张浚本人也是天资过人,二十一岁就中了进士,北宋灭亡时,张浚已官至太常寺主薄,当时他还不到三十岁。

北宋灭亡后,张浚赴南京应天府投靠赵构,并得到右相黄潜善的赏识,升任殿中侍御史,那时他还充当过黄潜善攻击李纲的爪牙,不过张浚跟黄潜善毕竟不是一路人,不久两人就分道扬镳,黄潜善为排挤张浚,将其外放为兴元知府,幸好被赵构留了下来,还升至礼部侍郎。张浚真正受重用是在苗刘之变后,事变发生之时,张浚正在平江督军,闻讯后立即联合正在镇江府督军的吕颐浩发兵勤王,很快就将事变平息,赵构也重登皇位。事后,赵构论功行赏,将张浚升为知枢密院事,使他成为了南宋朝廷中的核心人物。

建炎四年(1130年),时任川陕宣抚处置使的张浚在陕西发起了著名的富平之战,结果却被金军打得一败涂地,不但丢失了大片土地,还将把川陕多年积攒下来的家底败了个精光,尽管赵构当时没有降罪,但后期还是因为张浚私杀曲端等事将其免职。不过赵构心里毕竟有他,所以仅过了半年就将张浚起复,并于绍兴五年二月将他升为右相兼都督诸路军马。

张浚能够回朝,其实是赵构顾念旧情的结果,所以他本人也十分珍惜这次重新工作的机会,很想立一件大功,来报答赵构的圣恩。绍兴五年六月,张浚亲临湖湘督师,指挥岳飞剿灭杨幺农民军,算给国家立下了功劳,但他觉得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张浚本人眼界很高,根本没把杨幺这等乱贼放在眼里,一心想的都是如何北伐中原、战胜金军、收复故土,而此时恰逢南宋国内外形势都已大为好转,张浚便趁此机会,不断建议赵构出兵北伐,而赵构也被眼前的大好形势感染,竟然一反常态地没有反对,于是宋军北伐之事就正式提上了日程。

绍兴六年(1136年)初,张浚专程来到镇江府召开军事会议,布置出兵事项,决定命淮东宣抚使韩世忠从承州、楚州出兵,进攻淮阳(今属河南);命湖北、京西招讨使岳飞进驻襄阳以图收复中原;命淮西宣抚使刘光世进驻合肥招降北军;命江东宣抚使张俊进驻盱眙(今属江苏),并命暂代主管殿前司公事杨沂中率领中军作为后翼。

按照这个布置,四大将中真正出兵的只有湖北的岳飞军和淮东的韩世忠军,刘光世和张俊都不参与战斗。显然,南宋对这次北伐应该是抱着一种试探性地态度,并未全力以赴。当年二月,韩世忠率先出征,但在淮阳城下受阻,始终不能突破,最终因金国与伪齐的联军赶到,只得被迫撤军。七月,岳飞也从襄阳出兵,却是连战连捷,一路长驱直入,收复了大片失地,甚至逼近了洛阳,被时人盛赞为“十余年来所未曾有”,这是岳飞个人的第二次北伐,战绩同样骄人,可惜最终还是因粮草接济不上,被迫主动撤军,南宋的军事行动也就全部结束了。

宋军这次北伐虽然没能取得实质性的收获,却引起了伪齐皇帝刘豫的极大恐慌。因为自两年前淮东受挫之后,伪齐方面一直都在休养元气,伺机对南宋发起再次进攻,可是没想到南宋方面竟然会主动出击,这让刘豫觉得不能再坐等下去了,必须要抢先动手,否则宋军仍会再来。于是他急忙向金国求援,请求金国出兵助他南征。

然而这时金国的政局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金太宗吴乞买死后,由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长孙完颜合剌(亶),是为金熙宗。前面多次讲过,金国始建以来,国内就分为两大势力,一派以完颜阿骨打为首,为皇族派势力,另一派则以国相撒改为首,为国相派势力,而完颜宗翰作为撒改的长子,始终都是国相派势力的领头人,在金国中享有极高的权势。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很多年,但在吴乞买晚年时,由于金国几次大的军事行动,都没有采纳完颜宗翰的建议,使他的地位已经有所动摇,所以完颜宗翰也在处心积虑地寻找稳固自己权势的办法。

两本很好看的历史书》小说在线阅读_第6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英雄旗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两本很好看的历史书第6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