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13)一个人的起义

五人回到大石街,看到党人宋玉琳还站在原来的地方,另一名党人但懋辛坐在石阶上,左手持刀,右手却是鲜血泉涌。莫纪彭惊问:老但是不是中弹了。

但懋辛答:是老喻用刀砍的我。

是喻培伦砍的?众人吃了一惊,再看喻培伦,却见他扭过头,只是不说话。

同是革命志士,那么喻培伦何故要砍但懋辛呢?

原来,起义之初,但懋辛和喻培伦双方意见不同,喻培伦因为被陈璧君骂过,心里积愤,已经决意舍生取义,所以坚持起义。而但懋辛却认为时机不成熟,主张延期起义,并把喻培伦已经装进筐里的丨炸丨弹推到了井里,那丨炸丨弹可是喻培伦几日不眠不休制造出来的,喻培伦如何忍受得了?遂怀疑但懋辛有二心,一怒拨刀,砍伤了但懋辛。

砍了也就砍了,那方声洞还一枪打死了温敬雄呢。革命起事,急手忙脚,这种事在所难免。

大家聚集在大石街秘密机关部,清点人数,居然有二十多人,于是众人公推喻培伦为领队,出发去往莲花街的陈炯明秘密机关,看能不能再多找些人手。

大家到达了莲花街,找到了陈炯明的秘密机关,却发现机关中只有两名女士何少卿、胡佩元在值班,两名女士请大家坐下,喝工夫茶,聊天。

然后莫纪彭出去找百姓家里借了一个灯笼,而喻培伦却不晓得从哪里弄出来一大筐丨炸丨弹,让两名志士抬着,大家听喻培伦号令,等待出发。

喻培伦说:我们现在去燕塘,好不好?

大家说好。

于是喻培伦大声发令:先人板板,我们这一队向东门进发。

众人一动不动,都看着喻培伦——听不懂他的四川话。

莫纪彭把喻培伦的四川话翻译成广东话,众人这才齐声响应,大踏步的出了大石街口,进入了华宁里。

华宁里有一个巡警小衙门,一个侦探正在门外闲逛,发现这一票人马来到,立即逃进了衙门里,稍后,一排子丨弹丨从衙门里射了出来。

莫纪彭大怒,拨枪还击。

小衙门里的射击却是越打越热闹,莫纪彭估莫着打了有半个小时左右,正准备招呼同志们,却惊讶的发现门外就自己一个人在攻打小衙门,喻培伦及一众同志却不晓得何时离去了。

最糟糕的是,莫纪彭朝百姓借来的灯笼也不知何时丢掉了,黑暗中看不到路,他就一个摸着往前走,走着走着,突然前面有卫兵喝止,他提高声音一问,才知道自己误打误撞走到小北门来了。

走错路了,而且只有他一个人。

这时候莫纪彭想起一件事情来:据说巡警教练所的所长有心参加革命,可是莫纪彭并不认识巡警教练所所长,认识他的,只有一位姓陈的党人。

于是莫纪彭就摸黑找到了姓陈的住的那家旅馆,问清楚了姓陈的在哪个房间之后,就用力拍着板壁喊叫他的名字。

房间里,原本是悄寂无声,可是当莫纪彭敲响板壁的时候,里边却突然响起了清晰的鼾声。

知道此人决无可能为了革命冒一点风险的,莫纪彭只好作罢。

(14)侠骨余香魂犹在

莫纪彭莫名其妙的与喻培伦失散,并最终脱险,而喻培伦,却在广州城中与清军展开了最惨烈的恶战。

失去了莫纪彭这个向导,喻培伦带着花县的绿林道就在东门一带团团乱转,他们不留神误入巡防营,大打大炸了一番,又接着乱走,却突然遭遇400清兵,敌众我寡,党人急忙避入一家源盛米店,垒了米包做沙包,与清兵恶战起来。

这400清军的带队,正是革命党的老冤家,斩杀了起义志士倪映典的吴宗禹,若非是此人,也不会死缠不休,狂攻不止。革命党报说他与喻培伦激战了一夜而后,又激战了一个上午,清兵被打死近百人,却仍然攻不下来。

听说双方交战一昼夜,犹自攻不下来,于是两广总督张鸣歧亲自下令:

烧街!

大火沿街道窜将过来,革命党人再也无法坚守,只好突围。

此役,多名来自于花县的绿林义士殉国。

徐满凌被俘,而后遇害。

徐熠成,徐培添,徐日培当场战死。

徐容九负伤,逃回家中因伤重而死。

徐茂振,徐茂均,徐茂燎及徐金炉四人突围而走,清兵穷追不舍,追到二牌楼华庆里,再次将四人重重围困,此四人之役,已是广州大起义的最后枪声。四人与清兵对恃了一天一夜,徐茂燎阵亡,徐茂振、徐茂均与徐金炉爬上屋顶,脱险而走。

喻培伦究竟是怎样就义的,却有两种不同的传说。

曹亚伯著《武昌革命真史》中说:喻培伦讯时,自认为王光明,王光明者,四川语无是公也。述其制丨炸丨弹之精及革命宗旨,对问官曰:学术是杀不了的,革命尤其杀不了。

第二种传说来自于莫纪彭的《广州血战笔记》,书中说:后闻诸花县某君云,喻队自失落后,左冲右突,不能越城墙出。天明后,吴宗禹率兵来攻,喻乃入元盛米店,聚米包为垒,恶战三时,全队几覆。喻到急时,以丨炸丨弹自焚——世所传高阳里元盛米店之剧战,即喻最终之奋斗处也。

义士自兹远去,唯闻侠骨余香。

袁世凯和民国——不得不说的糗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8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雾满拦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袁世凯和民国——不得不说的糗事第8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