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周瑜对诸葛亮笑了,脸上的杀气一扫而光。周瑜笑眯眯地对诸葛亮说,以前曹操兵少,袁绍兵多,可曹操为什么能够胜袁绍呢?原因只有一个,用了许攸之谋,先断其乌巢粮草,令袁绍不战而溃。现在曹操兵有八十三万,我兵只有五六万,这仗怎么打?也只能是先断曹操之粮,然后破之。诸葛兄啊,我已探知曹军的粮草,都屯于聚铁山。诸葛兄久居汉上,熟知地理。是否可以请兄台与关、张、子龙他们星夜赶往聚铁山阻断曹操粮道?当然我可以出兵千人相助。大家彼此各为主人做事,还望诸葛兄不要推托啊。呵呵……

周瑜从来没有把话讲得这样客气,委婉。

讲得这样理由充分。

诸葛亮当然不敢推托,也不能推托。阻断曹操粮道这活基本上就是敲敲边鼓,人五六万兵还要去攻打曹操八十三万兵呢,那才是个脏活、累活。相比之下,自己算是捡便宜了。

诸葛亮走了。得令而去。脸上的表情是愉悦的,也是单纯的,看不到一丝心机。起码在周瑜看来是这样。周瑜目送他离去,觉得自己这一次,总算是占了上风。

鲁肃想刨根问底。

鲁肃总是这样,对不明白的事物有刨根问底的欲望,并常常将这种欲望表达出来。这是老实人的处世本能——对世界好奇,希望什么事都搞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并且不掩饰。

这一次,鲁肃就对周瑜给诸葛亮派活感到好奇。诸葛亮不是武将,派他去劫粮,什么意思啊?

周瑜笑了:没有意思。

鲁肃:为什么没有意思?

周瑜:世界上的事难道都有意思吗?

鲁肃:起码将军不做无意义的事。

周瑜:你很聪明。

鲁肃:将军聪明。

周瑜:未必吧……诸葛亮比我更聪明。

鲁肃:这个不好比。

周瑜:为什么不好比。

鲁肃:人世间有些事,不比比比好。还是那句话,团结就是力量。

周瑜:可有些人不要团结。

鲁肃:谁?

周瑜:诸葛亮。

鲁肃:他不团结,是找死。

周瑜:你说得没错。

鲁肃:将军真要他死?

周瑜:不是我要他死,是曹操要他死。

鲁肃:借刀杀人。

周瑜:不要说得那么赤裸裸,要含蓄。

鲁肃:死人的事没法含蓄。

周瑜:子敬,你有很多优点。

鲁肃:过奖。

周瑜: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鲁肃:什么?

周瑜:天真。

鲁肃:天真之人,可以交友。

周瑜:乱世之中不可乱交。

鲁肃:防人之心不可无?

周瑜:害人之心不可有……如果有人自己找死,另当别论。

前世冤家,今世克星

毫无疑问,鲁肃接下来面临一个重大选择,要不要告诉诸葛亮这一切。

关于他的内幕。

心里有话藏不住,这是老实人另一个处世本能。当然,鲁肃之所以有去寻找诸葛亮倾诉一番的冲动,还因为他认为,诸葛亮也是老实人。

不错,诸葛亮是足智多谋,可足智多谋不是奸诈的代名词。在鲁肃看来,诸葛亮还是心地善良之辈,和他一样,是个理想主义者。

他不想这样的人去死。

特别是死在曹操手下。

他去见诸葛亮了。满腹心思的。

诸葛亮却没有满腹心思,而是满脸轻松。他一门心思地做着劫粮的准备工作,看上去很敬业。

不知死之将至啊——鲁肃在心里一声叹息,决定暗示他一把。鲁肃问,先生去劫粮,有成功的把握吗?

鲁肃这人表情严肃,问话的时候也一本正经,但在诸葛亮看来,这恰恰构成了幽默——如果用现代口语进行演绎,鲁肃的话无异于——喂,哥们,你去抢粮库,到底靠不靠谱啊?

诸葛亮笑了,笑得很自信,说,我孔明水战、步战、马战、车战,无一不精通,怎么会不成功呢?不像你和周郎只会一样啊?!

鲁肃愣住了。他没想到诸葛亮会如此自信,自信得以贬低他和周瑜的才干为基础。诸葛亮如此这般的回答令鲁肃不快的同时也让他好奇——什么叫“我和周郎只会一样”啊?

诸葛亮侃侃而谈,说江南有儿谣,是这样唱的: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意思是子敬你只能在陆路搞搞埋伏,而周公瑾只能玩玩水战,不能陆战。呵呵,别生气啊,这话不是我说的,是那些无知小儿们唱的,不要跟他们一般见识啊,啊,哈哈……

鲁肃当然不会跟小孩一般见识了,虽然他有些生气,但是周瑜却忍不住要与无知小儿们一般见识。

在鲁肃向他说了这事之后。

当时的鲁肃因为生气,停止了继续暗示诸葛亮的行动,回来向周瑜口头汇报了此事。当然,鲁肃的所作所为不能叫打小报告。他只是出于好奇,心里藏不住话,有向当事人问一个明白的意思。这也是老实人的一个行动逻辑。

可鲁肃没有想到,这一切其实都是被操控的。操控之人是诸葛亮。诸葛亮对人心的认识可谓透彻之至——说出一句话之后,他能够准确地预测周围人的反应。不仅是鲁肃的,还包括周瑜的。

诸葛亮预测:鲁肃会因为好奇向周瑜传递此话,而周瑜听了,只会暴跳如雷。

周瑜果然暴跳如雷。暴跳如雷之后的一个反应是,他取消了诸葛亮往聚铁山断操粮道的行动,准备自引一万兵士前去劫粮,以充分证明他不能陆战的传言是不靠谱的。

至于要诸葛亮往聚铁山断操粮道的初衷,周瑜已经完全忘掉并不准备再提。

这一切让鲁肃摸不着头脑——诸葛亮一句话,就能改变周瑜的行动,这是为什么?

他又跑去找诸葛亮问一个明白。

诸葛亮当然要给他一个明白。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世界是一个局,诸葛亮是设局之人,其他人都在局中。只是这样的局,太大,太精深,很多人都看不明白。诸葛亮只能又设局又解局,还世界一个清晰湛蓝。

诸葛亮对鲁肃说,周公瑾令我断曹操粮道是假,让曹操杀我是真。世上事真真假假本在一线间,我不能点破,只能以片言戏语对付它,可惜啊,公瑾雅量不够,这样一个玩笑就容纳不下了,自己要披挂上阵。可这事,是能披挂上阵的吗?曹操多鬼啊,平生只喜欢断他人粮道,他既精通此道,怎么可能不重兵防备?所以公瑾若去,一定会被擒拿。如此江东危矣。子敬啊子敬,江湖风波恶,可人心比江湖还险恶,我是一言难尽,不多说了。现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只愿吴侯与刘使君同心协力,互不设防,更不相害,如此,则功成矣……

周瑜目瞪口呆。

在得知诸葛亮对时局的分析之后。

他这才知道,人的智商有高低,但高低悬殊到这个地步,是他难以想象的。先前,诸葛瑾与诸葛亮兄弟过招败下阵来,他只以为诸葛亮技高一筹,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他才知道,何止一筹啊,那叫不能望其项背。

他也不能望其项背——自己的设计在诸葛亮眼里竟然是小儿科,甚至诸葛亮还戏弄了自己一把,以计化计,让自己去身陷险地。当然,诸葛亮更加游刃有余的一点是,委托鲁肃转告他,一、不要冒险劫粮;二、与曹军对决,当先决水战,挫动曹军锐气,然后再寻妙计破之。

这叫高瞻远瞩,也叫有容乃大。周瑜知道,自己完全败下阵来了。

在诸葛亮面前,他什么都不是。一棵小草都不是,最多只能算是尘埃。

这样的发现,让他心碎。

也让鲁肃茫然——江东的路啊,该怎么走?有诸葛亮在,江东是走得更快了还是无路可走?毕竟诸葛亮不是周瑜,周瑜不是诸葛亮。

他们两个,是前世的冤家,今世的克星。

你急死我了

周瑜的眼神黯淡下来了。

这不是消极,而是积极。是希望之后的绝望,绝望之后的希望。

他必须要除掉这个人。这个前世的冤家,今世的克星。周瑜捶胸顿足地对鲁肃说,诸葛亮见识胜我十倍,今天不除掉他的话,以后一定是江东的心腹大患!

鲁肃却不想周瑜那么做。鲁肃一直以为,世间事双赢比双输好。再说了,诸葛亮是想杀就能杀的吗?在这个世界上,杀一个人有时靠刀就够了,有时仅仅有刀还不够,还要有智商。

特别是对付高智商的人。

鲁肃以为,周瑜智商不够。当然,这样直白的话鲁肃是不会直接说出来的。他虽然老实,却不笨。老实人不是笨蛋,这是这个世界最有价值的真理之一。

鲁肃只能对周瑜这样说,如今用人之际,周将军啊,还是希望你以国家为重。待破曹之后,再慢慢收拾诸葛亮不迟。

周瑜看着鲁肃,眼神很空洞,不说对,也不说不对。

事实上周瑜已无话可说。他只是想给自己留下一丝尊严——不是杀不了诸葛亮,而是暂时不杀。

鲁肃松了一口气,觉得诸葛亮是安全了。起码对他来说,已经尽力了。

但是,鲁肃并不知道,周瑜的杀心从未消退。他现在就想杀一个人。

刘备。

这是周瑜拿诸葛亮出气的一个手段——你诸葛亮知天知地知鬼神,能预知我要杀你主子吗?我要杀了刘备,你不惶惶如丧家之犬,没有明天了吗?

周瑜开始自得。周瑜总是这样,在与他人较短长中寻找自己的优势,并将优势转化为行动——这是三国版的精神胜利法,周瑜则是超级阿Q。

之所以说周瑜是超级阿Q,是因为他比阿Q强。强就强在行动上。他磨刀霍霍了。

最三国——一个乱世的欲望与宿命》小说在线阅读_第9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麻辣摇滚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最三国——一个乱世的欲望与宿命第9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