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换言之,他董卓不能拿他袁绍怎么样。

但是——袁绍错了。

因为——董卓明摆着谁的面子都不给——今天这场戏,他董卓要当唯一的主角。谁他奶奶的想罢演,拿脑袋来说话。

董卓的剑拔出来了。

袁绍的剑也拔出来了。

一场PK一触即发。

太傅袁隗却冷眼旁观,似乎乐见其成。李儒见此,一个可怕的想法突然在他脑中浮现:这老头,莫非想以自己的侄子做牺牲品,以制止董卓的废立计划?

毕竟,当场杀死当朝太傅袁隗的侄子以迫百官就范,这样的政治冒险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玩的。因为后果难以预料。李儒暗示董卓,要玩政治交易,不要玩政治冒险。

李儒所谓的政治交易是,放袁绍一条生路,以换取袁隗对董卓的政治支持。

董卓同意了。

他之所以会同意并非是因为他对李儒的计谋有多么认同,而是因为——

吕布。

不错,是吕布。这个董卓的新义子在刚才董卓和袁绍的对峙中不发一言,立场暧昧,令董卓心里很不托底。他突然间明白,敢情今晚这场大戏的真正主角不是袁隗,也不是他董卓,而是吕布。

吕布统领伏兵,他倒向谁,谁就将胜出。虽然在名义上,此人已是他董卓的义子,但是这样的年代,亲儿子都靠不住,一个刚刚投诚过来的新义子怎么靠得住呢?董卓不能不为自己留一手。

太傅袁隗也不能不为自己留一手。

好处是明显的——

侄子袁绍的性命可以保住。

自己的官位可以保住。

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赢得官心。因为百官们现在也看明白了,这天下,迟早是董卓的天下,强与之对抗,那叫以卵击石。虽然在某些时候,以卵击石可以获取政治清誉,但更可能失去脑袋——人,还是现实一点比较好。再说了,这江山原本也不是他们的江山,该着急的也不是他们,何苦操那份心呢?

对百官们来说,现在最需要的其实是找一个政治品格代言人,以代其受过,以换取所谓的良心安宁。而堂堂的太傅肯出头做这件事,怎不令他们感激涕零?!

太傅袁隗终于和董卓达成政治交易。

一切皆大欢喜。

在曹操惋惜的目光扫视下,袁绍带剑黯然离开了这场夜宴,成为一个毫无收获的出局者。

可以说,除了曹操外,人人对他视而不见。

的确,袁绍是试图为大汉江山证明些什么或保卫些什么,但是现在看来,这竟成了一个人的行为艺术,甚至是未获掌声的行为艺术。当然了,曹操是非常理解众人的鸵鸟心态的,只是可惜了袁绍,到底成了这场政治交易的牺牲品。曹操玩味再三,良久,他将惋惜的目光从袁绍身上收回时,却在无意间瞥见吕布正死死地盯着自己,似乎想看穿什么……

曹操心里一惊,觉得今后的天下,这个叫吕布的人,怕是要掀起一些波澜了。

哭是最愚蠢的办法

董卓成了相国。

在陈留王协被其以一个庄严肃穆的仪式推上皇位后,董卓成为了史上最强悍的相国。

因为他可以带剑上殿。他的剑锋,常常有意无意地指着年仅9岁的汉献帝,令这位还不到青春期的小孩搞不明白一个人世间的常识——皇帝大还是相国大?

很多人也搞不明白。他们唯一能搞明白的是,有两个人死了。

少帝和何太后。

这两人其实是不想死的。即使被董卓赶下台后偏安一隅,他们也希望可以好好活。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好好活就是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但是董卓注定不让他们好好活了。因为董卓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好好活就会有人活不好。他不愿意做后者。

总而言之一句话:少帝和何太后必须死。

没有任何借口。

果然就死了。

董卓派人鸠杀的。这两人死时和董卓派出的鸠杀人员发生了一些肢体冲突,似乎对人间充满了无限的留恋。但是鸠酒的力量毫无疑问是强大的,它不容置疑地扼杀了这股不符合董卓意志的留恋,从而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少帝和何太后离开人世的时候有一个人在睡觉。

汉献帝。

这个喜欢睡懒觉的小皇帝是在几天后才知道,他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他们了。这样的事实让他不知所措。因为以他的年龄,他还不知道,什么叫死,就像不知道什么叫生一样。

司徒王允知道。

司徒王允不仅知道什么叫死,还知道什么叫死于鸠杀。

他害怕这样一个事实,就像害怕自己也可能遭遇这样一个事实一样。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是他奶奶的太有可能了。董卓连少帝和何太后都敢鸠杀,还有谁不敢鸠杀的?!

所以他——落泪了。这眼泪,是半缘修道半缘君的眼泪,一半为大汉江山而流,一半为自己的前程而流。

很多官员眼睁睁地看着大名鼎鼎的司徒王允流泪。这是在他府上,众官员是为王司徒庆生而来,却没想到遭遇了如此这般的眼泪。

便不由得感同身受,一齐为之哭泣落泪。是啊,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但很快,大家伙儿都不哭了。因为有人发笑。

在一片惊天动地的哭泣声中,夹杂着一阵更加惊天动地的嘲笑声,令人不忍卒闻。

是曹操。

他在座中笑得前仰后合,忍俊不禁,简直让人怀疑他就是个精神病患者。

但可惜——不是。

因为曹操头脑清醒得很,他甚至比在座的任何人都清醒。

曹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想要另一个人去死,哭是最愚蠢的办法。

聪明的办法应该是暗杀。

不错,因为有吕布保护,暗杀董卓的技术难度是很高,但是曹操以为,暗杀一个人,最重要的不在于谁保护了被暗杀者,而在暗杀者于以怎样的角度去接近被暗杀者。

也就是说,要找到被暗杀者的命门。

而今天的曹操最得意的一点就在于此。因为他已经找到了接近董卓的命门,万事俱备,手中所欠缺的,只是一把刀而已。

司徒王允给了他这把刀,当然还有自己的信任。现在,他也和曹操一样,把自己的命运都交给了这把刀。可以说一把刀的命运和两颗人头甚至更多人头的命运被紧紧地捆绑在一起。那么这把刀能够精确无误地飞向董卓的头颅,并让它落地吗?

司徒王允不知道。

曹操其实也不知道。虽然他有九成把握,但毕竟还有一层是天意。曹操不知道在这一回的暗杀行动中,天意会不会在自己一边。

在嘉奖与缉拿之间

董相国府。

董卓手里握着那把传说中的七宝刀,睡眼惺忪。

站在他眼前的,是一脸诚恳的曹操。

董卓不明白曹操为什么选择在他昏昏欲睡的时候献刀。虽然近一个月来,由于的曹操曲意迎承,两个人已经好得像一个人一样。但是刀者凶器也,两个人再怎样好成一个人,曹操也不能趁其不备地献刀啊……

董卓有些幽怨。

但是董卓没有把他的幽怨放在脸上,因为身边无人。

吕布刚刚奉命出去为曹操选马去了。说起来这也是董卓爱心的表现,董卓是这样的一个人——但凡对他有用之人,不惜代价地收买。

吕布是他用一匹赤兔马收买来的,曹操也不例外。

曹操不久之后得到的是一匹西凉马。当吕布将这匹西凉马牵到曹操跟前时,董卓看到了后者眼里露出的欣喜神情。

他有些失望。

不错,是失望。因为董卓原本想看到更多的神情。比如惊慌,比如彷徨。

但是曹操眼里只有惊喜。

纯粹的惊喜。

这让董卓拿不定主意:这小子,刚才是真向我献刀呢还是暗杀未遂只得诈言献刀?性质的难以断定毫无疑问将影响接下来行动的展开。是嘉奖还是缉拿,董卓首鼠两端。

的确,人世间的事往往如此。结果只有一个,动机却是无穷。没有人知道他人的人心究竟是善是恶。

抑或善恶交集。

董卓也不知道。虽然他牛逼哄哄地不把天下放在眼里,但是人心比天下还大,不是董卓一手可以掌控的。

经过一番长考后,董卓终于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把刀交给吕布,把笑脸交给曹操。

在嘉奖与缉拿之间,董卓最后选择了前者。

不为别的,只为欺骗自己。只为在这样的时代,不自己亲手树立一个众叛亲离的形象。

因为有一个疑问董卓无法回答自己——如果曹操不可靠,吕布就可靠吗?曹操有七宝刀,吕布则有方天画戟,要是取他性命,其中任何一样都易如反掌。

所以可怕的不是兵器。是人。

董卓断然决定,对曹操化敌为友,就像他曾经对吕布做过的那样。

李儒大声说“不”。

他是在曹操从容策马远去后才匆匆赶到相府的。

最三国——一个乱世的欲望与宿命》小说在线阅读_第1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麻辣摇滚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最三国——一个乱世的欲望与宿命第1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