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不打注定会死翘翘的战,这应该是统帅的一种战争本能。还有,现在寿春城内,民怨如火,随时可能会燃烧起来。杨大将劝袁术不做惹火烧身之事

但是杨大将又以为,在战争中,现在不打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打。

不错,曹军是在围城,但时间在哪一边呢?我们缺粮,曹军更缺粮,就看谁能熬得过谁了。也许机会就在将来的某一天。

袁术惆怅地走了。

带着他的一些部下还有满城的金银财宝。

目的地是——没有目的地,先过了淮河再说。

当然了,寿春也不是空城一座。他留下了李丰等四位将领领着10万兵守城,守不守得住曹军17万人马的进攻,那就全看天意了。

10万对抗17万。

这就是寿春战役的现实。

却没有人可以预测谁输谁赢。

曹操也不可以。

因为曹操痛苦地发现,人多好办事原来不是真理,而是歪理。

人多要坏事。特别是在当前的情况下。17万人马一天要吃掉多少粮食,一个月又要吃掉多少粮食,曹操简直不敢想象。

于是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很意外地演变成节食比赛,看谁能熬得过谁。

谁能吃到最后,谁就能笑到最后。尽管曹军选择了一次次的攻城,希望全军在饿死之前结束战斗,但是战事进行得有气无力,攻守双方都显得拖泥带水——都是饥饿惹的祸。

一个多月后,曹军终于扛不住了。长途作战,粮草供应接不上了。

事实上全国诸郡也没什么存粮了。水旱连年,地主家也没余粮,能有什么办法呢?曹操在半是请求半是强迫地向孙策“借”了10万斛粮米之后,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 10万斛粮米,17万曹军究竟可以吃几天?

当然,从算术题的角度来计算,这不是个复杂的题目。

曹操却不想从这个角度来计算。他想从人的角度来计算。

一个人一天正常进食的话应该是三顿,可要是省下一顿甚至两顿的话,那17万人马一天可以省多少,一个月又可以省出多少啊……

曹操激动了。对他来说,时间就是机会。取胜的机会。因为曹军省出来的时间越多,取胜的机会越大。

所以,节省才是硬道理!

不过,曹操还是顾虑重重,不敢立马推广他的节食政策。

曹操害怕啊,怕军心不稳。

17万原本每天可以吃三顿的兵们突然改吃一顿,肯定要闹翻天。一旦兵变起来,曹操将无法面对他们。

所以,此时的曹操急需一个理由,让17万兵们饿肚子却不至于造反的理由。

老实人王垕

王垕一直相信他爸临死前跟他说的一条人生哲理: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所以很多年来,王垕在曹操手下管着粮仓一直平安无事。

因为他不欺人。

也不自欺。

王垕以为,在这个世界上,不欺人的人赢得世界,不自欺的人赢得人生。如果能做到双不欺,毫无疑问,此人将赢得未来。

王垕自信,他将赢得未来。

曹操便对他很欣赏。

这一天,他把王垕叫到帐中,向他请教走向成功的秘诀。

不欺粮。在小的岗位上,唯有不欺粮才能做到不欺人,也唯有不欺粮才能做到不自欺。

王垕回答得很坦荡。

但是很快,他就不坦荡了。

他看见曹操流泪了。

曹操之所以流泪是羡慕王垕——无忧无虑,凭着唯一的信条就可以将人生活得游刃有余。

可他做不到。他的人生太复杂,无数的人生信条互相矛盾,偏偏又对立统一于他的生命之中。

最关键的一点是,他没有王垕的安全感。王垕的安全感来自于一个巨大粮仓的存在。这个粮仓是曹操提供给他的,王垕每天要做的工作只是秉持自己的良心,将一天三顿粮平均分配到每一个将士手中。

这样的人生,单调,却安全、充实。

但是曹操知道,很快,王垕如此这般田园牧歌式的人生将不复存在。

他要打碎它,亲手打碎它。

曹操告诉王垕,因为兵多粮少,从今往后,粮仓出粮可用小斛量之,总的一个原则是每天进到将士们肚皮里的粮食越少越好。

曹操就是要王垕从欺粮做起,既欺人又自欺。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曹操不说。

王垕只得去执行这个奇怪的政策。

虽然这个来自曹丞相的政策和他的人生信条有冲突,但王垕理解这不是他的冲突,而是曹操的冲突。毕竟,他只是个执行者而已。

一个月后,王垕停止了呼吸。

17万饿得嗷嗷乱叫的将士们哭着喊着要杀死他。对这些群情激昂的将士们来说,这样的时刻是偶像坍塌的时刻。他们不能容忍“公平偶像” 王垕的欺骗。

王垕将目光投向了曹操。

这是求救的目光。

他希望曹操站出来解释这一切。

但是,曹操没有。

事实上,自始至终,这只是曹操做的一个局而已——为了让17万将士能够在缺粮的状态下多熬上十天半个月,曹操决定用“公平偶像” 王垕的信誉做一次牺牲。

他让此人背了一次黑锅。曹操以为,这是重于泰山的黑锅,王垕同志必将死得其所。

就这样,王垕死了,在曹操信誓旦旦的指责下,他被刀斧手实施了人体分离手术。

一刻钟后,王垕血淋淋的头颅被扔在曹操的脚下。曹操目无表情地看着王垕那张刚刚死去的脸,他看出了内容。

那是对这个世界的绝望。

和惊骇。

王垕死了,对曹操来说,这是旧问题的结束,也是新问题的开始。

新问题其实是旧问题。

没粮了。

王垕以他的一条性命延缓了问题的爆发,可问题就是问题,17万将士缺粮是天王老子也救不了的。

曹操下令攻城。虽然在此之前,他无数次下令攻城,但这一次注定不一样——

曹操给出了三天的时限。三天之后,寿春城拿不下来,大家一起死翘翘。

事实上对城中守军来说,这也是最后的时限。

因为他们也没粮了。

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只是谜底耐人寻味。谁会是这个历史时刻最后的胜出者呢?

曹操闭上眼睛,开始等待命运的审判。

变脸游戏

城破了。

曹军冲进了城里。

事实上对他们来说这不是一场战争的胜利,而是生命本能的胜利。当大家伙儿都饿得忍无可忍之时,破城就不再是军事行动了。

它变成了一种冲动。

无坚不摧的冲动。

城内的10万人就这样被城外的17万人打败了。技战术在此时已是多余,战争到了这个地步,决定成败的唯一关键点是人数。

哪一方人多,哪一方的求生欲望就会压过对方。

所以,曹军胜了。

顺理成章地胜了。

当仁不让地胜了。

但究其实,这到底还是一个人的胜利。

曹操。

曹操大度包容疑心重重杀伐决断阴险狡诈孤注一掷费尽心机,在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乃至名誉之后,他才有了这样一场胜利。

所以曹操感觉自己胜得不易,就像他之前的每一次胜利一样,曹操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他依旧认为,这都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值得。

胜利之后事更多。

由于这是一次联合作战,兄弟部队之间的很多矛盾在战争的名义下被暂时掩盖了——战争结束之后,矛盾依旧是矛盾,它们注定要刺刀见红。

比如刘备和吕布的恩怨。

曹操在班师之前做了这样一项工作——把三只手放在了一起。

一只是刘备的,一只是吕布的,最后那只是他自己的。曹操无比恳切地对刘吕二人说,我们三个人,就是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一个人,分开了,也是一个人。你们地明白?

刘备点点头。他的表情看上去天真无邪,就像和吕布从来没过节一样。

吕布则先看一眼刘备,再看一眼曹操,非常不乐意地点点头。地球人都看得出来,他很勉强。

曹操心里一声轻叹:成大事者,还是刘玄德啊。

所以吕布离开之后,过了一刻钟,曹操又做了这样一个表演。

他把两只手放在一起。一只是刘备的,另一只是他自己的。曹操无比恳切地对刘备说,我们两个人,就是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一个人,分开了,也是一个人。你地明白?

刘备点点头。他的表情看上去天真无邪,就像和吕布从来就没握过手一样。

这一回,曹操心里没有轻叹,而是惊叹:爷们,你……你……你也太能装了吧,怎么这样的若无其事?如此这般的若无其事,岂是仁慈之人可以做到的?

但他没有说出来。因为曹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些话一说出口就是错。他和刘备都是此中高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刘备却在等待,等待曹操的下一个举动。从三只手握在一起到两只手握在一起,刘备感觉曹操的心绪起了变化。

曹操有所弃,必有所求。

果然,曹操全盘端出了他的心底隐私:“吾令汝屯兵小沛,是掘坑待虎之计也。公但与陈珪父子商议,勿致有失。某当为公外援。”

最三国——一个乱世的欲望与宿命》小说在线阅读_第4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麻辣摇滚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最三国——一个乱世的欲望与宿命第4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