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为什么要跑到徐州去打袁术?

刘备是英雄吗?

不是吗?

是吗?

是舍我其谁的英雄还是惺惺相惜的英雄?

或者,只是个伪英雄?

所有的问题,曹操都没有弄明白。

也弄不明白。

因为人世间有些问题,一定是要发生了才可以弄明白的。在此之前,任何的预测都毫无意义。

曹操深沉看着刘备,就像看着一个世纪的不解之谜。

最后,他点头了。

曹操之所以会点头,原因只有一个。

他自信。

自信世间英雄,舍他其谁?!

也许,刘备可能是英雄,是他看走眼的英雄,但充其量只是个潜在的英雄,未成气候的英雄。而现如今,截击袁术,阻断袁绍兄弟俩的合作是当前最紧迫的政治任务,这个任务的完成,看上去非刘备莫属。所以曹操思前想后,最终点头。

刘备吁了一口气。

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在心里。

献帝则怅然若失。因为刘备要走了。

他曾经寄厚望于刘备,又寄厚望于董承,但他们看上去都难担重任。

也许,不是他们太软弱,而是曹操太强悍——统天下兵马,岂是一两个人可以撼动的。

但献帝依旧有期待。对刘备。在刘备临走前,他希望这个皇叔给他一个暗示——

去徐州是战略转移,而不是逃跑。

刘备没有给他暗示。

这样的时局,是自顾不暇的时局,没有谁可以保证谁的将来。刘备此番去徐州,老实说,还真是逃跑,不是冠冕堂皇的什么战略转移。

他是跑路去了,在曹操没有对他起疑前。或者说在曹操没有对他痛下杀手前。

你走了,我怎么办?

在宫中,献帝向他发问。

献帝的发问毫无疑问是幽怨的,因为有气无力。

我会回来。刘备的回答不卑不亢。

什么时候?

在你需要的时候。

我现在就需要。

需要什么?

你的保护。

董承可以。

董承不如你有力。

也许吧。有力无力试过才知道。

可不可以不走?

不可以。

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

为什么没有为什么?

因为人世间有些事,本来就没有为什么。

我怕。

怕谁?

曹。

曹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

什么意思?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你是天子,不能怕。

……

刘备上路了,领5万人马,直奔徐州而去。他是在献帝的眼泪中出发的,也是在董承的幽怨里出发的。

董承怪他不够哥们。说好要成立敢死队与曹操血战到底的,这战还没开打呢,堂堂刘皇叔就赶紧寻一个机会溜之大吉了。所以,董承要刘备给他一个理由。

刘备对他当头棒喝:是留下来等死还是冲出去搏一个杀回来的机会要曹操死,你定。

董承不敢定。因为刘备的话听上去也有道理:曹操太强大了,区区几个人组成的敢死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不错,他们是敢死,但要死得其所啊……

所以,要在发展中寻找未来,在未来谋发展。总之,杀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迂回曲折,百转千回……

一句话,董承现在只能让刘备走,以图将来。

刘备却是走得很急。他告诉关羽张飞,在许都,我们是笼中鸟、网中鱼,这一走就如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不受笼网的羁绊了。

关羽张飞不以为然,觉得曹操这鸟人,也是个混世魔王,怕他做甚。大家都是在江湖上混的,拜托,别赶尽杀绝好不好?便满不在乎地跟着刘备,三心二意地往徐州去。

能哭敢哭善哭

但刘备是注定走不了了。

因为郭嘉、程昱向曹操进言了。

郭嘉、程昱以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是不可以继续呼吸下去的。

与曹操势均力敌的人。

将来有可能与曹操势均力敌的人。

很显然,刘备属于第二种。别看这小子屁股后面没几个兵,脚底下也没有根据地,但他有人脉,有江湖名声。更重要的是他具备成大事者的心理素质和过人手段。

刘备能哭、敢哭、善哭,是其混世的不二法宝。假以时日,此人必成大器啊。

郭嘉、程昱最后呼吁:“一日纵敌,万世之患。望丞相察之。”

曹操的心开始慢慢动摇了。准确地说,他对自己不那么自信了。

毕竟,藐视一个人是要付出代价的,特别是这个人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打败自己时。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是曹操给刘备的评价,现如今再次品味,诚哉斯言!

曹操悍然决定,命令许褚领兵五百去追刘备回来,人要不回来,人头也要回来。

许褚横刀立马挡住了刘备的去路。他的身后是五百兵。

但是刘备毫不在意。因为刘的身后是五万兵。

最重要的,刘备身后站着关羽张飞。

在那一瞬间,许褚突然觉得自己的底气很虚。如果光靠武力,曹操给他下达的“人要不回来,人头也要回来”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

所以只能智取。

许褚一本正经地对刘备说,曹丞相请他回去有要事相商。

刘备笑了。

被许褚的智商逗笑了。因为地球人都知道,所谓的要事是什么。刘备不想死,他还想搏一个未来。刘备冠冕堂皇地告诉许褚,自己是和献帝正儿八经告过别的,出兵徐州也是曹操同意的。所谓的要事都已发生,未来的要事当在徐州。军情紧急,他是不可能回去的。

但是许褚依旧挡路——他的任务还没完成。在许褚看来,今天的结局无非是两个:或者他的人头回去,或者刘备的人头回去,总之,必须要对曹操有所交代。

刘备后退了。

刘备后退并不是怕了许褚,而是关羽张飞挺上来了。他们冷冷地睥睨许褚,然后吐出一句名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关羽张飞这句话是替刘备说的。

也是替许褚说的。他们想给许褚一个暗示:杀不了刘备,空手而回也没关系,可以用这句话来顶罪。

四分之一柱香之后,许褚走了。回去见曹操。

事实上他并不怕死,是怕死得不值得。死在关张的刀下,悲壮是悲壮了,但是意义呢?意义在哪里?另外一个原因还在于,许褚迷糊了——为什么要杀刘备?

虽然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杀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但是许褚以为,杀刘备需要。

因为刘备是带着五万人马赴徐州袭击袁术的,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对曹操有利的事情——曹操为什么阻止这件有利于自己的事情发生呢?

许褚想不通。他要回去向曹操问一个明白。

许褚总是这样,做一件事情,必须给他明明白白的理由。否则他的刀砍不下去。

曹操没有给他明明白白的理由。

当许褚垂头丧气地回来,一脸迷惑地站在曹操面前时,曹操明白,杀一个人,有时候靠命令是不行的。

但是理由他又不能给许褚。因为——没什么用了。

五百人杀五万人,天大的理由也无济于事啊。

好在曹操还有一副牌。一副绝好的底牌。

在这五万人当中,有两个人曹操以为是值得期待的。

朱灵、路昭。

他们相当于这支队伍的监军。不听刘备指挥,直接听命于曹操。

当然,此时的曹操不会天真地相信光靠这两人就可以干掉刘备,而是他认为这两人的存在可以让刘备心存忌惮,不至于直接谋反——“谋反”这个词曹操用得心安理得,因为他在心里已经把自己等同于天子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与此同时,曹操也在心里安慰自己,做大丈夫就要言而有信。刘备是自己派出去的,怎么可以在半路上杀了他?如此一来,天下贤士能不寒心?现在一时杀不了刘备,成全自己礼贤下士的名声也不错……在如此这般的**中,曹操抵达了他人生的又一次高丨潮丨。

虽然这高丨潮丨来得有些勉强。

有些自欺欺人。

徐州的战斗进行得一点都不艰苦。刘备愉快地发现,来袭的袁术已是强弩之末。他的手下先锋纪灵被张飞挑于马下,而嵩山的雷薄、陈兰又劫去了袁术所剩无几的钱粮草料。袁术想回寿春,被群盗所袭,竟回不去,只得狼狈地领着一千多残兵败将,在江亭苦苦厮守。

这场战争打到这个地步事实上已经没有任何悬念。

唯一的看点是袁术的死法。

袁术死得很惨。

吐血死的。

吐血之前,袁术对生活还抱有美好的想象——他想喝蜜水。在此之前,他已经过了好些天粗茶淡饭的生活,袁术十分怀念蜜水的味道。

很可惜,没有。

不仅没有,他的厨师服务态度还很差地对他说,蜜水没有,血水要不要?

这基本上是一个穷途末路的厨师所能想到的最恶毒的语言。这个委屈的厨师此时已深切地明白,一切大势已去,跟着袁术,这辈子算是倒了血霉了……

史书上说这时候“术坐于床上,大叫一声,倒于地下,吐血斗余而死。时建安四年六月也。”

最三国——一个乱世的欲望与宿命》小说在线阅读_第5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麻辣摇滚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最三国——一个乱世的欲望与宿命第5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