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的曹操
一个流言在曹营中悄悄地散布。
流言是这样一种东西——比文件有生命力,传播速度贼快。信则有,不信则无。它唯一的功能是扰乱人心。
这一回的流言就扰乱了人心。起码在曹操看来是这样。几天以来,曹操发现营寨中人三三两两,交头接耳,似乎是有大事发生,却又不便明说。
便调查。
果然发生大事了。
军中传言:西凉州韩遂、马腾谋反,杀奔许都而来。
这的确是一件大事——天大的事,关键是可信度如何。
无法证伪。毕竟那时的通讯手段比较落后,交通基本靠走,联络基本靠吼,西凉州发生的事情,没有谁会打电话给曹操。曹操唯一能做的,就是猜测。
当然,猜测是不可能有结果的。
一般来说一件事情如果无法证伪的话,唯一能做的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西北之患,不可不防啊。
徐庶挺身而出,主动向曹操请缨,准备奔赴西北抗战前线。
曹操欣然同意。对曹操来说,重要的不是徐庶在哪里发挥作用,而是他发挥作用就行了。
徐庶就此离开曹操,带着三千人马,星夜往西北而去。曹操做梦都没想到,这竟然是徐庶的金蝉脱壳之计。他更没有想到的是,这条计谋是庞统提供给徐庶的。
历史的迷局就此形成。有人做局,有人出局,只是局中人浑然不知,且自我感觉良好。曹操就是这样。水寨固若金汤了,徐庶也开始效忠党国了,一切都证明他在走向辉煌。曹操觉得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当然,要求的东西也是有的,比如二乔。
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的夜晚,曹操想到了这两个女人,让他魂牵梦绕的女人。
当时的曹操坐在大船之上,左右护卫数百人,都是锦衣绣袄,荷枪实弹。文武众官,则依次而坐。曹操很有坐在龙椅上的感觉。此时东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长江一带,如横素练。曹操看见南屏山色如画,突然就想到了二乔。
同时他也想到了自己,自己的一生。曹操说,同志们啊,我今年已经五十四岁了,自起兵以来,为国家除凶去害,发誓要扫清四海,削平天下;现在还没得到的,就是江南了。如得江南,我当娶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以使我的晚年生活,不致空虚。如此,吾愿足矣!曹操说完这话,开始慷慨作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歌写得很美,也很忧伤。
有的人看到了其中的美,有的人却只看到了忧伤。
其实,看到忧伤也没什么,不说出来就好。毕竟,今夜的月光不属于忧伤。
这是当年明月。当年明月不忧伤。
但是有一个人却不这样想。
他看到了什么一定要说出来。
刘馥。
刘馥是扬州刺史。扬州刺史本来也没什么,这个世界上刺史多如牛毛,没什么可以牛逼哄哄的,可刘馥不一样,他认为扬州刺史只有一个,能把扬州刺史做到他这个份上的,也只有他一人——他觉得自己有资格说点什么,哪怕是比较刺耳的话语。
刘馥说了:“大军相当之际,将士用命之时,丞相何故出此不吉之言?”
事实上刘馥话说到这里还有回旋的余地,因为曹操没有马上动手。他虽然酒喝醉了,却还存有两分理智。他只是有些恼羞成怒,问刘馥,我哪里说不吉之言了?不得胡说!
刘馥没有把话往回收,而是举例说明:“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这就是不吉之言。”
曹操彻底怒了,两分理智也被酒精完全燃烧。他手起一槊,刺死刘馥,同时大怒道:他奶奶的你敢败我雅兴!
的确是雅兴被败。因为曹操很久没有写歌了,今天好不容易喝点酒,又好不容易想起二乔,更好不容易憋出这几句一半是优美,一半是忧伤的歌词来,却被不长脑子的刘馥败了兴致,他怎能不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结果了其卿卿性命?
众人无声地散了。
今夜的曹操是豪情的曹操,也是狰狞的曹操,没有人敢预测他的下一个举动。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全身而退,趁着他继续横槊乱舞之时。曹操看着刚才还人声鼎沸的现场,现在已是一片狼藉,人去船空,似乎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又似乎觉得自己没错,错的是那些不敢在现场继续逗留的人们。
历史的谜局半遮半掩,众声喧哗中有人突发怪声,只是曹操没有听明白个中三昧。因为他醉了。众人皆醉他也醉,醒着的人却早已逃离此处,静静地找一个地方看戏——那场震惊中外的赤壁大战即将火爆上演,看点多多,死人多多,这其中最大的悬念应是曹操的命运——不过对于这一切,曹操自己却一无所知。
就像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人,都认为明天会更好,从来不觉得,明天可能是一切事物的终点。
从此归于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