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十四章 美军总反攻

173.华盛顿认可(第十四章1)

麦克阿瑟司令部民政局长霍特尼准将回忆说,麦克阿瑟接到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急电是日本时间11月7日凌晨两点。当时麦克阿瑟正在睡觉,副官叫醒了他并递上了电报,打开枕边的台灯,麦克阿瑟读起了电报。

电报称,轰炸鸭绿江必须要有政府级别的决定,美国政府和英国政府有协议,凡是和中国领土有关的问题都将和英国政府进行协商,指示“在进一步命令下达之前,对中朝边境五英里以内的轰炸延期进行”,希望麦克阿瑟提供状况判断说明。

读完电报,麦克阿瑟跳下了床,打开了屋里的电灯,又点亮了桌上的台灯,在明亮的灯光下将电报又看了一边。当然灯光的明暗和电文的内容是没有关系的,不管读几边,电报命令停止轰炸是不会变的。

“那个时候我非常吃惊,那种非常吃惊的程度一点都不夸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电文就是要不仅要确保敌人的物资和人员输送通道,而且要留给北朝鲜侧宽五英里的桥头堡,等于是“给与敌人以保护”的措施,麦克阿瑟是这样记述的。

麦克阿瑟立即打电话给斯特拉特迈亚,指示轰炸延期,等待进一步命令,并起草了给华盛顿的回电:“……阻止敌人增强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轰炸破坏桥梁和北朝鲜的设施,别无他法……我认为我的此次作战安排符合战争原则以及之前授予我的决议和命令范围……因此我提出最强烈抗议,抗议这个要求我停止轰炸的命令,因为这个命令将会导致我无法担负的大规模灾难……紧急,希望你们再做考虑并提请总统再做讨论。”

华盛顿在接到这份回电后,态度出现了大转变。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拉德雷在联络了国防部长马歇尔后,给杜鲁门打了电话。布拉德雷在读完麦克阿瑟的覆电后,给出了明确的结论,轰炸鸭绿江桥有很多危险因素,存在误炸中国或苏联领土或穿越其领空的场合,有可能导致中苏全面参战。“但是,总统阁下,以上所有可能性检讨过后,加上麦克阿瑟认为事态紧急,我们认为这个作战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OK,给麦克阿瑟发GO的信号。”

得到了杜鲁门的认可,参谋长联席会议立即致电麦克阿瑟:“11月6日您的电报传来的状况和11月4日的电报不尽相同……您在接到本电报后,可以为了保障您所属部队的安全采取紧急措施,允许您攻击‘鸭绿江桥的朝鲜侧部分’,但是,不包括水丰水库及发电设施等满洲境内的目标……”电报反复强调注意不能侵犯中国领土和领空,是为了在联合国政策和美国利益下坚持将战争局限在朝鲜半岛内的方针。结局就是同意了对鸭绿江桥的轰炸。

“科特,华盛顿软化了。”麦克阿瑟微笑着对霍特尼说道,随即将杜鲁门的“GO”指令转给了斯特拉特迈亚,斯特拉特迈亚向轰炸机队队长E�6�1奥登耐尔少将下了命令。

(下一节.中国参战的意图)

174.中国参战的意图(第十四章2)

翌日,11月8日实施的新义州桥的轰炸失败了。

轰炸共动用了B29、B26及战斗机约600架,首先由空5军第51战斗机部队的F80、F51战斗机群进行对地攻击,用航炮、火箭弹、燃烧弹对防空阵地进行了攻击,并与从新义州对岸安东飞来的米格15进行了交战。

当日进行的米格15与F80的交战是历史上首次喷气机的空战。飞机性能上米格15占有优势,不过空5军的战斗详报纪录为击落1架,击伤1架,并称“敌人缺乏战斗经验”。

战斗机对地攻击后,正午时分,70架B29出现了,向新义州投下了584.5吨500磅燃烧弹。为掩护燃烧弹轰炸,7架B29向新义州桥畔投下1000磅丨炸丨弹,接着B26编队从18000英尺高度轰炸新义州桥。安东方向的对空炮火很激烈,但米格战斗机没有出动,美军的损失为零。

但是,经过对轰炸前后的航空照片进行的分析,虽然新义州60%的街道被破坏,桥梁却完好无损。“那是当然的,这项任务是没有道理的。”接到汇报的斯特拉特迈亚咂着嘴评论道。

只对“鸭绿江桥的朝鲜侧部分”进行轰炸确实是很困难的,特别是要将桥炸断。从桥上水平飞行或斜飞虽能炸到,但在指定条件下必须与桥成直角飞行,目标范围被限定为了桥的高度。由此,不仅要面对新义州的对空炮火,还要侧对中国领土射来的大量炮火,如果加上要应付中国战机,要想投弹命中只有几米的目标太难了。并且美国飞机不能对中国领土的阵地实施攻击,也不能越过河的中央追击中国战机,简直就是单方面挨打的架势。对鸭绿江桥的轰炸之后一直在继续,攻击上的限制没有解除,美军方面的损失不断在加大。

麦克阿瑟记载道,有一个负伤的飞行员含着眼泪诉苦说:“将军,华盛顿和联合国到底帮谁啊?”因此,麦克阿瑟最后判定这种“不彻底的攻击”对美军很不利,建议立即对“满洲进行攻击”。但是,为了维护不能攻击中国领土的政策,轰炸只能限定在鸭绿江中线以南,而轰炸鸭绿江桥从最初开始就存在技术上的困难,斯特拉特迈亚早已指出了这点,麦克阿瑟也应该知道这样的轰炸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回顾麦克阿瑟的事迹,每当他固执己见导致不利结果时,就会向他人转嫁责任,鸭绿江桥轰炸可能也是其中之一。不过,麦克阿瑟态度的转变是后天的事情了。

11月9日,麦克阿瑟首先对华盛顿的关于轰炸鸭绿江桥的决定表示尊从,并发表了声明:“除了水电站以外放宽的对朝鲜全境的进攻,到现在为止,我能确信我们的空军能够粉碎敌人的大兵力渡过鸭绿江对北朝鲜军增援的企图。”

麦克阿瑟司令部当日报给华盛顿的对中国军队的情报分析是:朝鲜战场动员的兵力为第38、第39、第40、第42军所属是12个师共76800人,其中8个师参加了战斗。

华盛顿在接到这份充满着麦克阿瑟自信的报告后,召开了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议题的焦点当然集中在中国的意图和战事的展望上。布拉德雷从三个方面对中国的参展企图进行了分析:

①为保护鸭绿江沿线的发电设施,争取缓冲地带。

②苏联决定发动世界大战,让中国先和美军进行消耗战。

③中国打算把美军驱逐出朝鲜半岛。

布拉德雷认为①的场合下与中国进行交涉是可行的,而②③两种情况很有可能引发苏联参战并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因此美国需要计划和准备应对世界大战的措施。这个见解国防部长马歇尔在会前提交给杜鲁门的情势判断中也明确提出了。

防止世界大战是联合国的政策,也符合美国利益,那么该怎么应对呢?

中央情报局局长B•史密斯中将认为为了不使苏联参战,美军的活动必须限定在朝鲜半岛范围内,另外强调美军要尽早在朝鲜战线取得有利态势。

话题转到了半岛的军事方面,布拉德雷和史密斯都表明了对鸭绿江桥轰炸效果的疑问。布拉德雷提出炸掉了桥就能阻止中国军队的增援吗?史密斯也说:“再过25到30天,鸭绿江就会上冻,就算没有桥中国军队也很容易将兵员和物资输送到北朝鲜。”马歇尔指出美军的兵力配置中东部过于分散了,布拉德雷答道:“占领全境,举行总选举,联合国的命令中是这么说的……”

国务卿艾奇逊质问为什么除了现有战线没有适当的防御线。布拉德雷回答:“光从军事上的角度看,后方有条这样的线是令人放心的。但是,后退将使国际舆论失望,将使韩国军民的士气下降。”

艾奇逊认为中国参战的意图有以下两点:1.让美国陷入动乱;2.确保边境的发电设施。并提出一个在鸭绿江两侧各设置10英尺(约3米)的非武装地带,由联合国的监视委员会进行管辖的议案,不过在结束自己发言的时候,艾奇逊就否定了这个建议。

无论什么样的提案,前提是必须将目前进入北朝鲜的中国军队赶出去,会议终于注意到了这点,由此会议得出的结论:“交给麦克阿瑟的命令没有必要进行变更,除了不能攻击满洲,给与其一切军事行动的自由。国务部将研究和中国进行交涉的可能的方法。”

杜鲁门没有出席会议,看了会议经过的报告,注意到中国在支持印度支那的胡志明,10月底向西藏出动了兵力,摇了摇头:“仿佛中国人要向西方人的世界进行挑战啊!”姑且不管这个感慨,总之杜鲁门承认了会议的结论,麦克阿瑟在朝鲜的“作战权”得到了确认。

(下一节.南下准备)

日本学者儿岛襄的『朝鲜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7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banduck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日本学者儿岛襄的『朝鲜战争』第7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