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因为这个女巫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直为他李榷做法祈祷,李榷以为她功莫大焉。

于是便赏了。

于是,便有人怒了。

骑都尉杨奉。骑都尉杨奉认为他的人生价值被无视了。

特别是,他曾经为李榷立下的汗马功劳。

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为李榷做法祈祷是头等重要的大事的话,那骑都尉杨奉就弄不明白他带兵打仗的意义在哪里了。

为了搞明白这个问题,杨奉悍然反了。

中国往哪里去?

宋果也跟着反了。

作为骑都尉杨奉的同事,宋果也坚持“造反有理,革命无罪”的斗争哲学,相信“富贵险中求”的人生真谛。

只是,他看不到富贵加身的那一天了。

甚至也看不到反旗高举的那一刻。

因为他,死了。

死在李榷的剑下。

李榷以他的滴血剑告诉世人——造反者决没有好下场。

当然他自己例外。

前面已经说过,李榷是藐视人间道理的。在他看来,所有人间道理只应验于他人,而与他李榷无关——毕竟绑架天子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造反。但李榷不管这些。

李榷是一个对别人马克思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的人。他只希望“造反者决没有好下场”这个人间道理的下一个应验者是杨奉。

总之,李榷的愿望只有一个,造反者除他以外全都死翘翘。

杨奉没有死翘翘。

他带兵跑到西安去了。

在经过一番浴血奋战,双方人马各有死伤后,杨奉与李榷分道扬镳。

李榷很伤感。

伤感的不是自己这一方死人了,而是伤感人心。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李榷不知道自己的明天会怎样,因为他的敌人实在是太多了。

杨奉跑了以后,郭汜又带来来攻。虽然从整体上说,郭汜不可能将他消灭,但反过来这种情形也成立——他也不能消灭郭汜。

他们势均力敌。

他们两败俱伤。

他们都是没有明天的人。

张济是有明天的人。

张济,这个陕西将军在乱世中的生存术只有四个字:审时度势。

他不主动出击。

也不被动出击。

他只在最需要的时候出击。

什么是最需要的时候?张济以为就是李榷、郭汜两败俱伤的时候。这样的时候需要一种力量、需要一只手来扭转乾坤。

张济就是那一种力量,就是那一只手。

他出击了,并一直护送献帝回洛阳。

这是建安元年的春天。中国往哪里去?没人知道。

献帝也不知道。

献帝只知道,他快饿死了。

整个洛阳,差不多成了一座死城。战乱死了不少人。这一年的大旱又死了不少人。史书上说,当时洛阳的居民,只有几百户人家。就这几百户人家,也不能做到自己养活自己。每天,他们的重要工作就是跑到一棵棵树前,然后扒光它们身子,露出雪白的肚皮——只有树们的肚皮雪白了,这些饥民的肚皮才有保障。

又或者,他们跑到一片片草地上斩草除根。总之,一切为了肚皮。

百官们也一切为了肚皮。他们争先恐后地与民争食,其中有不少官员竟牺牲在争食的现场,令献帝不胜感慨。

当然了,献帝也对自己不胜感慨:洛阳还是那个洛阳,宫殿却不再是过去的宫殿,真正的徒有其表了。每当他看着面呈菜色的百官摇摇晃晃地站在破败不堪差不多是荆棘之地的所谓宫殿里朝贺时,他就忍不住感慨万千:

这个王朝他奶奶的快完了吧?历朝历代,哪有如此上朝的?!

一想到自己有可能要做亡国之君,献帝的眼泪就哗哗的——苍天啊,大地啊,姑奶奶啊,我到底还有没有明天,大汉到底还有没有明天?

太尉杨彪坚信,大汉是有明天的。

因为一个人的存在。

曹操。

不错,李榷、郭汜是贼心不死,一直试图做这个王朝的掘墓人,但他们注定掘不成。

因为曹操会是他们的天敌。此时的曹操正在山东兵强马壮,等待着为国效力呢!皇上何不给他这个机会?

献帝眼前一亮,喜上眉梢。

但是很快,他又眼前一黑,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个曹操,一旦进京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董卓呢?

他拿不定主意。

有些险不得不冒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

所谓的未来会如何如何,基本上是要经历以后才能知晓。

所以,关于“曹操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董卓”的问题,任何的猜想都是空想。

但世事如火,主意还是要拿的。所以人生很多时候,所谓的“拿定主意”需要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

有些险你不得不冒,即便你贵如帝王。

献帝闭上眼睛,下达了让曹操带兵进京的命令。

人终于来了。

但来的不是曹操。

而是李榷、郭汜他们。

李榷、郭汜相信,人生不到最后一刻,是不能论输赢的。

不错,在此前与张济的战斗中,他们失败了。但那句话是怎么说的,失败是成功他妈妈。只要下一次胜利就OK。

献帝只得再次出逃。

世事的确如火,人人都在火中央。此时的献帝感觉自己就是第二个吕布——“在路上”成了永恒的主题。

吕布的人生是要走过一个又一个人,一座又一座城池。献帝也一样。目的地永远不固定,永远是“下一个”。“下一个”源源不绝。“下一个”构成他全部的人生。

要命的是,献帝的下一个目的地不知道在哪里。反正洛阳是呆不下去了,先上路再说。

凄凄惨惨戚戚中,大汉朝的苦命皇帝——献帝又开始奔波了。

这次奔波以悲剧开头,却以喜剧结局。

曹操来了。

望眼欲穿地来了。他站在了献帝前面,准备和李榷、郭汜他们进行格斗。

这是在洛阳的城郊,两支武装力量的格斗一触即发。

贾诩却建议李榷、郭汜停止格斗,准备投降。

贾诩一本正经地说:鸡蛋和鸡蛋之间可以格斗,石头和石头之间可以格斗。但是鸡蛋和石头之间不可以格斗。现如今,我们是鸡蛋,曹操是石头。所以……鸡蛋还是投降吧。

李榷、郭汜的脸阴沉下来了。

因为他们不知道,贾诩为什么要出这样一个主意。

不过,他们知道,贾诩这辈子再也不能出主意了。

今夜,他将死去。

今夜,贾诩没有死去。

他跑了,跑回老家。

当然贾诩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跑到献帝那里,以他为依靠,继续其风尖浪口的人生。但是现如今,献帝他老人家还要依靠他人才能生存下去,这样的天子,怎么可能是贾诩的依靠呢?

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一切都要自己去担当。走在回乡的小路上,下岗谋士贾诩若有所思。

李榷、郭汜们败了。

如贾诩预测的那样,鸡蛋碰石头的结果只有一个。注定只有一个。

其实这样的结果李榷、郭汜事先也不是没想过。只是他们不愿意相信。

就像我们中间的许多人,愿意相信完美的结果,不愿相信破碎的结果,尽管后者是多么的必然。

这是人性的一个软肋。

不可触摸的软肋。

大败而逃的李榷、郭汜带着人性不可触摸的软肋逃到山中,落草为寇。

这样的结局似乎也是必然的,正所谓有因就有果。只是如此人生残酷而真实得一塌糊涂,令他们几乎无法承受。

杨奉也跑了。

带着他巨大的功劳,跑了。

作为护驾有功之人,杨奉当初是从西安回来随张济一路护送献帝到洛阳的,并且参加了PK李榷、郭汜们的格斗。按理说,他居功至伟,本不应该跑,而应留下来等待献帝的封赏。

却也跑了。

给出的理由是追击叛军李榷、郭汜去了。

一追就再也没回来,跑到大梁定居去了。

献帝不明白杨奉为什么要做如是选择。这让他对自己的凝聚力和帝王魅力产生了怀疑——我是那么一个罩不住手下的人吗?干嘛要跑啊……

曹操默然不语。

耐人寻味地默然不语。

曹操明白——杨奉这是怕了他,避祸去了。

曹操猜得没错,杨奉确实怕了他了。

不错,杨奉同志护驾是居功至伟,但问题也正出在居功至伟上。

因为——身处乱世,一个实力不够强大的人是不能居功至伟的,否则,此人会很危险。

原因是曹操不可能容忍有人居功至伟的。

所以,杨奉必须跑路。

只是这样的心思,杨奉不能说,也不敢说。

这样的时代,有很多事情,一说出口就是祸——他只能选择悄然上路,把疑惑留给历史,留给怅然若失的献帝。

这是他的无奈。

无人能懂的无奈,除了曹操可以懂以外。

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有一个人站在了曹操面前。

其实每天,都有很多人站在曹操面前,不过曹操都视而不见。

因为他们太平庸。曹操的眼光只注视卓越的人。

这个人就很卓越。

他是献帝的使者,是天使。

最三国——一个乱世的欲望与宿命》小说在线阅读_第3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麻辣摇滚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最三国——一个乱世的欲望与宿命第3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