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16)打人偏打脸

话说自秋瑾牺牲而后,革命党人终于明白过来了,他们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革命权力。

遂有朱家宝安庆大开杀戒,革命党人的家属悲愤填膺,纷纷组成上丨访丨团进京告状,有的更直接去英国大使馆,控诉地方官滥杀无辜,制造冤案的累累罪行。

进京上丨访丨的乡亲们,去了北京就找老乡,找到了安徽老乡御史石常信,陈善同,两名御史大怒,朱家宝你个云南蛮子,竟然跑我们安徽去杀人,你书法好就了不起啊?

参!

摄政王载沣弄不清楚谁有理谁没理,看安徽这边人多,那肯定是朱家宝没理……

朱家宝遭到申饬,他重用的亲信也被撤职,永不录用。

这时候的大清帝国,已经是急手忙脚了,想当初湖湘六龙山洪江会的龚春台起事,一口气杀了一万多人,那时候谁又敢说什么?

现在可不行喽!

现在谁要是再跟革命党过不去,可就得掂量掂量你的乌纱帽了。

这时候东京的同盟会已经放出风声,熊成基加入同盟会啦!

离奇的是,同盟会却无法拿出熊成基加入同盟会的证据——没有熊成基的签字及宣誓。但这没关系,同盟会毫不客气的将这次安庆起事搂进了自己的蓝子,就是要气死你光复会。

这时候的光复会和同盟会,已经到了箭拨弩张的紧张状态。

陶成章去找孙文,恰巧上海的青帮大享陈其美在场。

陈其美为孙文带来了一个相貌俊美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刚刚从段琪瑞老兄的武备学堂出来——也不晓得毕业证拿到了没有,就跟着大佬陈其美来找孙文,要求加入同盟会。

孙文这个人,对其追随者是十分挑剔的,非形貌俊美者,难以在他身边立足。如陈天华,面广而多麻,就只能投海,象汪精卫那样美貌,才有得混。见此年轻人不仅相貌俊美,而且一身英气,孙文大喜,问道:叫什么名字?

年轻人大声回答道:蒋介石。

孙文大喜,就对蒋介石嘉勉,这时候陶成章突然插了一杠子。

陶成章当着众人的面,劝说陈其美把嫖女人的这个毛病戒了,现在是非常时期,大家为革命筹款可谓千难万难,可是弄来的钱……总之,大家筹款不是让哪位兄弟玩女人的,是为了革命啊!

打人不打脸!

可是陶成章偏偏要当着这么多的人面,打陈其美的脸,陈其美登时就火冒三丈。

从此双方结下了死仇。

不死不休!

同盟会,终竟是江湖上的堂口。

(17)投向革命党的匕首

围绕着熊成基花落谁家的最后归属,同盟会与光复会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同盟会自从陈其美加入进来,风格顿时一变,不再干吃力不讨好的玩命事儿了,只管将如熊成基等人活着的劝说,死了的追认,你不加入我同盟会,不把起义的功劳划到我同盟会的帐上,这事阿拉跟你个小赤佬没完。

光复会怒不可竭,却又无法可施。

只能看熊成基自己的选择了。

熊成基左右为难,于是他做了一个英明的决断——消失!

大活人是没办法消失的,但是他可以改名。

熊成基改名为龙潜,足不出户,只和几个朋友来往,不介入江湖纷争。

熊成基也没有接受过同盟会的津贴和补助,在东京的生活费用,全是靠了几个朋友资助。是不是那钱不好拿呢?这事就不清楚了。

熊成基埋头研究军事,发现革命党屡屡起事却均以失败告终,关键是被钱卡住了脖子,所以他开始潜心研究弄钱的办法。

怎么才来弄来钱呢?

而且还得是大钱,钱少了不管用的。

经过认真研究,熊成基终于找到了一个好法子:

去找俄国人要钱,要卢布!

可是俄国佬会白把钱给咱们吗?

可咱们也不是白要俄国佬的钱啊,咱们拿日本人的军事机密和俄国佬换!

日本人的机密不好弄,陆军铁板一块,想当年徐锡麟用尽了法子也没挤进去,但是熊成基硬是有法子,没多久,便搞到了十几册日本人的军事机密。

这就是钱啊!

于是熊成基去沈阳,走长春,到处找俄国人兜售这十几“奇书”。

如果俄国人买了这些奇书,革命党铁定能够弄到大大的一笔钱,而且日俄肯定会因为这件事再打起来,这样一来,革命党人就又能够找到自己的机会了。

——看看革命党的思想,日本人和俄国人要是再在中国的东北打起来,遭兵火涂毒的不还是中国东北的百姓吗?而且这两个国家在中国的土地上开战,这岂不是国家的耻辱吗?

就读于日本弘文院的周豫才同学愤怒了,尤其是当他发现日俄两国在中国本土上打仗,做间谍的竟然是中国人时,周豫才受到了深深的刺激,他决定弃医从文,唤醒民众,让民众万万不可象熊成基这样麻木了……

于是周豫才拿杂文做匕首,向着熊成基嗖嗖嗖的投掷……

但是熊成基已经没有机会品味鲁迅的匕首的威力了,他到了哈尔滨,住进了东京校友的家里,校友的家人热情招待他,不停的提高房租,熊成基稍有不满,校友家人大怒,就将他准备卖给俄国人的日本人机密偷出来两本——这时候熊成基已经和俄国人接洽上了,可是俄国佬死抠,嫌熊成基开价一百万太高,两厢里激烈谈判,僵持不下——这时候房东带着捕吏兴冲冲的赶到,将熊成基抓住。

于是志士熊成基写遗书:

譬如草木,不得雨露,必不能发达,我们之自由树,不得多血灌溉之,又焉能期其茂盛?我今早死一日,我们之自由树早得一日鲜血。早得血一日,则早茂盛一日,花朵早放一日。故我现望速死也。

1910年2月28日,光复会志士熊成基于吉林就义。

熊成基的死,彻底将同盟会置于尴尬之地。

徐锡麟死义,秋瑾死义,熊成基死义,光复会在极度艰难的情形之下,始终承载着复国的重任,那么同盟会,他们是不是也应该做点什么呢?

同盟会也确实干了点什么,只不过……

袁世凯和民国——不得不说的糗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7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雾满拦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袁世凯和民国——不得不说的糗事第7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